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雷雨》的主题、艺术特色和人物形象

主题:

《雷雨》展现了一场人生的大悲剧,是命运对不平等社会中人的残酷捉弄。它讲述了资产阶级的周家族和都市平民的鲁家族的复杂悲剧故事。

一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人生悲剧;二是以马璐为代表的城市平民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被他人操纵的悲剧局面。然而,周与鲁家族复杂的血缘关系,突出并生动地反映了两个不同阶级家族之间的矛盾。

艺术特色:

1,个性鲜明的语言

作者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非常突出。例如第一幕中对桂露语言的描写。那狡黠的笑容和猥琐的语言,把一个奴隶的嘴脸展现的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作者花了很大力气描写祎凡的内心世界。

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这种阴郁的气氛感到厌倦,受到精神上的束缚,她要求摆脱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是一个被侮辱和被伤害的人。而剧本让她在不可抗拒的环境中走向畸形发展:爱变成恨,固执变成疯狂。

2.丰富而深刻的精炼的语言美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戏剧语言必须精炼。戏剧语言的脱俗之美表现在台词的丰富和深刻,也就是说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最广泛的内容,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雷雨》中几乎没有特别别扭的台词,通俗易懂,简洁深刻。而且台词中充满了微妙的停顿和省略,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完全进入台词营造的场景。

角色图像:

周朴园的专制、残酷和虚伪;周冲的热情和单纯;以及樊沂对爱情深沉甚至略显变态的执着;一个软弱的周平,他忏悔自己的罪恶却不自知。

被侮辱和戏弄的可怜的马璐……还有家庭和生活的秘密,这一切都在一个雷雨之夜爆发了。最后错的、有罪的、无辜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

扩展数据:

创作背景

1930年9月,曹宇从天津南开大学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进入初二。他从小热爱戏剧,积极参加京剧《渔父杀一家》和易卜生《玩偶之家》的演出。他对戏剧的热情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写戏剧的愿望,并根据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和知识开始构思戏剧《雷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学生组织抗日宣传队,曹禺任宣传队长。他和宣传队的同学坐火车去保定宣传。在火车上,我遇到了一个身材魁梧的人,他叫赵,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

曹禺发自内心地钦佩这位工人的爱国精神。他想起了自己正在构思的话剧《雷雨》,就有了《雷雨》中鲁大海的人物形象。几经揣摩,潜心写作半年,曹禺终于完成了《雷雨》的原创。1934年7月,《雷雨》首次发表于《文学季刊》第三期,第1卷。

百度百科-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