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目的

1.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不同于对本国人的汉语教学,也不同于对本国人的外语教学。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当它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任务时,才有可能也有必要把学科独立出来。因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也有着独特的学科任务。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其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同时,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往往是母语教学)。因为它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的,所以受到第二语言教学的普遍规律和汉语教学本身的特殊规律的制约。另外,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所以和国内少数民族的对外汉语教学是不一样的。

根据以上对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分析,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特点:(1)目标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不是让已经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母语者掌握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而是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一种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实践和练习才能掌握。(3)注重基础阶段——打牢语言学习基础最重要。基础阶段总是学习者最多,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4)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通过汉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分析和纠正学习者的错误。(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该包含在目的语中成功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6)集中强化教学——相对而言,课程相对集中,课时多,内容密,进度快,班级规模小。

3.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与课程设计

教学的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要达到的结果,或者说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它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在教学领域提出的总的、一般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个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全局性的作用。教学目的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是教学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学目的应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定位,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相协调。,来指导教学主体的行动并转化为教学成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学习者。他们希望利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更好地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外国学习者及其所在国家和社会的教育要求,从加强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愿望出发,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培养全方位的对外汉语人才。

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对外汉语学者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用汉语交流的能力。这是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在汉语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特点,它比其他汉语教学情境更充分地显示出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开发智力,培养语文自学能力。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智力因素,还需要情感因素。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有意识地采用适当的训练和辅导方法,学习者积极配合,智力和情感因素得以锻炼和发展。(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基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汉语必须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知识越丰富,你就能越深入地掌握汉语,发展高级的汉语交际能力。

杨谨成指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和目标,系统地划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立、教材的编写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学生的试题设计也非常重要(教学目标的分类最早是因为考试题而出现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教材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教师能力结构的培养,也要服从于教学目标。这段话清晰地阐释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定位、目标分层和目标陈述,对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4.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位。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位源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外语教学有相似之处,也有自身的独特性。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外国学习者,所以我们的汉语教学不是母语教学,而是第二语言教学,培养学习者的目标不是简单的交际能力,而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外国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学会用汉语交流是他们的基本目的,他们的交流过程总是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进行的。不管学习者是否意识到,他们的汉语交际活动是跨文化交际活动这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本文认为:

(1)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总体目标应明确为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不仅符合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实际,而且对落实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语用-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2)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是分层次的,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相连,共同构成对外汉语教学体系;(3)对外汉语教学的陈述要特别注意陈述的有效性。总目标层的陈述应该是纲领性和方向性的,分目标层的陈述应该是指导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而底层的陈述应该是完全具体、清晰、规范和可操作的。

(4)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植根于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语言能力是干,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是分支。没有树干,树枝就没有依靠,没有树枝,树干就无法枝繁叶茂。只有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才能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营养。

语言能力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具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如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前提条件,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第一步。

语用能力是指二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具备的语境理解和认知能力,既包括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也包括二语学习者基于交际场景对言外之意的把握能力。如果说语言能力是身,那么语用能力就是用,两者在教学中要同步进行。

文化能力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具备的跨文化理解和认知能力,包括能够用汉语和谁说话,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含义,能够妥善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冲突。与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相比,文化能力是最复杂的,其交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只能理解不能表达。因此,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能力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然而,不言而喻,文化能力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恰当地使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应与语言教学和语用教学同时进行,但需要慢慢渗透。

5.对外汉语教学的分层。

如何有效陈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对于目标写作者来说,除了要知道目标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之外,还需要恰当地把握该层次语句与其他层次之间的相关性、标题关系以及目标语句的内涵实质。对此,我们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体系出发,提出以下几点。

(1)总目标层次的陈述对其下各级目标的陈述具有纲领性和方向性,所以各级目标的编制要以总目标为指导。例如,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朝着这个目标的方向进行。

(2)子目标陈述,上目标陈述和下目标陈述必须相互联系。对于较低的目标陈述,较高的目标陈述应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3)底层目标陈述要具体、清晰、规范、可操作。蒋丽萍(2006)以布鲁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以《基础汉语(上册)/购物0》第十一课为例,编制了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求在技能领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A.学完课文(全文约265字),学生三分半钟就能读一遍,发音声调基本正确,语调更自然;

B.复习时听写3句***45字,要求学生平均每分钟听写10字,错别字不超过5个;

C.复习时,回答问题或口头复述课文,语音、语法正确,语速每分钟不低于90字。

但在情感领域,要求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A.学生有去商店买东西的欲望,并利用所学知识查询价格、尺码、商品选择等。

B.学生们想学习更多的购物习惯,比如讨价还价。

这种目标写作围绕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的中心内容,与总体目标相一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实现,所以我们说它的目标陈述是有效的陈述。

(4)无论各目标层和底层的目标陈述采用何种分层理论,在目标编制过程中都应贯彻语言、语用、文化三位一体的原则,在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框架下,坚持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协调发展。当然,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要在教学对象、教学类型、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方面有所侧重,但也不可偏废。因此,其目标的编写也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教师和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发展

