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营销模式论文

中国会展业发展初期,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理论支撑,也没有行业标准体系。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会展的理论研究开始取得成果,产业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种种原因,会展业的发展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会展业才开始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从审批到监管,从调研到立项,从知识保护和备案规定,甚至从企业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都可以看出中国会展业发展之快。从早期的政府拨款、面子工程到备案制的出现;从一个电话、一个传真、两个接线员,即一个组委会,到会展组织团队的专业化运作,中国会展业从早期的“多头管理、盲目办展”开始向科学化、合理化、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过,就目前国内的会展环境而言,如果你想成为会展管理的佼佼者,不妨看看我的《会展管理十年总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专业教师的短缺,我在执业业务的同时也参与了一些会展教育工作。除了每天从事会展业务,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研究中外会展资料上。在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展览资料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资料并不能很好地指导我的实践和管理,有些资料甚至会误导我。所谓知识的灵活运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融会贯通”的,尤其是国内会展行业还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学科体系。于是,我决定讲故事,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案例。这本书会通过故事来描述我在会展行业的经历。一个热爱工作的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茁壮成长。一旦孩子生病,父母不能袖手旁观。一个行业的发展,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呵护和培养。于是,我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相信故事里包含的知识是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没有的。现在中国的展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怪圈:媒体所谓的“好”,能公布的“第一”展会早已苍白无力;学者说“好”,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发现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业者称之为“好”,但做展览的企业主有几个不是暗暗担忧?外行说“好”,美元从天而降。结果,捡美元的人有一半以上伤亡。这种发展科学吗?不要!因为从政府的宏观引导到商业会展的出现,从会展服务的恶性竞争到市场的无序竞争,从正常审批到非公开确认,如果你想在中国的会展行业找到立足之地,你必须明白,虽然你才华横溢,学过会展管理和会展策划,但在你老板眼里,你未必比一个退休老干部强(网上有调查,只有22%的人选择了大学生,但选择了找一个)。不是因为你学的知识有问题,而是因为你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所以用不上。就中国的会展业而言,只有总结实践经验,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大显身手。

国内会展行业远比你想象的混乱,竞争的无序比你想象的激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写一本正式的教科书供大家学习。但是,教材出版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我怕我会弄错。这几年经常和一些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交流,基本发现大家都处于矛盾期。讲师想讲好,但是没有优秀的教材;业内说就业不足,但学生找实习机会不容易;我已经尽力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了,但还是无法让有学生的企业满意。问题不在于教育者,而在于中国教育体制和会展发展的不规范。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没有告诉学生潜规则是什么。我们总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现实中,科学有时候需要一个稳定的基础?但是在会展行业,太多的潜规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德国学生一入学就设计项目,并在实践中验证,而中国的会展专业教育还停留在苦学苦读的时代。而且行业的潜规则和发展速度也让一些教育工作者很无奈。唯一能指导学生的,就是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如何更好地掌握会展专业知识;在就业初期,可以尝试做文员或者展商,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一些项目运营,直到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所以教育者、学习者、用人单位都在寻找出路。

另外,我想提一下近年来中国出现的“西化热”。近年来,无论是外贸、物流、旅游还是会展,都出现了“外来和尚好念经”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在一些地方向欧洲发达国家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国情、制度等发展基础不同,必须自我创新。盲目崇拜是不可取的。中国人参考“西方经济学”致富只能是模仿者。看过一些德美展览教材,总结如下:

第一,从发展背景来看,中国在历史、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决定了会展业在发展初期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西方的一些管理理念和产品化、系统化的科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是由于市场基础不同。

第二,从技术上看,我们的基本生产力是落后的。许多先进技术在中国没有施展的空间。即使引进了先进技术,也可能因为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或配套设备而不得不放弃。

第三,从法律保护到市场化商业模式的角度,中国人并不意外,也不傻。制约会展业科学发展的是我国体制和市场环境的潜规则。所以,好的科学管理在中国成了一种浪费,洋枪无法和本土枪抗衡。中国会展业的例子很多。

第四,从会展理论研究来看,我们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近150年才起步,当然不能与之相比。但就我个人的一些作品而言,一些欧展同行也表示:从技术层面来说,我的理论对他们并不适用,但从人文角度来说,从服务意识等方面来说,我的理论研究成果具有独特的东方胸怀和细腻。比如我讲课经常讲角色扮演,八大要素定位,非协议展业合作,德国人听不懂。

五、德国、美国等国家在会展运作、会展项目研究、会展项目预算、会展信息应用和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会展经济发展潜力研究等方面,通过科学细致的分析得出结论。当一些科学实验或者研究数据摆在你面前,你不得不承认,我们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而这些国外的会展精英,在国内却无法发挥所长。我个人的理解是“水土不服”。同时不得不承认,我们提供的数据可能会误导这些会展精英对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判断。

早在2003年,我就想过写一本关于展览的书。但是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不写了。我觉得写书是专家教授的工作,不是展览运营者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决定是否出版一本教科书来写我的研究成果。选择写故事的方式来传播知识,真的很无奈!但这种方式既能丰富会展文化,又能对大家的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想这可能就是我的价值观吧。

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分为以下三类(例如)。

第一类:主要是会展专业的学生,主要关心以下问题:

一、如何进入会展行业,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会展项目;

二、如何及时了解展会动态,学会科学分析展会市场;

第三,如何运营会展公司,如何形成商业关系链;

第四,如何定位自己,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人员等需要哪些知识。

5.如何获得政府认可,成为一名优秀的会展专业人士;

六、知名企业如何进入展会,应具备哪些条件;

七、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太少,我们去哪里实习;

八、毕业后去会展场馆工作,需要学习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九、课本知识和实际需求不一样,怎么办;

……

第二类:社工,有一定工作基础,主要关注问题:

一、如何做好会展营销,会议营销和会展营销有哪些方法;

第二,如何开展观众邀请工作,观众数据库在哪里找,有没有专业的服务机构;

第三,如何做好会展项目的预算,会展的收支是如何构成的;

第四,开闭幕式如何制作,如何邀请外国专家教授演讲;

5.如何增加参展商的交易量,如何进行科学的现场管理;

六、如何进行会展的人事管理以及如何撰写会展相关的标准文本;

7.会展服务和会展制作机构的盈利渠道有哪些?

