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错位原因探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近体诗的处境极其尴尬,完全成了鸡肋。但是,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明确的,提出了“培养欣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的教育目标。但为什么现代诗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失去了地位?

第一,高考导向的错位

高考中,诗歌鉴赏课文为古典诗词,现代文阅读课文为散文或小说;作文比重最重,也是学生最看重的,但学生面对的要求是“不限文体(诗歌除外)”。除了一首好诗,这样的指挥棒可以直接把现代诗踢出高中语文课堂。也许有人会说,教材选择现代诗并没有让现代诗在课堂上消失,但这种想法在现实面前无疑太“乌托邦”了。陆九渊曾说“读书不可操之过急”“不妨放下不知不觉,游泳有意义”,但学生课业负担之重,想必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至少听说过。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既然不参加高考,学生如何投入大量精力学习?高考制度下,教师如何放下包袱教诗?

有人会说,学习现代诗歌不可能只是为了高考,它对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说法没错,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重视、时间、学习和实践,这种影响力还能剩下多少?现代诗可以提高素养,高考涉及的其他内容也有同样的效果。“两个优点最重要,两个缺点最少。”面对这种现实,学生和老师会如何选择?答案不言而喻。

二,教师主导的错位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更多的时候,是学生接受老师指导的场所。失去了老师的引导,也导致了现代诗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具体来说,教师指导的错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诗歌阅读体验的错位

教师对现代诗歌的阅读体验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学生时代从老师那里获得的诗歌阅读经验;首先是在生活中或在教学过程中独立获得的诗歌阅读经验。但由于高考现状,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太多时间研究诗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诗歌阅读经验自然不多;繁忙紧张的工作也让更多的老师没有时间带着自己的兴趣重读诗歌。所以老师获得的诗歌阅读经验,其实是从自己的老师那里继承来的。这是一种没有深度加工,没有个人情感体验,没有渗透时代内容的简单知识传授。陈旧的知识和过时的观念会使教师和学生陷入教与学的负担中。虽然有些老师也学过诗歌鉴赏理论,有自己个性化的阅读经验,但当他突然面对学生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模仿自己的老师。这可能就是教学的“前科学化”,这个过程离教学的“艺术性”还有一段距离。这样的诗歌教学,自然离引导学生产生个性化的诗歌阅读体验还有一段距离。

2.诗歌写作的练习和指导是不合适的。

言传身教不如身教,“训”不如“教”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只是课本阅读的引导者(更何况有时根本没有引导),却不是诗歌阅读的倡导者,诗歌创作的开拓者更是少之又少。屈原大声疾呼,“先来我指导夫君”,希望把楚王引导到正确的治国道路上来,而教师在教学中相应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小觑。“学而优则仕”。老师亲自写近体诗,与学生分享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喜与痛,让他们明白“纸上得来的浅,永远不知道怎么做”的道理。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作为指导学生进行现代诗创作的经验,让自己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无疑是激发学生读诗进而指导现代诗创作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更多时候,教师在现代诗写作的实践和指导中是错位的。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深刻的感受;没有具体的操作,就没有独特的体验。这必然会导致讲座流于表面,人们会跟风;指导没用。

第三,诗歌美感的丧失

美好的东西令人陶醉,容易接近。现代诗之所以现在如此尴尬,也与自身美感的缺失分不开。

诗歌本身缺乏美感,首先表现在现代诗歌越来越缺乏想象力。因为现代诗歌在表达感情上,在语言的推敲和锤炼上,在诗歌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自由随性,失去了古代诗歌的规范、意境之美和古典诗歌的深度,变成了事件的简单记录和感情的简单宣泄。正如韩寒对当代诗人和诗歌的冷嘲热讽,“现代诗人唯一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进马车”,“诗人本身就有点神经质,继续演下去会变得精神错乱”,这种说法虽然难免有点偏激,但确实反映了现代诗歌存在的问题。当诗歌失去了想象力,变成了“流水账”“白开水”的时候,自然,在阅读的时候,就没有了情感的声音,没有了顿悟。当“然而我感受到了神圣独角兽和谐的心跳”的阅读乐趣不复存在,这样的诗歌自然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无法调动他们学习和写诗的积极性。

而且现代诗越来越缺乏现实感。白居易曾说“文章是写时间的,歌和诗是为物写的”。当诗歌脱离生活,“躲在小楼里变得统一,不分春夏秋冬”,这样的诗歌自然会失去生命力,失去现实的新鲜感,成为一种“无病呻吟”,自然会被人们唾弃。

其次,现代诗歌教学缺乏美感。这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机械性和教学评价的单一性上。

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命题机制都决定了现行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规训”而非“教育”。教师以机械固定的方式训练学生简单的技能,忽视学生客观的个体差异,以训斥的口吻、训诫的方法千篇一律地训练学生,必然导致个人利益的消解。肖川教授曾说,“完美的教学必须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深刻和真诚”,而所谓深刻,就是“能够给学生以独特的心灵手巧感和独特的洞察力,唤起他们的惊奇感和想象力”;“完美的教学在本质上应该是富有想象力的,能唤起人们的惊奇感和惊喜感,给参与者认知能力上的解放感”。然而,在现代诗歌课堂上,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讲授诗歌时,要么模糊不清,要么语焉不详,诗歌所承载的内涵、情感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挖掘、体会和理解。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感觉不到什么,收获不到什么,所以小川教授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性之美;感受理性、科学、智慧之美;感受人类心灵的博大精深……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温柔;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殷切期望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望;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洞察人类物理的“充满生活温暖”的完美课堂将从何而来?列宁也说过:“没有情感的理解,理解的深度就会丧失。人的思想只有被强烈的情感浸润,才能获得力量,才能吸引积极的注意力、记忆和思考。”

此外,单一的检查和评价形式也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存在。《走进高中新课程》明确提出了“考试≠笔试”和“评价≠考试”,但在多元解读可能性最大的诗歌教学评价中,仍然是“只有一分”,“评价方式的狭窄化和评价结果的简单化”依然存在。另外,有些命题也是机械的。正如山东师范大学潘庆宇教授所说,现在的命题缺乏想象力。“如果命题设计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考察记忆、训练和模仿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就没有必要在教学中下大力气。”这样的考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生成和表达,它要的不是“涂鸦”。它只需要答案的标准和规范,不需要想象的新奇和美好;它想要更多的“脸书”答案,它需要“普世”;王荣生先生曾经说过,一首诗最值得学习的是它本身的艺术美,需要个性化的阅读和阐释,需要个性化的判断和判断,而这些都在“规训”和“训练”中被抹杀了。因此,更迫切需要改变诗歌教学中传统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多元化”、“动态化”、“互动化”,全方位、多渠道地反映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掌握和理解,从而促进和推动现代诗歌的教学。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中教学中现代诗的缺席也不是一天。只有真正找到深层原因,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现代诗歌还原给课堂和学生。

参考

《探究课堂》由周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第一版。

《教师的诗意人生与专业成长》肖川著新华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和《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5438+10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区教育民主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语文课程论基础》王荣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想象的课堂教学》,潘庆宇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