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被退稿怎么办?
要知道,国际核心期刊的审稿人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SCI期刊出版学会经常咨询编委会,选择最好的同行评议团队。审稿人是没有报酬的,大部分都是极其认真的。所以要尊重同行评议的意见,认真分析每一条批评和建议,并据此修改SCI论文。对于自己认为不正确的观点,要极其谨慎,认真回答,并与审稿人理性讨论。
对作者来说往往是个难题。这里必须分析拒绝的原因。
第一种拒绝是一种“完全拒绝”。主编一般都是发表个人意见,再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文章了。再发这样的文章毫无意义。
一种是文章包含了一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因为数据或分析存在严重缺陷而拒绝这类文章。这类文章的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者更明确的结论,再把修改后的“新”文章发给同一家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再次接受这类文章。
认真对待同行评审意见,礼貌回应。
除非学术编辑委员会非常喜欢你的论文,并决心接受它的发表,否则大多数国际高水平杂志都会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每一条批评,要求作者做出必要的修改。在大多数情况下,修订后的草案应再次与审查者见面,并进行重新评估。希望编委和审稿人高举轻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太可能的。正是因为这个过程过于冗长,甚至耗费了过多的审查员和作者的精力,所以有学者认为应该改革。
美国微生物学会新的跨学科杂志MBio表示,所有需要重大修改的论文都不会被接受,以免作者和审稿人疲于应对。但这种做法目前还不是主流,所以对编委和审稿人表现出诚意,让他们觉得你为提高论文质量付出了很大努力,还是很重要的。
与评审者建立友好的沟通模式
千万不要和审稿人争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评审者的意见是正确的,那就不用说了,直接做就好。如果不正确,你的回复也没必要讽刺。心平气和的说清楚就好。我们都是年轻人,都是热血青年。当然,我们不高兴被人偷拍,更不高兴被人误拍。
尤其是一些业内权威导师的学生,看到一审结果是主修而不是辅修,已经很苦恼了。难得抓住审稿人的尾巴恨不得拖出去打死。比如一个审稿人的建议是加两个参考文献(大概是审稿人自己的文章),作者在回复中写道,做参考文献不是慈善!这种让评论者丢面子的措辞,会引起评论者的反感。结果如大家所想,这篇稿子自然被拒绝了。虽然后来经过编辑调解改成了大改版,但是耽误的不是作者自己的时间吗?
合理把握修改的分寸,据理力争。
所谓修改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所谓辩驳就是在回函中回复审稿人。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中心思想就是改好改的,跟着评审员争论谁不好改或者不想改。
对于语法,拼写错误,一些单词的替换,一些公式和图表的进一步解释以及其他相对容易的修改,我们必须完全按照同行评审意见进行。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东西,比如缺乏新的想法和创新,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任务,比如与算法A、B、C、D进行对比,补充大量的实验,我们需要一个有理有据的论证。
你在辩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审稿人是对的,他的方法是好的,但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是blabla,和他说的不一样。然后为了表示对审稿人的尊重,在正文中加入了象征性的讨论,既照顾了审稿人的面子,又在编辑时交代了过去。
最后,评审意见中提出的所有问题,一定要一一认真回答。
即使两个评审人的意见重复,也要分开详细回答。评审人员的问题应与我们的回复明确区分开来。所有的缺点都要一一改正,所有的赞美都要一一感谢。
只要你耐心花时间和审稿人认真讨论,坚持到最后,SCI论文总是有机会被发表的,同时和审稿人、编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得论文发表后得到良好的国际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