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少数民族报纸
白族的先民在历史上被称为“滇燃”、“老”、“毛”、“白蛮”、“白蛮”、“贾敏”。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彝族称之为“勒莫”。原住民自称“焚子”、“焚子”、“白妮”、“白刚”,意为烧人或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就有居民繁衍生息,过着半穴居的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与大陆的关系日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将大量汉人迁到这里,并将汉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到这里。东汉时改为永昌郡。唐朝时,耀州总督府就设在这里。后来建立了以夷、白祖先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907年,建立了以白端家族为主体的“大理国”,与宋朝处于宗藩关系。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代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为流政策。清朝继续沿用明朝的政策,但任命了一些偏远山区的地方官员和酋长。
社会经济学
新中国成立前,白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封建地主经济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在一些山区,特别是高寒地区,还残留着封建领主、奴隶制甚至原始公社的残余。农业是白族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在封建地主经济区,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大约60% ~ 80%的土地,而占90.9/6以上的农民只有20% ~ 40%的土地。70%以上的农民变成了贫困的农场劳动者。地租剥削一般占收成的50%至60%,多达70%至80%;高利贷和员工剥削也很严重。商业资本比较发达,出现了一些进口洋纱洋货,出口石棉、黄丝、猪鬃、茶叶的商号。白的商业资本是在地主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把商业资本变成土地资本,集中了大量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白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白族主要居住的大理中部地区,与汉族地区一样,民主改革于1953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基本完成。土司统治的白族地区,如湖水、六库等封建主残余,采取和平协商的方式完成民主改革。在碧江、福贡等人多地少、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白族地区,民主改革不是作为运动来进行的,而是把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逐步完成民主改革的一些任务。1956 165438+10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
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泉州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自治州首府下关从建国前的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滇西重要的工业城市。泉州建立了电力、机械、汽车修理、化工、造纸、纺织、皮革、制造等工业部门。65,438+0,990,泉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34,536,5438+0,000元,其中65,438+0,433,690元,65,438+0,965,438+0.62万元。泉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1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元。汽车连接着整个州的每一个城镇。在教育、医疗和保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白族人民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教授、作家、医生和各种科研人员。建国前广泛传播的血吸虫病已基本得到预防。现在白地区已经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生产越来越好,人民生活逐年改善。
文化和艺术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苍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沟渠的痕迹。然而,在剑川海门口遗址,发现居民一直从事饲养牲畜和农业。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出现了青铜文化。蜀汉时期,洱海地区已发展到“水田畜牧业”。到了唐代,白族先民能够修建仓山“高河”水利工程,灌溉数万顷。修高山梯田,邓川罗石河分洪工程立项。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廉撰写的《太和庚漏星表》和李兴伟的《怪方书》,都是总结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塑、绘画艺术闻名于世。大理崇圣寺三塔,建于唐代,高近60米,分16级。它们制作精美,类似于Xi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工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它具有中国石窟造像的相似性和强烈的民族风格,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鸡足山寺庙建筑群,建于元明时期,有重叠的拱门和上翘的角落。门窗上雕刻层层人物、花鸟,别出心裁,历久弥新。都是大名鼎鼎的“剑川木匠”做的。