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跨国并购是金融危机中的机遇?
坦白说,我贴的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恰逢改革开放30年。最近,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和趋势,也给中国带来了负面影响。然而,全球经济的寒风并没有吹灭中国M&A市场的热情,反而让它越烧越旺。来自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未能幸免。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财务指标(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急剧、短期、超周期恶化。其特点是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更加悲观,整个地区的币值大幅贬值,经济总量和规模损失巨大,打击了经济增长。但所谓危机,当然既有“危”,也有“机”。因此,国际金融危机对跨国并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的M&A活动在危机中继续发展壮大。跨国M&A是指外国企业拥有被收购企业65,438+00%以上股份的收购和兼并活动(UNCTAD,200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境M&A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FDI)最重要的投资方式。跨国并购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影响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结构和趋势。1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转移,对外直接投资发生了一些变化。外资以并购国内企业的形式进入中国,外资M&A在中国的份额越来越大。2007年,* * *批准外资并购境内企业1264个,占全国新批外商投资项目的3.34%,实际利用外资20.8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2.78%,同比增长46.8%。能源生产、机械制造、食品和消费品生产以及商业和金融服务已成为外国并购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外国M&A在中国的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以来,在华跨国公司单个M&A案例超过半数,超过6543.8亿美元,部分超过6543.8亿美元。为什么跨境M&A是金融危机中的一个机会?1.跨境M&A具有先天优势:(1)快速扩大企业规模,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扩大产品供给;(2)跨境M&A有利于技术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国制度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3)有利于国内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跨国公司优先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后,中国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2.目前,我国企业跨境M&A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商务服务业和采矿业,实施跨境M&A的企业主要是国有资源型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前两类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所以政府支持力度大,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跨国并购。大多数大型民营企业已经成功上市,甚至在海外上市,这有利于从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获得M&A资金。制造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的立国之本,而快速提升中国主要制造业实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与欧美领先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中企参股的欧美公司很多,而欧美大公司参股的中国公司屈指可数。现在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转机。3 3.次贷危机正逐渐蚕食实体经济:一方面,它为寻求国际化和产业升级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低价收购外国企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努力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分散风险的全球跨国公司也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所有这些因素为中国M&A市场的跨境M&A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4.金融危机下,跨国并购更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购的核心要素是市场支配和垄断。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仅仅依靠自身的积累是非常缓慢的,必须借助并购这种外生扩张形式。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每一次并购浪潮都产生了一批巨型公司。中国企业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通过并购快速提升规模和效率。(1)获取战略资源是中国大型国有能源开发企业跨国M&A的主要动机。中海油跨国并购通过收购西班牙Ripso公司在印尼五大油田的部分股权和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的天然气项目,获得了数千万吨的原油地质储量。中石油跨境M&A通过跨境收购戴文能源集团的印尼油气资产,扩大了海外油气勘探和生产资产。因此,中国企业应根据金融危机的演变调整发展思路。(2)有利于市场的拓展和整合。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快速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在不加载行业产能的情况下达到临界规模,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利润的主要途径。此外,垄断市场对市场势力和市场支配地位的追求也是并购的驱动力。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横向并购增加市场份额,凭借竞争对手的减少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跨国公司的纵向M&A可以通过控制大量的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有效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并借助其品牌提高企业在其领域的进入壁垒,从而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扩大原有企业的市场总份额。(3)“自主知识创新”有利于获得有效的R&D技术,是国家和企业未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目前普遍将自主技术局限于自主研发,不确定性大,周期长,可能使企业失去一些战略时间机会,从而错失最佳市场时机。事实上,除此之外,技术引进、并购其他公司获取关键技术,快速提升技术和商业竞争力,也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与自我发展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跨国M&A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较低的成本,尤其是当一些知识和资源属于另一个企业时,M&A成为获得这种优势的唯一途径。(4)跨境M&A可以绕过贸易壁垒,避开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快速进入战略产业。5.现阶段,我国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向外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鼓励和支持各类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服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政府出台的配套措施是中国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成功收购股权的关键。4跨境M&A可能会给产业安全带来一些问题:一是国内企业继M&A之后自主创新动力可能不足,民族品牌可能会逐渐流失;二是专业技术转移难,难以通过市场交换技术获得关键技术;第三,军工、国防等行业的产业安全值得关注,尤其对于刚刚起步、缺乏竞争、容易形成地区垄断的行业,要权衡并购的利弊。既然金融风暴的来临给跨国并购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那么目前应该如何做好这笔国际交易呢?(1)反垄断法应该是规制外资并购和监管跨国并购的主要法律依据。反垄断法是各国控制M&A交易对市场竞争影响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中国应尽快完善反垄断法,建立法律框架来规范国际M&A..(2)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政府应适当限制外资进入,鼓励并购进入,从外资向国内企业转移高水平技术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在高科技领域,现实的方法是取消外资控股的比例限制,允许外资控股甚至全额控股。5(3)减少跨境M&A管制的相关程序,为M&A企业的正常贸易活动节约成本。我国政府对国内企业跨国并购的审批程序非常复杂,费时费力,在当前国际市场动荡、机会稍纵即逝的情况下,会耽误很多并购机会。在这个特殊的国际时期,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适当放宽相关审批条件。只要有时间要求的跨国M&A申请,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申请是合法的,就可以放行,支持民营企业抓住机会走出去。(4)跨国M&A的目的不仅仅是生产、市场和资本的扩张,还有利润的扩张,客观上具有复杂的价值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收购方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和分析被收购对象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因此,有必要及时与外国政府就跨国并购的控制进行协调,使监管措施与跨国并购监管制度有效协调。(5)在组建自己的专业化团队的同时,还要利用国际专业中介力量参与并购,包括金融、保险、法律、财富管理、审计、教育培训、公关公司等机构,利用其优势充分了解并购方所在国的相关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及其企业文化, 从而预测和分析并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努力消除障碍,促进并购的成功。 (6)拓宽跨境M&A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跨境M&A企业融资能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合理估计金融风险。信息是交易成功的关键因素。M&A交易中或交易后经常出现财务制度错配、税收黑洞等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缺乏M&A经验和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业务调查是合理估计财务风险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一些表外融资项目和过于乐观的盈利预测,直接关系到并购完成后企业的财务负担和经营控制。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将使中国经济发展在未来面临更多挑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将加快。对于在华企业而言,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加大跨国并购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优势大于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的跨国M&A活动在危机中继续发展壮大!参考文献:1,5《跨境M&A与国际资本流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11,姚战旗撰写,P211 P2402国际商报3中国经济周刊4财经之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