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彪抄袭风波

抄袭冯契理论精髓——莫须有的罪名

冯契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其理论的独创性主要体现在以“化知识为智慧”为核心的“智慧论”上,这一点得到了当代学术界的认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国荣指出,“以探索智慧为中心”,冯契“为当代中国哲学留下了创造性的体系”。(光明日报2000年6月5438日+2000年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方克礼教授认为,“冯契先生的智慧理论试图解决知识如何发展为智慧,如何实现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等问题。”武汉大学肖×福教授有一个精妙的总结:“他一生的哲学沉思都是围绕着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展开的。晚年创造性地提出了‘智慧论’的思想体系。”安徽师范大学臧洪教授认为,冯契创立了以“化知识为智慧”为主要内容的“智慧论”体系。(以上均可在《社会科学报》2005年10月27日65438)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仁彪将其据为己有,构成正版抄袭。这可以从张仁彪的两篇文章中找到:化知识为智慧培养创新人才(同济日报,65438+2003年2月)和化知识为智慧,从技术中前进(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6期)。

张仁彪在上一篇文章中说:“如何将‘知识型教育’转变为‘创造型教育’?我称之为——‘化知识为智慧’。”然后他说:“知识是智慧吗?我觉得也有区别,就是知识不等于智慧。”“在这个‘信息爆炸’和科研课题更新周期缩短的时代,教育如何把理论变成方法,把知识变成能力,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开发人的潜能和智慧,‘化知识为智慧’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在后一篇文章中,张仁彪以“化知识为智慧”为副标题。在讨论中,他说:“知识不等于智慧,任何教育都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但教育的本质在于‘化知识为智慧’,即将有限的适合于特殊领域的知识转化为普遍的智慧...教育要做的,就是这种‘化知识为智慧’的努力。”

我们来看冯契先生是怎么说的:“我借用‘化知识为智慧’这个传统的哲学术语来表达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和“我认为在认识的过程中存在着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冯契文集》第一卷,第411-412页)冯契先生扬弃了“化知识为智慧”,忽略了佛教的本义,即人生解脱,赋予了全新的认识论意义。这一创造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给出知识和智慧的具体定义后,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理性直觉的飞跃,从知识和经验的特殊领域进入无条件迷信的领域。(同上,第412-425页)

显然,张仁彪的话是抄袭冯契先生的论述。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冯契先生的《化知识为智慧》被张仁彪翻成了《我叫它》。这不是抄袭。还能是什么?也有具体的证据。《张文》中提到的“化理论为方法”的思想,是冯契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冯契先生对《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一书进行了总结:“主旨是把理论变成方法,通过逻辑思维的范畴,说明知识的辩证法是如何转化为方法论的一般原理的。”(同上,第50页)张仁彪未作评论。

张仁彪不仅文章抄袭,在担任文法学院院长期间,张仁彪还在同济大学的讲座、讲座、研究生入学欢迎会上宣传他所谓的“变知识为智慧”。此后,他在上海、珠海和海南宣扬自己的“原创想法”:

2004年4月,在第六届上海家庭教育宣传周上,举办了“化知识为智慧――谈现代智能学习”的讲座。

2006年6月5438日至2月8日,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做了一场讲座,“如何可能化知识为智慧,化自然为德性,培养创新人才?”“演讲。

2007年2月8日65438,发表“化知识为智慧,化自然为德性”的演讲。

2008年6月5438日至10月7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做“化知识为智慧,化自然为德性”的演讲。

以上四次只是从网上查出来的。这位以“求教于人”著称的“教育哲学家”,肯定是从冯契先生的《智慧论》中剽窃了他的看家本领。早在2003年底,这位华师大毕业、在同济工作的青年教师就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冯契先生的意见怎么突然变成他的东西了?”

目前学术界关于冯契《智慧论》的学术论文有100多篇,目前已有《智慧论》的学术专著。这项研究有扩展到其他领域的趋势。如上海大学的陈教授将“智慧理论”应用于教学领域,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将“智慧理论”应用于金融领域等等。在应用时,都表明了冯契的观点。

张仁彪抄的是冯契先生的学术目的,而不是他的总的观点。这种抄袭极其大胆。在学术界早就认可的前提下,他以《化知识为智慧》为文章标题,在全国宣传。

至于张仁彪的“从技术到道学”的观点,也是抄袭冯契先生的。

张仁彪说:“职业教育重在技能训练,但只有把技能变成艺术,再由技术变成道。”他引用的素材是《庄子》“布丁解牛”的寓言,讲述了“布丁解牛”的过程,“通过把技术变成艺术,从技术中前进,融合真善美,成为一种诗意的创作和生存之道。”(见文章《以岗位为志向,化知识为智慧,从技术上前进》)

冯契先生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一书中,用“布丁解牛”的材料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哲学思想体现在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中,成为诗歌的意境。第二,庄子在这里并不否定人为,而是要求人为到自然,从‘技’到‘道’。”(《冯契全集》第四卷,第232页)

材料和观点上的相似只能证实一点:张仁彪关于现代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都是冯契先生抄袭的。原因很简单:张仁彪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佛教和庄子的学术论文。

知识不等于智慧。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是教育中的常识。冯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很好地解释了这个常识,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提到一个教育常识,有必要叫冯琦老师吗?我估计冯先生也没有为自己取一个常识性的看法。更何况“张仁彪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佛学和庄子的学术论文”的理由是很可笑的。如果他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佛教和庄子的学术论文,他就不能引用佛教和庄子的观点。按照这个标准,推而广之,估计90%以上的学者涉嫌抄袭。)

