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篇关于:成功举办大型展览的关键要素
展会成功的关键——展会展位人员培训为了保证良好的展会效率和效果,展位人员配备后,必须进行培训。临时员工和长期员工,包括公司的高级员工,都应该接受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使展位工作人员了解展览目的,掌握展位工作技能,培养合作和集体精神。展位人员的培训要纳入展会工作计划,成为一项常态工作。有条件的话,安排更正式的培训,至少在开学典礼前做一个简单的工作说明和技术指导。展位人员选定后即可开始培训。比较正规的培训形式有预备会议或者培训班,可以持续半天到两天,但是地点要特别安排。尽量使用教具,比如投影仪和讲义。训练方式要尽量正规。越正规,越能体现出主办方的重视,培训效果也会越好。主要负责人参加展览的,也要参加培训,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内容要系统,培训资料要成套编写印刷。一些欧美国家的会展行业协会、会展研究机构、会展咨询公司安排专门的会展培训,有专门的展位工作培训资料、视频等。,可以购买参考。培训资料要注明保密程度,培训内容和步骤可分为三部分,安排如下:引言。包括人员介绍、编制介绍、展览介绍。简报的目的是让展位工作人员熟悉展会背景、环境和条件。首先,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培训师和学员要介绍自己,不仅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工作,还要介绍自己在展会上的知识和经验。展会介绍,包括展览和展位。展会信息,包括名称、地点、展会日期、开幕时间、场馆平面、展厅位置、入口、办公室、餐厅、厕所位置等。展位信息包括参展意向、参展目的、目标受众、展位位置、展位序号、展位布局、展会工作总体安排等。展览活动介绍,包括新闻发布会、开幕式、博物馆日活动、贵宾接待活动等。,并对展位人员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在展品介绍中,要详细介绍每一件展品,其性能、数据、用途和目的。市场介绍,包括销售规模、销售渠道、规章制度、特点习惯、销售价格等。工作安排。为展位工作人员安排展位工作并提出要求和标准,使展位上的每一个人都必须知道并理解展览的目的;安排展位工作,包括观众接待、贸易洽谈、信息发布、公关工作、新闻工作和后续工作等。,分工,提出要求;管理安排,包括工作时间,排班,每日展位会议,记录管理等。行政安排,包括展位人员的住宿、餐饮、差旅、日程安排和其他安排。展会主要是为了成交,展位的准备都是围绕这个进行的,包括市场调研、货源准备、产品资料准备、贸易条款准备等。技术培训。主要是培训展位的接待和促销技巧。展位工作不同于其他环境下的工作,即使是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也要进行展位技能的培训。可以用模拟的方法,应该准备完善系统的培训资料。此外,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培养展位人员认真的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会展人才:素质比证书重要。近年来,国内大型展会越来越多,相关人才需求旺盛。会展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专业的会议或展览组织者,包括策划、现场管理、招商等;二是场馆管理人才和参展商的展览人才;三是服务人才,如翻译、物流、广告、旅游、酒店、建筑人才。会展人才还可以按照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人才、会展配套人才进行分类。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会展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从事商业策划的管理人才有1.5万人。业内专家认为,一个大型国际展会的成功举办,需要80到90名会展专业人才。目前国内虽然展会很多,但是国际品牌不多。关键在于缺乏优秀的会展策划管理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较强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要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会展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以前高校没有这个专业。但近年来,国内已有数十所高校开设了会展专业。目前国内颁发的相关证书至少有10多个,上海比较有影响力的证书有三个:1。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项目《会展策划与实践》资格证书;2.从美国引进的“注册展览经理”培训和认证制度;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推出的新职业“展览策划师”。那么,求职者拿到证书后能成为抢手的会展人才吗?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建国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求职者带着证书应聘了一家会展公司。面试官调查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从事会展行业的素质和能力,于是质疑道:“证书没用!”上海会展业协会副会长王明明也表示,会展业不存在专业准入限制。不像有些行业要有资格才能进入行业,会展企业不会太看重证书。这说明会展业证书的含金量并不高。相对于其他学历和证书,会展用人单位更注重质量。王明明认为,“会展人才的特点是高智商、高风险、高回报,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但是高智商不等于高学历。王明明指出,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至少需要8到10年的培养,才能成为成熟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但是高水平的会展人才和在会展现场敲敲打打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优秀的同声传译人才,目前在国内是凤毛麟角。各种高层次的会展策划人才、广告创意人才、场馆管理人才都需要高智商,否则就无法胜任。陈建国认为,如果培训和研究过热,问题不是很大,因为市场会调整。含金量高的证书会被市场认可,含金量低的证书会逐渐退出市场。通过市场竞争,生存下来的只有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证书。王明明也认为,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很多专业。如果只是泛泛而谈会展人才,可能会误导人家的孩子。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展示设计专业,展示设计的概念太宽泛。其实不同行业需要的会展人才是完全不一样的。能做汽车展的不一定能做模具展。关键是要有行业知识。会展行业需要最懂行业知识的人才。比如国内博物馆在国外举办青铜器展览,如何给这些国宝投保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依靠保险人才了。有些学校把专业锁定在会展,可能会制约会展管理。2003年上半年对展览业来说是多事之秋。3月份的美伊战争,不仅让中东地区的展览业首当其冲,遭受了严重的萎缩,也对世界展览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随着战局逐渐明朗,阴云逐渐散去,会展业似乎终于可以深吸一口气,安下心来重建河山了,非典又开始肆虐,很有可能不被打败绝不罢休。就在很多会展组织者感叹祸不单行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如果会展行业早已引入了足够的风险管理机制,那么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利条件时,就不会那么被动了?各行业、各企业的经营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只有管理好、控制好各种风险,才能保证稳健经营和发展,会展业也不例外。凡事要一分为二,辩证看待。美伊战争和非典型肺炎一方面给展览业造成了极大的挫伤,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及时认识到在展览业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展行业和会展组织者要以此为鉴,遵循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积累各种历史统计数据,首先识别、确认和衡量举办会展的潜在风险,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或者即使风险事件成为现实,也能堵住去路,把损失掩盖到最低程度。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鉴,相关会展从业者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实施会展风险管理。只有科学有效地将风险管理体系融入到会展业中,会展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会展业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克服困难,健康发展,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