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一些“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论文?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果断决策,迅速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党中央、国务院立即启动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并在实施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逐步形成了系统、全方位的一揽子计划,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了一系列落实工作:
一是制定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65438+10月14至2月25日,国务院先后审议通过了由发改委、工信部牵头的汽车、钢铁等十大重点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各部门、各地区迅速行动,确定实施调整振兴规划需要165配套实施细则,围绕“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业集聚升级”展开,力争在短时间内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二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进步,促进投资增长。用好中央财政20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采取贴息(或补贴)方式,支持企业加强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设备更新、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技术改造。目前,发展改革委和我部共同管理的专项资金已经全部下达。从下达投资计划的情况看,拉动社会技术改造投资5600亿元,增长约28倍。提前启动大飞机、“核高基”、高端数控机床等重大科技项目,实施3G、TD建设。预计年投资约6543.8+0.40亿元。
三是落实减免车购税和“下乡”,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实施,拉动了汽车消费,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前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87万辆和10.89万辆,同比增长36%和38%。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5710万辆,增长63%。全年产销预计达到13万辆。国家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322万辆,发放补贴资金48.3亿元,数百万农民直接受益。“家电下乡”改善了家电生产形势,下乡产品销售额从8月份的76亿元增长到10月份的6543.8+00亿元。
第四,争取财税支持,积极稳定外需。积极推动国家财政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预计全年工业新增出口退税约6543.8+053亿元。5438+10月6月份,全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3.8%,比6月份下降7.5个百分点,比2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1-10期间,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11.3%,明显小于同期全国总体水平,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初的31%上升到目前的37%。
第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积极抓好落实。会同财政、金融部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开辟多渠道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用好96亿元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30亿元技术改造资金和服务体系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开拓国际市场、产业集群发展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第六,积极推进改革,推动政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大部制机构改革,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集中力量解决工业领域的突出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立即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既着眼于应对当前挑战,又积极谋划长远发展。积极探索大部制改革,实践行业管理新思路,加强行业指导,建立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管理体制。
总体来看,中央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政策的落实,坚定了全社会的信心,稳定了企业的生产和预期,工业经济迅速遏制了大幅下滑的势头。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企稳回升的趋势日益明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今年1-2月的3.8%提高到16.1%。前10个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实施及时,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实现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预期目标。
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的挑战
虽然工业经济企稳态势逐步确立,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我国工业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不稳定、不平衡,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影响和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复杂形势:
一是外需不足对我国工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尽管近期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复苏基础依然脆弱,增长动力不足。美国、欧盟一些发达国家失业率高达9%-10%,制约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扩大。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加大,对中国出口产品频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
二是工业回升基础不牢固,支撑工业消费和投资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在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对工业经济起主要拉动作用的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支持,但目前实施的一些政策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企业不愿意投资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民间投资在一些领域仍面临准入困难,培育新的增长点仍需要一个过程。
三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近年来,投资的快速增长不仅使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且一些新兴行业也出现了一哄而起、重复建设的倾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未来几年各地区新增产能也将释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可能在未来几年达到高峰。最近,中国提出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毋庸讳言,只有工业节能减排取得长足进步,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形势和目标表明,我国工业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结构调整任务越来越紧迫。
四是行业自身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低端的局面。目前工业效益仍不乐观,虽然降幅有所收窄,但仍为负。部分行业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中小企业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融资难等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
中国工业发展
机遇和政策导向
面对各种复杂严峻形势的挑战,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支撑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改变,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在加快推进。由此产生的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如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将对中国工业发展形成强大动力。
展望明年,工业和信息化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围绕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结合自身职能,继续落实、充实和完善相关政策。企业可以寻找新的机会。
(一)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巩固当前企稳回升成果,继续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调整完善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政策。进一步做好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汽车电器以旧换新;加快3G发展和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服务消费。配合实施稳定外需政策,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妥善应对贸易摩擦,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
(2)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大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力度,研究制定推进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分行业出台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和鼓励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关于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意见,严格执行环保节能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落实国办发〔2009〕38号文件,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修订发布产业结构指导目录,完善产业政策,提高能耗和环保准入门槛。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3)着力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改变过去粗放的增长模式。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努力推广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强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突出品种、质量、品牌和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提高全行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制定工业领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指导意见,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与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推进企业、行业和区域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5)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信息通信、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为重点,发展工业服务业,延伸传统产业价值链。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大投融资、财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六)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的同时,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切实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改革,着力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业务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用好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工业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成就,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