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全面发展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目标,不同于以往以温饱和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为重点的发展。它是一个全面、整体、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目标,其核心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提高全民素质,塑造现代国民人格,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大学是新文化的发源地。大学教育对现代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的人格状况对全民人格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当前,大学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全面而辩证的健康人格,以迎接新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挑战。这种人格体现在自尊、独立的自我意识、独立发展的能力倾向、合作共赢的人际观念、知行合一的生活方式。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学生;性格;作为一个全面、整体、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大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健康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保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和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上就是通过全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的全面自我建设。这就要求人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协调好人与物的关系,在追求经济增长中重视实现人的价值追求,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实现精神提升。就高等教育而言,它不仅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技术保障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要提供先进的文化保障,促进大学生人格的提升,为塑造国家现代化的新型人格做出独特的贡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呼唤新型人格。人格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哲学人格一般是指人作为人的资格和人作为主体的资格。它强调人的本质特征,是人性的个性化和具体化。在心理学中,人格被认为是人在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内在组织和结构。它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结构和所有心理特征的总和”,类似于人格,有时也叫人格,强调个体的客观心理特征。结合人格的诸多概念,本文认为教育学所指的人格既要强调客观性,又要体现价值取向。在教育意义上,人格是个体整体的精神和心理面貌,是人性在个体中的个性化体现。我们说一个人的性格怎么样,是指他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心理画像。教育发展人格,就是要弘扬人性真善美的精华,养成体现真善美、适应社会发展、符合个体成长发展要求的良好人格品质。古今哲学和心理学理论都有丰富的人格思想,这些思想是建立在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的,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其实都是为了满足社会要求,对人性的具体诠释。比如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的社会。这个时代第一需要的不是征服自然的伟大发明家和巨人,而是能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幸福的人。安邦治国需要的是道德修养,道德礼仪比科技发明更重要。只有提高人的道德,才能净化人的精神,实现德治。因此,儒家的理性人格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人格。人本主义针对资本主义在片面的物质追求中造成人们价值感危机的现状,提出了重视自我价值、个人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健康人格理论。塑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一直是教育目的观和人才观的核心。因为教育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教育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形态的反映。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所追求和培养的理想人格是不同的。作为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即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更大提高、民主政治的扩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深化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但是,所有这些都包含了人的因素,需要公民建立新的人格。国民素质和国民人格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无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保障来看,还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塑造公民的新型人格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第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格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保障。人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虽然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精神面貌,但一定会影响人的实践行为,对社会实践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有许多由传统文化中的不良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的负面因素,如缺乏主体性、盲目从众、自我陶醉、沾沾自喜、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的“依赖型”人格,以及无视人和利益的“工具理性”人格。这样的性格特征,肯定会让人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造成了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人性”与“人力”的分离,使人在对物质的追求中失去了精神上的提升,最终不仅使人意志消沉,缺乏幸福感,而且由于缺乏精神的不懈动力,使人的潜能长期得不到开发,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投身于技术创新, 这最终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或者说导致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些片面的、畸形的发展。 只有克服传统国民人格的弊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点和要求,通过教育培养和发展新型健康人格,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内在动力。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整体社会现代化、文明化的社会发展思想,所以人的现代化尤其是现代新型人格的培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追求。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新型人格的培养是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正如美国现代化理论专家英格斯所说:“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化的,它的公民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转化为现代人格,它在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最终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性,它才能真正被称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整体构建新型国民人格,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保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和应有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与全面建设和完善新型国民人格的统一。