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李永银《文艺美学》中的几个观点(下)
哲学和美学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古今中外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学家,都有相当完备的哲学思想。结合《美学导论》、《文学原理》(王元,2007年5月第2版)等书中的相关论述,以我最崇拜的美学家朱光潜的著作为主线,谈谈我对朱光潜、黑格尔、康德等在中外美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及其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从朱光潜开始。以我对朱光潜有限的了解,感觉这是一个有哲学头脑的美学家。在朱光潜的美学研究方法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美学抛弃了从哲学体系中推导美学结论的形而上学方法,而采用了19世纪后期的“自下而上的经验方法”,主要从审美经验和艺术欣赏中总结美学观点。虽然他多次说过美学是文艺的理论,但他确实对哲学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研究。
虽然我试着先说说我对朱光潜的理解,但这里不得不说说康德。资料显示,近代中国美学的开创者王国维和蔡元培都是康德的追随者。直到49年前,康德的影响力远远超过黑格尔。这种选择性接受不仅与他们的个人兴趣有关,也与康德和黑格尔美学的不同个性有关。黑格尔的美学主要是艺术的哲学,他以其独特的辩证法和历史感,逻辑地把人类几乎所有的艺术都描述为一个运动的整体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康德美学是一种纯粹的美学哲学。他以“对美学不感兴趣”为基础,明确了美学和艺术在理性结构和人类生活中的自律地位,描绘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的感性方式,规范了现代美学的方向。但是,绝不能说朱光潜鄙视黑格尔美学。虽然《文艺心理学》和《谈美》中没有提到黑格尔,介绍黑格尔哲学的两篇文章也没有谈到美学,但《悲剧心理学》明确承认“黑格尔对现代美学思想影响很大。”
康德从哲学上彻底论证了这一理论,成为现代美学的本真。后来克罗齐的“直觉理论”,布洛赫的“距离理论”,立普斯的“移情理论”,基本上都是康德理论的延续和变异。从朱光潜的一些翻译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美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从审美经验入手来解释审美问题,如《文艺心理学开篇》说:
这样,他就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康德的美学概念上。在《悲剧心理学》中,朱光潜以“康德曾强调审美经验的非实践性”为开篇,指出克罗齐等哲学家所强调的美感的非概念也被康德指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朱光潜把康德和克罗齐确定为“欧洲美学思想的主流”。因此,他也根据艺术是直觉,直觉是表现这一事实来定义美和艺术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朱光潜吸收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许多美学理论,有保留、有抛弃地发挥了康德美学。朱光潜的第二类作品是大量的中外文艺评论,这类作品在黑格尔那里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而朱没有这样做。首先,是因为他对黑格尔的过度理性主义不太感兴趣或者不太赞同,比如他的悲剧理论:
朱光潜指出它的主要弱点是“它是先验推导出来的,不符合我们的情感经验。”有关评论认为,整个黑格美学都有这一弱点,而朱本人也总是基于具体作品的鉴赏经验,他的文学批评与他的美学是一致的。其次,朱认为,“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从最后一点来说,可以说是唯意志论或形式主义学派的美学大师。”现代一般美学家中没有人比他更重要,无论是从影响还是实际贡献来说。”这说明,朱没有引用黑格尔学说的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对唯心主义的理解。所以,有了克罗齐,黑格尔就不那么重要了。但他介绍黑格尔的文章是基于“黑格尔如何比柏拉图和康德走得更远?“把黑格尔置于康德之上。柏拉图用* * *相和非常相来解释世界,把客观的* * *相看成是独立的,否认感官所触及的非常相是真实的。
康德把* * *分为“感官的”和“非感官的”,前者是经验的,后者是先验的。鉴于“柏拉图和康德不能把* * *相和非常相补进这个现成的宇宙,因为一个假设的* *相是依附于‘物质’的,一个假设的现象背后有‘不可知的事物本身’。”黑格尔采纳了柏拉图的“客观* * *相”和康德的“非感官* *相”,并根据他的辩证法中的“对立面的同一性”原理,提出“心与物是对立的,因为一个是有意识的,一个是有意识的;心和物是一样的,因为在知者之外没有‘物本身’,一切都是意识的内容。鉴于柏拉图和康德的理论和范畴都是支离破碎、没有内在联系的,黑格尔认为一切范畴都是相互发展、相互依存的有机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黑格尔哲学的关键。从柏拉图到康德的哲学家都认为* * *相是‘抽象的’,都认为相似性不包括物种差异。.....黑格尔开创了‘特定* * *相’的理论,所谓‘特定* * *相’就是一种区别。“与物种差异的相似性意味着* * *包含不同的阶段,而相似性是不同的。那么所有的范畴都是连贯的。只有发现了这个规律,才能建立和扩展知识,否则只能有“人为”和“人非非人”朱充满钦佩:“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柏拉图没有看到,康德也没有看到。其他无数哲学家都没见过。由此可见,真理难见,可见黑格尔贡献之大。”然而,在对克罗齐哲学的检讨中,与对克罗齐的美学肯定相一致,朱接受了克罗齐对黑格尔的批判。他在书中说:“克罗齐是新理想主义的代表。就近代欧洲哲学而言,主要成就是康德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克罗齐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克罗齐的哲学体系大部分来源于发展和修正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由此可见,在他的心目中,唯心主义的传统是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后人不断克服前者的缺点。比如黑格尔把“对立”和“相异”混为一谈,克罗齐的方法是把“对立”和“相异”区分开来,“对立”在整合的过程中互相冲突又互相调和,在整合之前是抽象的、不真实的;“不同”有高低之分,但却是具体而真实的。它是具体的* * *相本身和对立面的同一性。朱肯定克罗齐对黑格尔的批判;
