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熟的朋友”是“最关键的联系人”?!原来的......

一起穿过窗户,一起扛过枪的人,可能是你最信任的人。但说到“关系”,它们并不是最关键的。同时,社会学家会告诉你——不要和熟人搭档。

俗话说“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网络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不管你喜不喜欢,有时候要靠各种关系才能把事情做好。求助不一定可耻,孤独不一定光荣。“关系”是正常现象。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建立有价值的人脉的关键是寻求更亲密的关系,比如“同窗共枪”,但社会学家就是不这么认为。

著名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了居住在波士顿郊区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如何找到工作,并将研究成果作为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发表[1]。Granovetter找了282人,随机抽取了100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是通过正规渠道申请的,比如看广告,投简历。在100人中,有54人是通过私人关系找到工作的——当宅男们还在纠结如何写简历的时候,超过一半的工作机会已经被那些有关系的人抢走了。

依赖并不新鲜,但什么样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穷人和富人的网络结构

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更容易给这条路呢?格兰诺维特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戚朋友之间的“强联系”,而是“弱纽带”。这些通过关系找工作的人,只有16.7%的人经常见到自己的“关系”,也就是每周至少见两次面。然而,55.6%的人只是偶尔使用关系人,这意味着他们一周见不到两次,但一年至少见一次。还有27.8%的求助者一年见不到一次。也就是说,你真正利用的关系,大部分是你不常见到的人。这些人不一定是大人物,他们可能是老同学或者联系不多的同事,甚至是你根本不认识的人。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不在你现在的社交圈里。

格兰诺维特对这一现象有一个解释。这些整天和你混在一起的人,很可能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有着相似的想法。如果你不知道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他们怎么会知道?只有“弱关系”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格兰诺维特将这一理论扩展到一篇名为《弱联系的强度》的论文[2],这可能是历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学论文,大概超过两万次。这项研究的数据如此粗糙,思路如此简单,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现在“弱关系”的概念已经进入灵感领域。2010有人写了一本书叫《超级连接》[3],里面讲了弱连接的有用性。

“弱联系”的真正含义是连接不同的社交圈,为你提供来自外界的有用信息。根据弱联系理论,一个人在社会中的机会与其社会网络结构密切相关。如果你只和亲戚朋友交往,或者你认识背景相似的人,那么你很可能没有那些认识各种各样地方的人那么多机会。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属于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到多少圈子外的人。这样看来,是不是可以从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结构来判断他的经济地位呢?

2010年,三位美国研究人员做了一件惊人的事情来验证这个想法[4]。他们在2005年8月拿走了全英国几乎所有的电话通讯记录,覆盖了90%的移动电话和99%以上的固定电话。这些电话记录构成了一个可见的社交网络。研究人员很难知道每个人的财务状况,但英国有全国每个社区的经济状况数据——你可以发现富人区在哪里,穷人区在哪里。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将电话通信记录与其3万多个社区居民的经济排名进行比较。结果非常明显。社区越丰富,其传播的“多样性”就越明显。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个结果还有更有趣的地方。

社交网络的多样性越大,经济排名就越高。

统计学上,我们用“相关系数”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其值在-1到1之间。越接近1,这两个东西越容易一起变大变小,负值表示它们的变化方向相反。这项研究发现,社区的经济排名与其社会网络的“社会多样性”和“区域多样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和0.58。这意味着,越是富裕的人,越容易接触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阶层多样性比地区多样性更重要。俗话说“没有人问穷人是否住在繁华的城市,富人却有远亲在山里。”我们假设富人的人脉数量也应该更高,因为他们认识的人比穷人多——这也是事实,但人脉数量和经济排名的相关系数只有0.44,并不是很重要。最有意思的是,电话通话时长与经济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33,这意味着富人虽然爱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但真正打电话的时间比穷人短。

这种数据分析的问题在于,它只能告诉我们社交网络和经济地位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而不能告诉我们谁造成了谁。是因为你有钱所以不同的人愿意接触你,还是因为你愿意接触不同类型的人所以你有钱?格兰诺维特的理论还有一个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弱关系,强关系只是少数。如果我们让所有认识的人都给我们一条工作信息,那么最后一条有用的信息肯定更有可能来自弱联系!Granovetter在他的论文1973中承认了这个问题,但他也提出了一个解释:生活中的强联系和弱联系与我们交流的次数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和强联交换的信息比弱联多。他没有办法量化这种交流有多少,但是弱联系的信息总量未必比强联系的多。这样看来,弱联系似乎仍然重要,因为它传递了更大比例的有价值的信息。后来,类似的问题被反复提出,但格兰诺维特的理论仍然经得起考验。

因此,弱联系理论的本质不是“联网”,而是信息的传递。亲朋好友都很愿意和我们交流,但是说多了也没什么新意。最有效的沟通可能是和你不熟悉的人。这个猜想怎么证实?

谁给你的重要信息?