也是人的外在修行和内在精神提升的同构性。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超越一般的经济技术发展,特别是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中片面追求物质成就,忽视人的精神建设,造成人的危机的教训。要在发展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物质实践作为人类精神提升的载体,实现“成为物”和“成为自己”的统一。经济建设中忽视人的价值的存在和实现的发展只能是初级的、暂时的,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真正体现,应该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大学生人格的新要求。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科技创新的基本后备力量。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和保障,大学生的人格状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他们的人格水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衡量人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培养大学生的新人格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对大学生的人格要求反映了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表现为一种“跨越式”的发展需求。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状况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当今信息化、知识化的经济背景下,要赶超世界强国,不能走台阶式的发展道路,必须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现代科技理论学习能力和将先进科技转化为我国经济建设创新的实践能力,具备与时俱进、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和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个人主义倾向,大学生应该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精神创新的楷模。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必须塑造新的、整体的、辩证的、符合“人性”与“人性”统一的人格,以适应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和要求。这就是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内圣外王”,表现为内在精神完善与外在创新力量的统一。它既能在社会实践中展现物质世界创新的外在能力,又能克服精神困惑,超越心理障碍,实现精神超越。具体来说,这种“人性”与“人力”相统一的新型人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尊独立自我意识自尊独立自我意识是指大学生要尊重自己的个性,发现自己的价值,不盲目适应市场,在生活中有一个“我就是我”的自我意识来适应社会,不因适应社会而失去对自我价值的无原则追求。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大学“市场人格”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养成了过度迎合市场的“商品人格”。他们缺乏“我就是我”的独立人格,逐渐发展出“你需要什么我就是什么”的商品人格。他们让自我价值依赖于市场效应。迎合市场和自我推销成为大学生追求的时尚,而他们的个性、价值和内在追求则成为市场认可的附庸。至于一些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伪造数据、抄袭的行为,是他们急功近利的商品人格的集中表现。建立自尊和独立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生存的基础,是其良好人格的核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生只有拥有独立的自尊,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辩证地处理好市场需求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迷失自我,才能充分发挥个性和巨大的创造潜力,自信自立,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坚持基本的人性原则,不迷失自己的价值追求。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2)自我发展的能力倾向不是能力本身,而是如何控制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大学生的能力倾向将如何决定其未来的能力发展和整体人格水平。自我发展的能力倾向表现为自我学习、实践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探索和求知的内在认知意志,而不是把学习和求知作为外在的手段和工具。从大学教学现状来看,大学生在学习和能力发展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接受和占有倾向:把知识和学习作为获取学分和求职的外在手段,脱离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精神提升,只注重知识的外在功能和实用价值,忽视知识的内化和真理的全面营养, 知识的善与美,只注重对学习的接受、占有和记忆,以满足于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和证书。 这样,学习的结果只能重新呈现知识的逻辑表达,吸收知识的表层营养,而不能从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寻求身心的全面发展。这种能力发展倾向显然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自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每个人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形成学习型社会。知识的不断更新,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的不断变化,使得大学不可能提供一个人可以终身享受的知识和能力。大学教育只能为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其实就是一个能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人。自我发展的能力倾向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前提。(3)合作* * *共赢的交往态度合作* * *共赢是在充分彰显自我人格的同时超越个人局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关系,超越征服自然、与他人竞争、自我物欲,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和生命,与人合作超越自我物欲和一维理性局限。合作共赢的态度是超越个人占有的主体性,走向准主体性的体现。合作共赢的交往态度是社会进步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和心理障碍的迫切需要。第一,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导致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原始社会的原始人不可能低于自然的威胁,所以必须群居。个体没有主观性,只是依附于群体,人有一种依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人虽然大大摆脱了自然的威胁,但宗法制度和皇权等级也使人没有了主体性,人有了一种奴性;文艺复兴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的主体性确立了。市场经济弘扬了自由、平等、自强的价值观,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于是人们走向了独立的存在,形成了个性化的独立人格。然而,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产生了压抑和异化。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被技术统治。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发展的分离,使人具有物化的人格,强调占有和竞争,物质利益高于一切。随着社会的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会克服这种片面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化的主体性,实现人与人的合作共赢。