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小说阐释

表现主义小说的全盛时期大约是1910-1920。这一时期文学界广泛介入,使得表现主义运动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浪潮。分别创办于1910和1912的《狂热》和《行动》两个刊物是其两大喉舌,吹响了号角。“表现主义”这个术语是K. Heller在1911年7月首先提出的。同年发表的瓦尔夫诗集《世界之友》、1912年索尔格的戏剧《乞丐》和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审判与变形记》标志着表现主义的成熟。随后,宣传表现主义艺术思想和美学纲领的理论家相继出现,如卡尔·埃德施密特(Karl Edschmidt)、f·瓦夫(F. Warve)和k·平图斯(K. Pintus),他们都发表了一些生动的论文,为表现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卡夫卡几乎所有的主要小说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版的,但它们的反响都是在三四十年代以后。多布林和瓦夫,另外两位重要的小说家,前者的代表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而后者的代表小说《穆萨达四十天》直到1933才问世(瓦夫不仅是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还是表现主义运动的积极分子)。因此,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从作品的“后劲”和深远影响来看,表现主义小说的成就可以说是最大的,因为卡夫卡这样的作家不仅是表现主义的领袖,也是本世纪东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这样,我们就不能忽视两位奥地利文学巨匠——罗伯特·穆齐尔和赫曼·布洛赫。他们都是在表现主义的高潮中度过了三四十岁,但他们的主要作品直到三四十年代才诞生,甚至直到五十年代才出版。然而,就他们对哲学品格的追求和现代表现手法的运用而言,如果不与表现主义有关,这两位作家是不可能完全了解他们的背景的。被一些西方评论家奉为经典的德国现代文学“五大名著”中有两部就是这两位作家写的,分别是穆西尔的三部曲《没有人格的人》(1930-1942)和布洛赫的代表作《维吉尔之死》(1945)。后者简直就是意识流小说,意识流作为一种创作手段的兴起是表现主义首先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入文学的结果。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有人把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归入表现主义流派。这样表现主义小说的规模和力度会更大。更何况,除了这些响亮的名字,还有一批与表现主义有关的表现主义者或作家,如艾德·施密特、爱因斯坦、布罗德(卡夫卡的朋友)以及早期的莱昂哈德·弗兰克、奥托·弗拉克、弗兰茨·荣格等。,此外还有一些“两栖作家”,如贝恩、斯特恩海姆、斯基克尔、鲁斯克-舒勒和道。

从地域上看,表现主义是一种国际思潮,西欧和东欧也受到了影响。比如意大利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皮兰德罗就是一位具有表现主义特色的戏剧家,他的剧作《六个寻找作者的戏剧家》获得了世界声誉。表现主义在东欧有更大的市场。前面提到的表现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韦维尔和卡夫卡都是捷克人。在捷克(从地理上讲,捷克属于中欧,这里采用的是地缘政治的旧观念),卡佩克也是深受表现主义影响的作家。他的小说,尤其是他的名剧《罗素万能机器人》,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特征,属于现代世界的代表作之列。在美国,尤其是美国,出现了几位公认的表现主义戏剧家:奥尼尔、考夫曼、莱斯等。奥尼尔的《琼斯皇》、《大神布朗》、《毛猿》都是表现主义的名作,为国内读者所熟悉。表现主义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也引起了反响。比如郭沫若曾经说过,表现主义的碎片化思想在他当时的碎片化头脑中找到了“最合适的文化介质”。其实他在《女神》中的一些诗,比如《天狗》、《站在地球的边缘》,都可以算是典型的表现主义诗歌。此外,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和曹禺的戏剧《原野》都有明显的表现主义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