一、近十年来对外汉语语音研究和语音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汉语语音本体的各种要素

汉语语音要素主要包括音韵、儿化、轻声、变调等,学术界和对外汉语教学仍然最重视这些知识。

1.关于声母和韵母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有很多早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汉语和学生母语的对比来确定学生学习的难点来指导教学,目前的研究内容也是围绕这些方面。

2.在整个语音教学中,声调是学生最难掌握的部分。留学生的“洋腔洋调”问题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汉语声调掌握不好造成的,因此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上个世纪的声调和声调教学研究中,重点放在声调的难易程度和难易顺序以及汉语声调与学生语言中相关内容的比较,如与泰语声调和英语语调的比较。近十年来,研究重点转向了方法的研究,即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教授声调。很多方法都被证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比如音乐教学法(蒋宜良1999);传统儿歌教学法(陈延河2003);声调语调对比教学法(key 2000)等。在研究方法上,过去用传统音韵学中的“声调范畴”概念来分析声调习惯,用四声等音韵名称来总结学生的发音经验。现在我们主要是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软件,对声音进行更精确、更细微的观察和测量。这样可以深入分析声调的各种声学特征(包括时长、音高、强度)及其与元音的关系,以及不同连续动态声调的变化。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研究声调的主要方法是录音分析法和听音分析法(迟扬琴2005)。

3.变调、华二与变调研究。

这种研究基本都是围绕着教学展开的,分层次的处理这些语音现象,确定哪些是必须教的,哪些是可以不教的,哪些是先教的,哪些是后教的,这比以前的教学研究更实际更直接。

(二)对语音学的认知研究逐渐增多。

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留学生语音意识的培养和短时语音记忆的研究,可以准确判断留学生习得汉语语音的困难和原因,以及哪些教学教师可以促进其语音意识的发展。高小丽和刘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汉语语音教学来说,这种认知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留学生语音能力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语音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针对语音教学不尽人意的现状,近十年来许多研究者从教师、教材、学生以及汉语本身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改革思路,如2005、柴2005等。这些研究为今后的语音研究和语音教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向。

第二,一些争议

(一)《汉语语音教学标准》

汉语语音教学的“标准”是什么?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语音教学的过程和结果。人们普遍认为汉语语音很难学,尤其是声调和一些特殊的音变。为了减少留学生的“畏难情绪”,降低学习难度,很多人建议可以降低对外国人的语音教学标准,理由是国内很多人说的汉语不是标准普通话,但不会影响交流(王菡薇(2002))。刘询(2002)也讨论了语音教学的标准。不管学习者有什么学习目的,都应该严格要求学好语音。

其实两种观点并没有太大的冲突。刘老师认为,学生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让他们先养成良好的语音学习意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帮助。王菡薇的观点是针对教学的具体实施,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难学的,哪些是不会影响交流的某些错误。这种安排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安排教学进度。诚然,教师应该对学生有高标准的期望,但在实践中,这些语音错误是很难突破的,因此,做出适当的妥协安排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汉语拼音方案”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汉语拼音方案》是外国人学习汉语和汉语语音最完整、最有效的工具。很多人讨论过,但同时也给语音教学带来了一些麻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音素(音素)的标记与国际音标不同。比如“Scheme”用拉丁字母中的浊辅音B、D、G表示汉语不送气,不清音。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实际发音是有区别的,比如用字母O拼写的发音和唇音的声母。对此,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优势而改变它的方案。至于它带来的问题,老师需要变通。

三、研究特点

(1)对外汉语语音研究逐渐从经验描写转向科学研究。

在研究中,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更多地采用了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语音学的认知研究逐渐增多,二语语音学感知、感知与发音的关系成为继语音偏误分析之后的新热点,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实证研究的局面,使对外汉语语音习得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学严谨,结论更加可靠,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2)语音教学法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语音研究的主流。

纵观这些论文,我们发现基本上每一篇都涉及到对语音教学法的探讨,这与当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大潮息息相关,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很多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得来的,实用性很强。

(三)受西方语音教学研究影响较大。

实证研究和认知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理论,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开始用新的理论和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同时也说明我们自己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相对薄弱。

四。缺点和前景

(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然没有大的突破。

这表现在这些论文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原有的成果上,语音语调的研究仍然是研究的主体。虽然已经有几篇关于认知的论文,但是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在研究的深度上也是如此,比如声调的研究和教学,仍然侧重于机械练习和有意义练习的结合,培养学生在语流中正确的声调意识。但与此同时,许多研究者也注意到了学生母语的语调和节奏对汉语声调学习的负迁移,大多数论文只是简单地将其与升或降进行比较,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挖掘。我们认为学生“洋腔洋调”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和音准、节奏有很大关系,也许可以从这方面找到更好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实证描述多,实证研究还少。

如前所述,实验音系学的引入为对外汉语语音研究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远远不够。虽然很多论文提出了很多语音教学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只是基于自己的小范围教学经验,能否大范围推广还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持。

(3)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语音教学质量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