有一点值得关注:朱光潜将黑格尔视为马克思实践观点美学的开创者。在《山水诗与自然美》中,朱曾引用黑格尔的话:“人在直接呈现给他的外在事物中有一种认识自己的冲动,他将在这种实践中认识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的东西,把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刻在外在的东西上,并发现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的东西中重现,从而达到这个目的...比如一个男生往河里扔了一块石头,用一种惊讶的眼神看着水中的圆圈,以为这是一件作品,在作品中他看到了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贯穿于各种现象,直到在艺术作品中在那种风格的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这说明,人们欣赏的是被自己的劳动所征服和改造的自然,自然美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此后,他多次引用这段话,从黑格尔-马克思的思想引出实践观点美学。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个性去改变外界的事物,使之为自己服务,从而使环境人性化,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性的印记。同时,人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再现自己。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特别关注黑格尔,也说明他会更加关注青年马克思。因为在马克思身后出版的青年著作显示了马克思思想的黑格尔渊源,黑格尔为马克思提供了解释社会的方法所需要的逻辑工具。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是基于黑格尔-青年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设计,表现出将马克思主义与整个西方人道主义传统相联系的取向。就像西方有人说的,“你告诉我你是怎么确定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的,我就告诉你你选择了哪一种马克思主义。”因此,朱的后期著作之所以在当时具有高度的学术性,是因为他试图将马克思解读为一个西方学术思想体系,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政治信仰。同时,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也规定了朱把实践和辩证法放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地位。“无论对黑格尔还是对马克思来说,人都是一种实现自己的潜能,并以自己的活动把自己变成人的存在。这种自我实现在黑格尔看来是‘精神化’,在这两位思想家看来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意识和人的自我意识。只有在他把自己对象化为劳动的产品之后,他才能通过考察这个产品来理解他人的特性(马克思说他特殊的自然焦虑和自由)或他的灵性(黑格尔意义上的)。人是一个客观存在物(马克思),即他必须先对象化自己,才能成为自己,才能充分实现自己。”朱的马克思主义是主客体通过实践达到辩证统一的思想。他认为马克思打破了黑格尔的局限,即他把人的自我实现看作是“理念”的自发发展或外化,从而使实践观点得以充分发展。正是由于他在美学研究中运用了先进的哲学思想,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做出这样的贡献,在美学研究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文艺美学》这本书的后记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作者陈述了写这本书的初衷:
谦虚谨慎的作者也指出了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个人是不可能通过这短短一学期的学习就达到作者的思想境界的,但是通过反复阅读这本书——先读一遍,再仔细阅读后记,再仔细阅读几遍我认为的重点——我真的感觉自己的灵魂受到了洗礼。这对于阿谀奉承来说并不为过,因为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让我重新认识到了很多东西。
也许是现实生活还是太冷,或者是遮天蔽日的灰尘太多,巷子里还是太灰暗,就像“日复一日的寒冷生活,每个人都要像戴着面具一样板着脸,这才是生存之道。揭开面具之后,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我们都有隐藏的一面,直到夜幕降临,隐藏在恐惧背后的才是真正的自己。”在理解了作者所说的生活的“伟大艺术”之后,我想我已经能够更诚实地面对自己,更坦然地面对生活——因为我们可以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痕迹和影子——或纯真或善良或孤独或丑陋,我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最柔软的一面。生活让我快乐,就像看到一个孩子灿烂的笑容,我知道生活可以有那么多阳光,那么多美好;生活让我难过。碰着音乐播放,我就想起席慕蓉的诗:“余生将陌路,行万里路。”让人,“在别人的故事里,流下自己的眼泪。”生活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即使他们知道他们会失败,即使他们很沮丧,我知道他们享受了这个过程——这是最美好的——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正如书中所言,艺术的目的是探索自由,重建生活的审美理想。
从几次留学经历中,笔者总结出“审美思维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而采用的通俗说法——作者在书中很多地方站在历史、世界、人生的高度,却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把我们引向理论的思辨过程。这样我们就不会像阅读其他美学著作时那样迷茫,自然也感受不到其中提到的美。仔细思考这本书提出的问题后,我深深体会到文学审美的精神信仰是“拯救灵魂的甘露”。真正美好的东西,就像一句话:美好的人不知所措。真正的美,让所有的文字在它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就像我无法形容一朵花可以开得多么绚烂,一片花海可以溢出成一个绚烂的世界。所以真正的美是我心彼岸的花,承载着一种颜色,一种姿态,一种芬芳,一种心情。
我想那是我们的乌托邦。即使它所描绘的世界还有很多黑暗,但它让我们坦诚面对,勇敢面对。它给我们精神上的安慰。它让我们在不断向前奔跑的时候停下来向前看,让我们知道,彼岸有这样一朵花,这样一个世界是如此真实而美好。
作者在最后说:“衷心感谢浙大的同学们。他们对文学美学的热情,听课过程中的提问和评价性反馈,都不同程度地激活了我进一步的思考。”由此可见作者对学习的谦逊态度。说实话,我写的东西对读者是有帮助的,因为我只是把我研究思考后的想法写出来。很可能有些讨论是出于个人兴趣而片面的(比如我喜欢书法,所以写的比较多;我对朱光潜比较了解,也看了很多资料,所以有些观点只是从狭隘的一面展开的。我只是觉得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知道了什么叫珍惜,什么叫感动,让我学会了不浮躁,学会了倾听。当所有的绚烂褪去,人们只想静静地聆听,聆听每一寸月光的诗意,每一朵花的声音。当我眺望彼岸时,我知道如何在梦想之上重现梦想,如何在花朵之上绽放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