作出反应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仁彪在看到被曝光的文章后,于2009年5月26日在其博客上做出了解释。里面有一些话,比如“学术问题关系到学术氛围,这里转载被指‘抄袭’的论文。我相信读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本文做了三点分析。

分析

一、“狸猫换太子”——随意贴标签的文革遗风。

张仁彪重新发了一篇题为《化知识为智慧》的论文:培养创新人才怎么可能?》,是在某论坛上的发言,不注明时间。我们说的这篇论文是2003年6月5438+2月65438+5月在同济日报(已出版)上发表的《化知识为智慧,培养创新人才》。题目差不多,两者对比后发现内容大相径庭。一般来说,一个人不会忘记自己发表的文章。京剧里有个戏叫《狸猫换太子》,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其实抄袭的人,天性总是不诚实的。

兄弟,你自己说清楚了,同济日报是学校的新闻刊物,不是学术刊物,另外一个是论坛上的发言。内容差不多,没有冲突。一位学者在校园的新闻刊物上简要介绍他的观点。为什么不呢?有必要给他贴标签吗?)

二、为什么抄袭——苍白的论据

张仁彪的复刊论文里有一句话:“我演讲的题目是‘化知识为智慧’,来源于佛学。”说完这话,话锋一转,引用了一些西方学者的话,就不再谈佛教了。现在我们要对张仁彪做一些学术上的启蒙。先说本义,历史流传,冯契的创意。1,“化知识为智慧”的本义,是一种成佛的理论。唯知派认为,通过具体的修行,可以领悟佛教的真谛,将有漏(烦恼)的八识转化为无漏(解脱烦恼)的八识,从而获得四种智慧。污染有泄漏边界,纯度没有泄漏边界。只有弃染归网,才能赢得人生的解放。只有知道门派的人认为,从染到净是成佛的前提。2.在近代,熊十力在“化知识为智慧”中起到了本体论的作用。唯识宗是唐朝僧人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到天竺取经传入中国的。因为内容太复杂,所以不普及。中晚唐以后,以“自心即佛”、“顿悟即佛”、“无心即教”为宗旨的禅宗在中国流行开来。近代唯识宗复兴,但没有像杨、、欧阳等佛学大师对其进行研究,引起世人关注。现代新儒家大师熊十力构建了“新认识论”体系,但他一生只完成了“环境论”(本体论)却没有写出“量论”(认识论)。3.冯契“化知识为智慧”的新认识论意义。冯契借用“变知识为智慧”的概念,认为“智慧论”研究的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互动中,把知识变成智慧,获得对性和天道的认识。”(《冯契文集》第一卷第42页)冯契将“智论”定义为广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无知到知识,从知识到智慧的辩证发展过程。”(同上,第418页)他将《智慧论》发展为三部著作,70多万字,并以两部1多万字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作为《智慧论》的思想来源、理论准备和历史发展。(参见中央党校徐全兴教授《读冯契的智慧论》一文,发表于《冯契哲学思想研究》第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冯契的智慧论赋予了“化知识为智慧”新的认识论意义,这是前所未有的。

(老兄,你话很多,意思是要说“化知识为智慧”,首先要提到冯先生。但“变知识为智慧”并不是冯先生首创的。其次,即使是冯先生发起的,也轮不到别人说难带。这种随意戴帽子的行为,真的是文革遗留问题!南大的胡复明先生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来小平同志用了,但学术界没有规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定要叫胡复明先生。按照这个标准,“化识为智”就是佛学的理论,熊十力和贾体涛先生早年也是这样主张的。你能说冯先生抄袭了佛家和熊先生、贾先生的观点吗?我估计,冯先生也会为你感到羞耻的!!!)

三、抄袭无疑义——祭祖神坛的目的是什么?

在冯契的“智慧论”出来之前,“化知识为智慧”是极其罕见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大词典》(1992版)不收这一项。“智慧论”问世后,“化知识为智慧”从一个佛教术语变成了学术界经常使用的概念。从时间上看,上世纪只有少数学者使用,本世纪以来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本世纪以来,学术界出现了一股* * *识,凡是从认识论的新意义上讲“化知识为智慧”,即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都是以冯契的“智慧论”为标志的。上海大学的陈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笔名忠信)分别在教育领域和金融投资活动中使用了它,他们都表示它源于冯契的“智慧论”。张仁彪把it应用到人才创新上,没有坏处,但为什么不明确说出自冯契?并且傲慢的说“我叫它”。这不是典型的抄袭。这是什么?如果张仁彪拿出一篇佛学文章早于冯契关于“化知识为智慧”的论述,那么就没有抄袭的嫌疑。张仁彪谈到了所谓的“自我创造”和“化知识为智慧”。他为什么在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到冯契的“智慧论”?冯契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了四十多年,学校有几代冯门弟子。原因不言而喻。

我们只是根据事实来解释理论,并不存在他在博客上所说的那种“恶意中伤”。从张仁彪转载论文的伎俩来看,他是故意混搭。读者只有根据我们列出的线索查书查网才能了解真相。

所谓的“智慧论”问世后,“化知识为智慧”从一个佛教术语变成了学术界经常使用的概念。我估计熊十力先生会吐槽你,冯琦先生也不一定同意。)

(据说从本世纪初开始,学术界就有一种* * *学问。凡是从认识论的新义谈“化知识为智慧”,即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都以冯契的“智慧论”为标志。这大概就是凤门弟子的* * *知识,是彻头彻尾的学霸行为。根据你的判断,我有一个“空气论”。以后提到空气一定要提到我,最后呼吸空气也要征得我的同意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