白族漆器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元明两代所带的高技术漆工,大多是从云南选拔的。大理的漆器流传到明朝,一直被认为是珍贵的“宋条”。八国联军侵华时,帝国主义窃取的《南诏国史画卷》是白族画家张顺、王于1989年所作。它以连续的短画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1172年,张的《大理卷轴》被称为“南天之宝”。这幅画长10英尺,134英寸。以《护国王经》为主题,刻画了628个不同面目的人物。精湛娴熟的笔法和精湛的工艺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在古代白族,有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民间流传的长诗《创世纪》讲述了盘古创世的故事,追溯了原始社会白族人民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平等生活,是“天下太平”、“不分贫富”、“民以肥为贵”。南诏白族诗人杨其坤的《在路上》、杨的《大慈寺牡丹》和的《洞天》等诗被称为“大师”级的杰作,收录在全唐诗中。《王富运》、《蛇骨塔》、《杀州官》、《钩日》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南诏著名的舞狮在唐代传入中原,南诏圣乐被列为唐代14首乐曲之一。《白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格律诗《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五言)。公元15世纪中叶,一些文人利用这种民歌形式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如杨耐的《词记华杉碑》。白戏“吹吹”是在早期“大本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
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记载,有《张国史》、《巍山事业》、《铁柱庙》、《Xi洱海》等史书。大历时期还有白史和国史,都已失传,只有白史的片段散见于明代碑刻。元代白族史书《古柏通》、《冯谖念云志》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志著作的蓝本,如《云南载记》、《南诏野史》。据史料记载,洱海地区的历史是由明代白族学者杨世运研究的。该书被另一位白族学者李元阳收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同治沿革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历史学家王嵩编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收集了61种有关云南的书籍,编成2l卷,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社会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儿子结婚后马上分居,父母一般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地主中,有几个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同一个家族,同一个姓氏的人不通婚,但是他们照例要和他们的叔叔婶婶结婚。结婚一般都是父母包办,要合适。无子女的妇女可以被丈夫的妻子收养,无子女的妇女也可以收养其兄弟的子女(收养)或养子。女婿和养子为了获得财产继承权,不得不改名换姓。
元代以前,白族人民普遍实行火葬。元朝以后,因为汉族的影响,改为土葬。葬礼一般都很隆重。
水稻和小麦是平坝地区白族人民的主食,而玉米和收养的孩子是山区的主要食物。白族人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他们擅长腌制火腿、弓鱼、炒鸡棕、猪肝等菜肴。他们还喜欢吃一种独特的“生肉”或“生皮”,即烤猪肉半熟,切成肉丝,配以姜、蒜、醋等食用。白族人也喜欢喝烤茶。
白族服饰因地而异。在大理和其他中心地区,男子穿白色或蓝色包头,白色双排扣衣服和黑色衣领,白色裤子和肩上绣有美丽图案的包。大理女子多穿白大褂,黑色或紫色绒领,蓝色宽裤,腰系绣花缎带短马甲,绣“百结鞋”,臂戴珐琅银环绞银镯,银耳环右侧银“三须”“五须”。已婚者扎发髻,未婚者挂在背后或编在头上,都用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包裹。
在白族的住房形式中,坝区多为“三长房”,排有带厨房、畜棚、院子的茅屋,或“一前两耳”、“三面一墙”、“四进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棚分开。山区多为稻草房、“闪房”、竹箩房或楼上楼下有马厩的“木垛”,做饭和睡觉的地方往往连在一起。
宗教信仰和重要节日
白崇拜相当于村神的主人,信奉佛教。主有一些自然神,有一些南诏大理的王子,有一些杀民的英雄。晚唐时期,佛教盛行于洱海地区。起初,介绍了“婆罗门”和深奥的瑜伽。深奥的僧侣称它为“李鬼”,所以它也被称为“李岩”。元明以后,禅宗传入内地大理,佛寺遍布全国,使洱海地区长期拥有“古奇香国”的称号。
“三月街”又称“观音城”,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仪式。每年的夏历3月15日至20日在大理西部点苍山脚下举行。一开始是满满的宗教活动,后来逐渐变成了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江南各省商人来此经商。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全国体育文艺大会。火把节是另一个盛大的节日,在每年夏季的6月25日举行。这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祝愿丰收和繁荣的活动。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竖起了火把,村口燃起了大火,上面插着红绿纸旗,写着一些吉祥的句子。村民们举着火把在田地里游行了一周,以消灭害虫。此外,还有“绕三灵”“下海玩耍”等节日。
历史:
