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兴的论文是2000字。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进程——它是人类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全新事物。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中国的陶器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器是由泥(粘土)制成,用火烘干。它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粘土。早在原始社会,他们到处都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浸泡在水中的粘土具有粘性和可塑性,干燥后变得坚硬。火的使用和认识历史非常悠久,大约在205万年到70万年前。火开始被使用。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先民们发现干泥经过烧制后变得更加坚固、坚硬、防水,于是产生了陶器。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改造和对抗自然的新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根据目前已知的考古材料,精美的陶器产品包括距今65,438+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灰色陶器,8,000多年前磁山文化的红色陶器,7,000多年前仰韶文化的彩陶,6,000多年前大汶口的“蛋壳黑陶”,4,000多年前商代的白色陶器,3,000多年前西周的硬质陶器,以及秦的兵马俑随着瓷器生产的迅速发展,陶器业趋于衰落,但一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陶器,茶壶,彩色玻璃,制花陶器和广东石湾的陶塑,这些都是独特的,高度赞赏。

但是,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自身的缺陷注定了它会逐渐被历史淘汰。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化干戈为玉帛,谱写了辉煌篇章,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久负盛名的中国古代瓷器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明珠,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被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研究,被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所珍视。

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的渐进发展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就出现了原始青瓷。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终于摆脱了原始的瓷器状态,烧制出了东汉时期成熟的青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330多年的发展,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似银雪”,南方越窑青瓷“似玉冰”,形成“北白南蓝”两大窑系。与此同时,雪釉、花纹胎釉、釉也在唐代烧制。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空前时期,百花齐放。瓷窑遍布南北,名窑众多,门类繁多。除了青花瓷系列,黑釉、青花釉、彩绘瓷相继崛起。举世闻名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的产品举世闻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

元代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管理窑务,发明瓷石、高岭土二元配方,烧制大型瓷器,成功烧制出典型的青花瓷、釉下红瓷和官瓷,尤其是青花瓷的成功烧制,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金战争遗留下来的主要瓷窑继续生产,其中龙泉窑比宋代扩大,梅青瓷为元代。

明朝洪武三十五年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200多年来,产生了许多优质、精致、精良的产品,如永宣的青花釉、成化的斗彩、万历的五彩,都是稀世之宝。御窑厂的存在也促进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百花齐放。

清代康、雍、赣瓷的发展达到顶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景德镇瓷业空前繁荣,保持了中国瓷都的地位。康熙不仅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以来所有精品的特点,而且创制烧制了许多新品种,烧制出鲜艳的色彩和浓淡。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也恢复了失传二百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烧制技术。郎窑红和冈·洪都是独一无二的。天蓝、萨兰、豆青、焦黄、仿丁、孔雀绿、紫金釉都是成功之作,康熙时期创作的珐琅彩瓷器也名扬天下。

雍正朝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技术达到了顶峰,雍正粉彩非常细腻,成为了一个以青花为美的新品种,被称为“国瓷”。

乾隆时期的单色釉、青花、釉下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新的基础上,有着极其精美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

乾隆时期是中国瓷业兴衰的转折点,嘉庆以后瓷器艺术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年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耗尽,瓷业一落千丈,直到光绪年间,才稍有起色,但1911辛亥革命的爆发,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纵观中国古代陶瓷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虽然以衰落告终,但它留给后人的这份珍贵而丰富的遗产,将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