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两座昆仑山是谁?
谭嗣同去世前夕,在监狱的墙上用炭渣写了一首诗。这就是那首家喻户晓、经久不衰的诗《狱中之墙》:我要停止对张俭的思念,等待杜根;我的笑从横刀到天空,停留在肝胆。
这首诗讽喻了东汉党争的灾难,痛斥了顽固派罗志的卑劣行径,在表达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的同时,对新来者寄予厚望。后人盛赞“敢解放旧观念的枷锁,就有王朝,无与伦比”(《杨中国作家传》)。由于这首诗最后一句提到的“两座昆仑山”是一个比喻,还是一个专名,引起了当时和后来研究者的诸多猜测和怀疑。它指的是谁?
最早解释“两座昆仑山”的是谭嗣同的战友梁启超。梁启超说:“所谓两座昆仑山,一座是指南海(康有为),另一座是侠客大刀王五。浏阳少年从中得到剑术,道德上有所期待。”梁启超是谭嗣同的同事,在谭嗣同被捕前夕,他们还大方地道别。可以说他非常了解他最好的朋友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这种说法成为了几十年来的权威说法,几乎所有参与这首绝望诗的人都使用这种说法。又说:“丐帮有北大侠王正仪之念,有所谓大刀王五之念。”。现代郑云山的谭嗣同和中国现代的爱国者故事并称为“两座昆仑山,指康有为和王武”。李志等编辑的《现代爱国者速写》也介绍了王武,说他原名白正毅,父母双亡。年少时被北京前门外顺兴镖局王五收养,后改姓王。因擅长单枪匹马,被誉为“大刀小王五”,后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者的战斗中牺牲。近几年的《大刀王五传》讲述了它的故事。据说王五在被捕前几分钟力劝谭嗣同逃跑,后来计划抢劫法场营救。在梁启超看来,在谭嗣同的心目中,王武是一个像导师一样伟大的侠客。
但也有人反对康有为不在“两座昆仑山”之列。参加辛亥革命的蔡撰写的《鄂州血史》中,将“两座昆仑山”解读为王吴和唐。后者与谭嗣同、* * *,在湖南成立了时事派和南社。唐·蔡畅是诗中的希望。
20世纪30年代,新闻记者陶菊隐的《新林玉》记述了谭嗣同的奇闻轶事,说谭嗣同住在北京半胡同浏阳堂时,有两个侠客,分别是王五和独臂猿胡琦(胡志庭饰),“同时教他武功”。据说谭嗣同一身轻功,擅长气功,善使各种兵器,得益于他们的悉心教导。因为他们学的是昆仑派,“浏阳(谭嗣同)的《绝命诗》说昆仑派二指你(指胡志庭)和王五,因为你们都是昆仑派。”在这里顺着唐代侠客的传说来看,似乎也是有道理的。据说梁启超不认识胡琦,只知道谭嗣同有一个密友王武。另外,为了让自己的老师形象更高,他配得上康有为这个名字。
在蔡尚思主编的《谭嗣同全集》中,谭训聪在注释中换了一种说法:“胡立臣、罗晟二仆,《狱中墙上诗》指二仆,盖昆仑奴之名。”评论者作此表述,似乎可以从谭嗣同入狱和与仆从的书信中得到佐证,如“汝充满忠爱,难能可贵”。
近年来,对于“两个昆仑山”的解释,有人称其一,即谭嗣同本人。这大概是因为诗中有“去留”二字,解释为“去留一生”。比如冯友兰在《论谭嗣同的两篇中国哲学史论文》中,把“两个昆仑山”解释为“康有为和他(谭嗣同)各有去留之志”。皮的《唐与自卫军》也说“很可能是谭嗣同指的自己”,作者坚持认为另一个“臧坤”就是唐。”因为两人都有些尴尬,在此之前,谭曾经把唐叫到了北京;谭的亡命诗,往往把人才视为昆仑英雄,寄托无限信任。”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的重要人物。他是刑场上性格刚烈的英雄。他思想奔放,文章写得极好,武艺也很好。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全才,他写的昆仑客,自然不是等闲之辈。谭嗣同有很多良师益友。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广袤的中国被“看成是山脊边上的一座山峰”。所以他在去世前夕所指的“两座昆仑山”是来自后来者和幸存者的猜测,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但谁能合理准确地解剖谭嗣同此刻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