第二,当前大学生注重个体、强化竞争的观念,使其心理发展困难,需要培养这种合作共赢的人际态度。目前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特定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养成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功利思想。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人际交往困惑在导致心理障碍的原因中居首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与人交往困难,缺乏交际能力,缺乏知心朋友,与同学冲突频繁。显然,大学生缺乏这种合作共赢的交往态度,人际交往中过度的自我中心和过度的竞争意识是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技和经济,扩大民主政治,使人从自然和他人中独立出来,发展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防止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人格异化,防患于未然,避免个人主义物化的弊端,既要防止人的“依附性”和“奴性”,又要防止人的身体属性的发展。大学生必须超越个人主义的局限,发展自决、自我导向、合作和超越,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在合作的前提下竞争,以实现共同发展。(四)知行合一,知行分离,这是我国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与整个社会文化中过度的说教和智能化的教育模式有很大关系。长此以往,肯定会阻碍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双重人格”,即知行分裂或对立。这种“双重人格”是高校德育的最大困惑,也是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知行分裂或对立的“双重人格”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停留在认知层面,脱离其道德生活,使道德观念无法内化并付诸于道德行为,形成知行合一的良好整体德性,对其全面人格发展造成了障碍。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道德失范现象,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道德认知水平,而是因为他们的道德认知脱离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民道德的现代化,尤其是知行合一的道德品质。大学生的道德品行极大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生活方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学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大学生知行分裂或知行对立的“双重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和教育原因。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使认识论成为教学的唯一哲学基础,尊重理性和逻辑先行的教学理念使大学教学走上了一条“智”的道路。脱离生活经验的逻辑演绎教学,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忽视情感感染的力量,使得大学教学以认知方式取代了知识和情感领域的一切教育,必然导致大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分离,以认知取代一切。同时,脱离大学生生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说教和理想化,也是造成大学生思想分裂和对立的重要原因。改革大学教学,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大学教育尤其是德育的一项艰巨任务。第三,大学生现代新型人格的培养需要变革大学教学,大学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人格的主要途径。只有改造传统的大学教学,才能为大学生新人格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我们应该努力为大学生建立一个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大学教学模式。大学生的发展不是通过外部的灌输和塑造,而是需要主体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自主发展。大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倾向只能在知、情、意的自主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只有超越纯粹认知,蕴含着丰富的知、情、真、善、美内涵的自主学习,才能培养自主的品质,为他们未来的自主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国大学教学长期以来将知识视为纯粹的逻辑演绎体系,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被建构为一个传授和灌输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基本上停留在一种接受和被动的学习中,缺乏自主的探索、批判和创新。这种学习虽然信息量大,但会从根本上导致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和知情分离。只有构建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大学生新型人格的要求。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递者、促进者和执行者,而是参与者、合作者、管理者和示范者;教学模式不是单纯的逻辑演绎模式,而是集逻辑演绎、人际交往与感染、生活渗透、环境暗示于一体的综合模式。教学空间不局限于教室,而是包含了各种教育资源的广阔天地;教学过程不是预设的、以结论为中心的,而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索的过程;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认知,而是知行合一的目标。第二,建立一个鼓励而不是限制的教学体系。在评价体系方面,要改革过去基于学业成绩(测量结果)而非非人的整体素质和整体人格的评价体系,构建反映人的整体素质和整体人格的评价体系;构建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多主体评价机制,构建灵活多样的评价和考试体系,构建个性化、灵活丰富的评价标准体系,在各种评价标准中体现个性的发展。在教师管理制度方面,要突出教师劳动的个性化,解放教师潜能,给予课堂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努力促进教师成长特别是教师的个性发展,构建有利于教师个性发展的新型教师培养机制。第三,营造显性和隐性的教学环境。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在教学环境建设中更注重显性教学环境的建设。比如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习场地环境的布置和建设等等。而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往往更容易受到一些隐性环境的影响。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教学环境。从当前大学教学环境的特点来看,应该特别重视隐性教学环境的建设。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影响,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暗示作用。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教学,以探索者的身份展示自己,以知行合一的方式行事,都会对大学生良好的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还要关注非正式群体的“群体心理气候”,即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努力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形成健康向上的群体心理气候,这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人格特征,有多少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人格现状而特别强调的。在培养大学生上述人格特征时,要特别注意人格的整体性和辩证性。自尊和独立应该与适应和超越社会相统一;独立发展也要与社会需求和工作形象相协调;合作的胜利应该建立在充分展示个性的基础上;知行合一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和互动,其前提是处理好知行的辩证关系,而不是机械地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文章来源:原文链接:/content/38320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