彝族是古代羌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六七千年,生活在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八方发展,其中一支游到了祖国的西南方。三千多年前,这个游向西南的古羌人,在祖国西南形成了“六夷”、“七羌”、“九边”,即史书中经常出现的所谓“宋岳夷”、“青羌”、“辱昆”、“劳浸”、“Mimo”。当古羌人游向西南时,西南已经有了两个古老的民族——白普民族和百越民族。古羌人到西南后,了解到白濮、百越长期杂居融合,吸收了白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燕(普)的融合发展为今人的融合。从汉代到六朝,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老挝人”,有时“老挝人”与“普人”并列。
自隋唐以来,彝族先民中就有乌蛮和白蛮之分。乌蛮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来,而白蛮主要由老、普等民族组成,并与其他民族融合。
彝族先民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活动一度遍布滇、川、黔三省的中心地带和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区域应该是毗邻三省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长期维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西汉前后,彝族先民社会出现了游牧部落和定居农业部落的分裂。从东汉到魏晋,一批彝族先民不断分化,表明昆明部落在征服普等部落的基础上,已基本完成了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的过渡。
20世纪30年代,蒙社赵统一了六赵,云南彝族、白族先民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统治范围达到滇东、黔西、川南,基本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崩溃并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的灭亡。在宋朝的三百多年里,戎(宜宾)、陆()和李(汉源)等地的彝族先民处于宋朝与大理政权的斗争中,奴隶经济相对繁荣。与此相适应,奴隶生产关系出现了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局面。
蒙古蒙古蒙古汗第三年(1253),蒙古骑兵从四川分三路攻滇,经过彝区,导致分裂的彝区形成松散的反蒙联盟,开始统一在罗罗人名下。相应地,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当地彝族的争夺,发展成为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职位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从1263到1287,岳西、西昌、平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建立了易土司。
明朝276年间,土地横跨水西(大方)、武宣(威宁)、乌蒙(昭通)、芒布(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平山)、建昌(西昌)等彝族土司(墨子)。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雍时期,清朝在彝族地区实行“改土为流”政策,沉重打击了土司、穆图和奴隶主势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地区较快地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
文化和艺术:
彝族人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传统曲调,如爬山、进门、迎客、吃酒、结婚、丧等。曲调有的有固定词,有的没有,都是即兴作词。民歌分男声和女声,地方民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子、三弦、编钟、铜鼓、大平鼓等。彝族舞蹈也有自己的特点,可分为群舞和独舞两种,多为群舞,如“舞歌”、“舞乐”、“月上舞”、“歌舞”、“锅庄舞”等。欢快的动作和强烈的节奏感通常伴随着长笛、秦越和三弦。
彝族: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人擅长歌舞。
凉山彝族音乐风格淳朴,种类繁多,具有鲜明而浓郁的民族特色。民乐中的民歌与民间文学关系密切,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如阿蒙尼拉格、阿依阿佳、阿佳牛、阿西牛牛等。都是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的。除了叙事歌,还有结婚时唱的歌,比如《打人》,火把节时唱的歌,比如《独活》,工作时唱的歌,比如《耕田》《牧歌》。此外,还有民歌,如布拖高盛民歌和儿歌。
彝族民歌的风格因地区而异。凉山南部的山歌嘹亮激昂,中西部的山歌柔美动听,东部以诺地区的山歌淳朴淳朴。过去,彝族民歌普遍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但其古朴优美的民族和地域魅力却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为了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引人注目的是,它显示了巨大的历史时空跨度。常见的有口弦、秦越、马布、葫芦笙、胡琴、萧艺、剑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即用一片树叶演奏音乐,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秦越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女人,无论老少,都有一对口弦挂在翻领前,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单的乐器,由几根约七八厘米长的细簧片组成。有竹铜两种,最少两种,最多五六种。竹子的音色深沉而深沉。铜的音色清脆优美。演奏时,用手指拨动黄片,用嘴的声音改变音色。除了本地音,簧片还发出非常优美的泛音,构成了音乐的宽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性所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演奏家。20世纪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马莎·武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学生节上演奏月琴,受到热烈赞扬。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离不开歌唱和器乐。民间舞蹈,如子乔舞、包谷舞、织毡舞等。,都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多是模拟劳动运动,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节日或婚礼现场常见的舞蹈,如锅田舞、火堆舞、对脚舞、被子舞、芦苇舞等。有些人在农业和畜牧业中表现出勤奋。收获的喜悦,有的表现出战斗的勇气和对爱的追求。