……

第三类: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和政府职能机构关注的问题:

第一,如何通过经营会展中心盈利,如何引进会展项目;

二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如何发展会展经济;

三、如何开展会展教育工作,前景如何;如何正确构建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

第四,如何制定一些标准和规定,如何做好政府展和商业展之间的多元化管理;

5.如何打造会展品牌,如何利用会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

六、投资会展业,应注意哪些问题;

……

这些问题基本上每天都来自电话那头。有的只是打电话聊天,想知道我最近有什么创新。我是如何从一个学生变成今天的展览人的?听听我的角色扮演训练法,会展实务体系,会展现场管理六大体系,会展项目分解咨询体系。问题很多,自然要花很多时间来回答。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写一本书来总结这些问题。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也在大学里给学生们讲授了一些关于展览实践的课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我的预期值。在我看来,教学案例、教具、实验空间、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都有待提高。虽然我对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不满,但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是希望培养出业内的优秀人士,所以我尽力去传授知识。

《疯狂的展览》将根据《展览组织原理》中的八大要素进行分解和描述。然后根据不同岗位需求的知识,进行案例式讲解;同时谈及国内会展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些基本规律;以及会展场地选择、会展营销、会展企业管理、会展人力资源管理、会展信息化、会展应急与保障、会展服务等相关会展实用知识都会在故事中一一展现,我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也会在书中提及。为了保证原著的真实性,本书是在回忆的基础上完成的,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仅供大家参考。

我自己开发的会展实践教学体系和会展职业经理人培训课程,有时间会作为一个整体整理出来,所以我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供读者参考。

第一,不是展览有多高深,而是很多人听说过办展览可以“一夜暴富”,却不知道如何快速致富。于是,我想找一本展览秘籍来学习,却总是找不到满足感。

第二,办展有没有科学?“是的!”不过目前中国会展业还是科学和潜规则比较好。

三、中国的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是畸形的。目前国内没有政府办展只是表面上的说法,实际上不现实。而一些早期的政府展会,在市场化运作面前,都成了没有母亲的孩子,突然一夜之间世界完全变了。不得不考虑或兼并或收购,或者从一个知名展会变成一个垃圾展会。

第四,中国本土政绩工程和面子展遭遇西方洋枪。无论是从项目审核到观众管理,还是从信息处理能力到展位制作搭建,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们很努力,但整体环境还是制约了展会的发展。也就是说,政府在会展发展的前期没有做好监管和引导工作。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我都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与读者交流。通过这些故事,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展览世界。

2001 65438+2月11,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至此,15年的跋涉和等待彻底结束,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纺织业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阶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正在努力从纺织大国向加入WTO后的纺织强国转变。目前中国占1/8,约5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至15%。“十五”期间,世界纺织品贸易年均增长率将超过6%,中国纺织业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5%。根据ATC的规定,中国纺织品出口每年将增加5000万美元,2005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将达到750亿美元。作为纺织企业,如何利用好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快速完成技术更新,促进企业升级,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抓住机会占领市场份额尤为重要。青岛,中国山东半岛南端的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青岛正在蓬勃发展,充满活力。2001年,青岛GDP为1316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88亿元;进口贸易总额为6543.8+0544.38+0.6亿美元。青岛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曾与上海、天津齐名,享有“上天入地”的美誉。进入新世纪,青岛纺织服装产业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加快了建设现代纺织服装产业的步伐。未来的青岛纺织服装产业必将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因此,2005年3月10至3月12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五届(青岛)国际纺织面料、辅料及纱线展览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届展会将广泛邀请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外企业,根据专业设置专门展馆和展区。同时,还将举办各种专题报告会、项目发布会和技术交流会。进一步拓展华东地区与全国相关行业的合作渠道,为中国纺织面料及辅料的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提供有利条件,为双方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利用WTO的全球经济趋势,为企业和商家创造更多商机。展览范围:1。面料:亚麻、丝绸、棉、化纤机织、羊毛、针织及涂层面料、各种复合面料、抗静电、防油、防水、阻燃、防辐射面料、丝光、反光面料、弹力面料等。2.纺织原料: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植物纤维、助剂等。3.纱线:圆型针织纱线和平型针织纱线、机织纱线、袜类纱线、服装纱线、装饰布纱线、仿毛皮纱线和花式纱线;4.辅料:刺绣、花边、里料、纽扣、胶带、商标、衣架、拉链辅料等。5.家用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窗帘、沙发、餐桌、家居用品等装饰面料、家具面料、地毯、毛巾、饰品和配件;6.设计制作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作系统、图案输入系统、各种纺织/服装色卡、样品、光盘、专业报刊杂志等。技术交流讲座展会期间,主办方将组织多次技术交流,开展国际技术经济交流,宣传介绍产品。各单位均可申请托管。请明确交流主题,连同展览报名表一并提交给主办方,以便尽早安排交流场地和设施,根据专业组织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