也许我们可以从网上学到很多东西。有了网络,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分析我们是如何通过哪些联系获得新知识的。比如你经常在各种社交媒体上阅读和转发网友的各种推荐,那么密友的推荐和弱关系的推荐哪个更有用?在2012中,脸书的数据团队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研究[5]。研究人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你与网民联系的强度。例如,如果你经常评论对方的头发状况,那么你处于一种强关系中,否则就是弱关系。

让我们来看看人们在脸书上分享的网络链接——如果你分享了这个链接,你可能会认为它很有用。这种共享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的朋友(不管是强联系还是弱联系)先发了这个链接,你再转发。另一种是你自己找到这个链接。可以想象,前一种方式的可能性肯定大于后一种。社交网络的作用是让网民为我们提供信息。脸书的这项研究通过随机实验追踪了一组特定的网址,发现别人和我们分享了这个地址,我们看到了以后转发的可能性(p_feed),比如我们自己直接分享这个地址的可能性(p_no feed)是五倍以上。这两种可能性的比值(p_feed/p_no feed)就是网友分享的放大效应。

我们的转发行为截然不同,人们更愿意转发“强联系”分享的信息。统计显示,如果强联系给我们发消息,转发的概率是弱联系发消息的两倍左右。这很自然,强纽带之间也有类似的利益。甚至有人担心社交媒体加剧了“物以类聚”的局面。我们会因为总是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而把社交圈变成孤岛吗?

别担心。这项研究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比较了我们是愿意转发强链接还是弱链接,还比较了两种不同链接的放大效应。强联系的放大效应为6,弱联系的放大效应为9。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网站,你看到一个弱链接分享给你然后转发的概率是你找到这个网站然后分享的9倍。说白了,就是强接触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你自己可能也发现了;而弱纽带告诉了你有用的信息,如果他没有告诉你,恐怕你也不会发现。这个性质和过去Granovetter说的差不多!

然后,考虑人们从两种联系中接收到的信息总量,用相应的共享概率对它们进行加权平均后,发现来自弱联系的信息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强联系。也就是说,虽然人们重视强联系,但他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于弱联系。

现在“弱联系”理论已经扩展到任何新消息或新观点。无论你只是想学点东西,找份工作,还是创业,都应该避开成熟圈子里的“强联系”,走出去追求“弱联系”,比如我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有趣的现象。

不要和熟人合伙。

有统计表明,从弱关系中获取创意,甚至与弱关系合伙创业,都有助于提高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社会学家马丁·鲁夫(Martin Ruef)调查了766名从美国西部一所大学(实际上是斯坦福大学)获得MBA学位、至少尝试过自己创业的“企业家”,试图找到弱联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6]。Ruef统计了这些MBA学生创办的公司的人员构成和信息来源,用各种方法评估这些公司的创新能力,比如是否推出了新产品或新的销售方式,是否进入了国际市场,拥有多少专利等。

这个想法是从哪里来的?是直接创业的吗?Ruef发现,只有38%的创业想法来自与家人和朋友的讨论。而从与弱联系的客户、供应商等业务伙伴的讨论来看,则高达52%。其他人受到媒体或专家的启发。可见,好点子来自弱关系的规律,从创业之初就起作用了。

好像经常出去吃饭总比呆在家里好。但连饭局都不参加的创业者可能更强。现在我们来看看公司起步后的信息来源。调查显示,如果你在创业过程中的信息网络主要由弱联系构成,你的创新能力是那些期望强联系的公司的1.36倍。而如果不依靠熟人,单纯从媒体和不知名的专家那里获取信息,你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强联系公司的1.5倍。从社交网络的角度来看,与之前英国数据的结果一致,你的社交网络越多样化,你的创新能力就越强。拥有极其多样化的社交网络的企业家,他们拥有强联系弱联系,并接受从未打过交道的人的意见,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只有单一社交网络的人的三倍。

即便如此,大多数创业团队仍然是由家人和朋友组成的。强联系队和弱联系队的数量几乎是5:3。Ruef利用一个创新评价模型发现,弱联系团队的创新能力几乎是强联系团队的1.18倍。再者,如果团队成员以前从来不认识,那么团队的创新能力可以更高。

但人们很难抵制住牢固关系的诱惑。比如在我们心目中,风险投资行业的人应该是比较理性的人,或者至少是比较无情的人吧?但即使是这些人也会犯追求牢固纽带的错误,这个错误让他们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这是一项非常新的研究。2012年6月,哈佛商学院的Gompers,Mukharlyamov,Yuhai Xuan发表了一篇题为《友谊的代价》的论文[7]。本文调查了3510风险投资家及其在1975-2003年期间的11895投资项目。有的人选择和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合作,比如大家都是名校毕业;但更多的人选择与自己的“熟人”合作,比如以前的同学、同事,或者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同一种族。这项研究发现,合伙人的能力可以增加投资的成功率,而找一个熟人合伙人会显著降低投资成功的可能性。

这些人愿意和什么样的人搭档?能力是一个参考因素:如果两个人都是名校毕业,他们合作的几率比一般人高8.5%。但更大的参考因素是关系:如果两个人是同一所大学的校友,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20.5%。而且关系还不如人种!如果这两个人属于同一个种族,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22.8%。

那么不同类型的合伙企业对投资的成败有什么影响呢?如果两个风险投资家中有一个是名校毕业,那么他们投资的公司未来上市的可能性会增加9%。如果他的伴侣也是名校毕业,则增加11%。所以,根据能力选择伴侣,哪怕只是简单的用学历代表能力,也确实能增加成功的概率。但如果选择了之前在同一家公司共事过的同事,那么风险投资成功的可能性会降低18%。如果选择校友,会减少22%。如果选择“族人”,则减少25%。

看来风险投资最好的合伙人应该是一个高学历的人,没和你进过同一所大学,没和你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过,和你不是一个种族。

每个人都喜欢强关系,甚至风险投资家和斯坦福MBA。我们愿意和他们一起出去玩,我们愿意给他们打电话,我们愿意转发他们的微博。但是等你熟了,工作归工作。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一些东西,弱关系是最好的选择。现在,社会学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同乡会和校友记录不是扩大工作联系的好地方。你喜欢这篇文章吗?喜欢就分享吧!给更多的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