源于彝族民间艺术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国内外舞台上熠熠生辉,在现代生活中也是遍地开花。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奏,欢快地起舞。大左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踩舞或蹬舞。是以彝族传统歌舞为基础的集体舞。动作简洁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厚,时代色彩浓厚。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蔓延至全州,并伴随着西南民族交谊舞的风潮,迅速被推出州、省。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与彝族同胞携手,围着一堆堆绿色的篝火翩翩起舞。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
彝族的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和乐器。
彝族歌曲有:历史诗词、情歌、快乐歌、山歌——其中不乏快乐酒歌、魂歌、鬼歌、巫调等曲调;名字方面,歌有俄、雅、左翼、葛。“俄罗斯”是唱歌的意思,各种场合都可以唱,气氛比较轻松随意;《雅》为独唱民歌,演唱者一般为青年男女,多为感人场面;《左》是婚礼歌曲的一种。新婚之夜,主客双方的两位歌手载歌载舞。"歌"是一种在悼念死者或祭祖活动中唱的合唱歌曲。一人领唱大家学唱,歌词由主唱即兴创作。“毕”是指彝族毕摩在宗教活动时所唱的歌曲,我们称之为宗教音乐,以区别于“俄”。音乐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音乐,其中也有不少曲调。此外,乐器种类繁多:月琴是彝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一般为两根弦,艺术表现力强;口弦是竹铜制成的竹叶状簧片,中间有簧片舌,通过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马布”是彝族特有的乐器之一。它的演奏特点是通过鼻孔吸气,让鼓和腮不断呼吸,可以模仿婴儿啼哭和鸟儿歌唱。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演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风俗习惯:
《爬花楼》——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楼”是楚人特有的风俗。女孩到了16岁,父母会另建一个小草房让她一个人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爬上心爱女孩的草房在晚上做爱。他们一起吹着口哨,收听并告诉对方他们的爱情。即使同时有几对年轻情侣,大家都在家里。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都可以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结婚,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子女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婚礼颇具特色。结婚时,男方要准备一匹马,带上酒、布、肉、面等礼物迎接新娘。女儿村的姑娘们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往参加婚礼的客人身上泼水,抓住他们使劲玩。送新娘的都是男的,要等到太阳落山,新娘才能进门。进门前,一个装着羊肉、一个把手和酒的木碗,一人拿着,绕在新娘头上,表示婚后有钱。然后,新娘被她的表妹抱进屋里。
“跳菜”——彝族歌舞伴餐:“跳菜”,即跳舞服食。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等地彝族特有的上菜形式和宴会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杂技完美结合的悠久传统饮食文化。
招待客人时,方桌一般沿两条线摆放,客人围坐三面,中间留一个“跳菜”通道。三锣拉开了“菜跳”的序幕: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一起奏;在女孩和男孩们“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的叫喊声中,他们加入了简单和诚实的民间音乐协奏曲,在他们的脸上做了滑稽的表情,并且以两个拿着毛巾在跳舞的伙伴,行为怪异之极,就像玩花的蝴蝶,前冲后冲,左拥右抱,为他们保驾护航。
一对上菜员要上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就像一个“棋子”。有自己的定位,一切按古规矩一个个下桌,不乱。
全国各地的彝族都盛行家长制家庭制度,年幼的孩子往往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女性地位低下。遗产在士子中平分,独一无二的事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名,这种习俗在凉山彝族中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夫一妻制是彝族的基本婚姻制度。娶媳妇要更高的彩礼,越桌婚越流行,丈夫去世过户。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仍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部婚姻。历史上彝族大多实行火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沙江沿岸的凉山、云南等地的居民仍有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