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理工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光电工程学院
一.学院概况
光电工程学院成立于1955,是Xi工业大学首批招生院系之一。目前学院下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测试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光电测试与仪器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电测试技术研究所、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光电微系统研究所、光电学院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和科研仪器价值4000万元。
目前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技术方向)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是陕西省著名专业,也是全国质量工程特色专业。目前有光学工程、测量技术与仪器、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精密仪器与机械、机械、微电子、固体电子学5个硕士点,其中光学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经过50年的发展,目前光电工程学院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1998光学工程学科被陕西省评为重点学科。1999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成立“薄膜与光学检测实验室”。2004年通过陕西省国防工业和科技委员会、科技部国家光电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验收。建立了薄膜技术和微光电子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国家光电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R&D光学薄膜及器件服务中心。2007年,陕西省光电测试与仪器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2008年,薄膜与光学制造技术实验室获得教育部批准,2009年被批准为陕西省光电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
2001第一批测控技术与仪器被评为陕西省名牌,2007年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专业建设工地。同时,我院“光学系列教学团队”被评为陕西省建设优秀教学团队。隶属的重点实验室有中白高技术合作研究中心、北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Xi理工大学红外技术联合R&D中心、泰勒·霍布森公司精密测试技术实训基地、莱宝公司薄膜技术研究基地、南光机器薄膜技术研究基地、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光学制造联合研究基地等
第二,教师的情况
1,教职员工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近9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讲师34人,兼职教授3人,博士25人,硕士70人,外聘教授21人。
2.著名教授
刘卫国:男,汉族,1964出生,安徽六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外技术专业毕业;1988,1,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硕士学位;1995获得Xi交通大学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博士学位。1999-2000年和2001-2003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研究和讲座。现任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真空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2003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是第三个五年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刘卫国教授长期从事光学薄膜、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编著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4项,主持国防基础科研项目973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收录。
倪:男,汉族,1965,陕西省赣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7月毕业于Xi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3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硕士。2002年4月获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学院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倪教授长期从事光电测控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测量技术、电子电路设计、微机控制、单片机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盲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技术等。倪教授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发明专利6项。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完成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完成横向委托项目60余项,累计资助经费100。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18次被EI收录,3次被ITSP收录。
机电工程学院
一、各部门概况
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1955,是Xi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4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4个硕士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专业教学团队是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其机械工程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研究所隶属于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与测量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兵器工业进口检测设备维修中心、中国军工协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等国家和省级教学科研基地和学术机构。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机械工程学院形成了特种加工与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测控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精密机械设计与理论等具有独特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学科内涵涉及设计、制造、测量、控制、包装、管理等领域,在国防工业、机械工程等领域有一定影响力。
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多次接受教育部组织的评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电系统设计、工程检测技术等机械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图学、机械制造工程等主干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近年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在挑战杯电子制作大赛等相关比赛中获得省部级奖项40余项。
第二,教师的情况
1,教职员工
学院现有教师114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0人。教师中,博士21人,硕士54人。
2.著名教授
王建华,博士,教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军事工程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量学会理事,兵器工业进口试验设备维修中心主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精密机械与测试、数控技术、超精密加工和自动控制。
樊志坚,教授,中国军事工程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陕西机械工程学会电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特殊加工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学院概况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成立于1983。本科专业有五个: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1个硕士学位点,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有3个硕士学位点;六个研究所和一个实验中心。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为国家级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材料与化工学院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形成了复合材料与精密成型、新型功能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新型耐腐蚀耐磨材料、水污染控制与净化技术、高分子改性等六大学科。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教育改革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优秀教学成果奖2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1000。在本科教学中,学院注重夯实基础,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坚持外语教学、计算机学习、实践教学四年一贯路线。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多年来为国家科研院所各部门、各行各业培养了3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很多毕业生成为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企业家。相当多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大学毕业生以扎实深厚的基础、过硬的实际工作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第二,教师的情况
1.教职工
有70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15,副教授1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院教师总数的3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5%以上。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陕西省优秀专家2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名,教育部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资助教师1名,陕西省“三五人才”2名,陕西省名师1名。师资力量在全校排名第一。
2.著名教授
燕文,男,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冶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空间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在材料微观分析和单晶材料研究方面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取得了很多成果。
刘江南,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部级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专利。材料班关于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李建平,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奥运火炬手。复合材料研发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奖。
简增云,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东京宇宙研究所博士后,陕西省“三五人才”获得者,教育部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获得者,在材料凝固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国际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