关于绘画理论的论文
介绍
至于中国画的未来,我相信它作为一种古老的绘画,也会像其他地域绘画一样,随着民族差异的缩小和文化生活的国际化而逐渐消亡。但是,这个灭绝的过程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要长。而且这个消亡的过程不是从存在到虚无的过程,而是把这个东西转化成别的东西的过程。目前,世界文化的互补结构仍然需要它,这种世界性和历史性的需要是中国画发展的潜力。
第一章是中国画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画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先秦两汉时期民族绘画风格的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有一种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而在此之前,还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的绘画为后来的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奠定了基础。
2.魏晋南北朝绘画的发展阶段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向分裂急剧转变,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使得这一时期的绘画以宗教绘画为主,对本土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描绘也占一定比例。山水画和花鸟画也在此时萌芽。同时有意识地从理论上把握了绘画,提出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如南朝画家张僧繇,提出了“笔不过一二,象应如何”和“笔不全,意不过周”的观念,其画吸收了天竺的晕染法,形成了“张家式”的风格特征。北周曹的“厚身紧衣”吸收了印度笈多造佛的特点,又有曹衣出水的风格特点,形成了“曹家风格”。此时的人物画开始强调神韵,注重人物精神气质的描写。以谢赫《论绘画》中的六法为主要审美规范,超越了追求形神兼备的传统,为后世绘画奠定了发展道路。这种追求形似和神韵的方法,就是中国画意象和写意的表现。
3.隋唐五代是绘画的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