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怎么写?
(二)提高主办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事实上,一个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渐见效的。会展活动的发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上海的成功举办,有效提升了上海的国际声誉,提升了上海的国际金融和商务中心地位,促进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3)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每次会议或展览都会吸引大量的商务客人和游客,这必然会促进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会展业的不断发展将增加展览和会议场地的数量,从而加快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促进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根据计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 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其带动的相关产业的社会收入就是9。
(4)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因为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将促进交通、旅游、餐饮、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巨大作用。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对增加大量社会就业岗位起到积极作用,如北京申奥成功,将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在中国,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业,但其社会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是巨大的。
第二,入世后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超过1200个,是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国内展览会总数的10倍。据不完全统计,1998中1262,1999中1326,2001中1500以上。从类型上看,展会从综合性向专业性发展,如汽车展、工业展、留学教育展等。,部分专业展会得到了业内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目前,中国共有147个展览场馆,部分场馆具备举办国际展览的相应配套设施。除了专业展览公司,各种专业协会、中介机构、广告公司、媒体、群众团体、大专院校也纷纷加入进来。同时,会展业给主办方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和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中国会展业每年以20%的速度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通过展览实现的外贸出口成交额已达340多亿美元,国内贸易交易额达到12多亿人民币。(来源:作者的研究)
但是,从目前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国外同行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管理体制的差异。国外会展业的管理主要依靠自律机制和自律规范,政府的干预一般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国际大型展会的协助上。但国内没有统一的会展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根据现行展览管理办法,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工贸公司、外贸公司、协会、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其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地方政府或省市外贸主管部门、展览场馆、境外展览机构均可举办展览。这种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展局面造成了办展过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泡沫”现象,使得展会管理混乱。而且我国的会展业仍然保持着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会展审批制和会展公司资质制,尚未与市场接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结果,一些展览因为政府的支持而存在,尽管它们的质量很差,它们的组织和服务严重缺乏。
(2)展览场地和设施的差异。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的会展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展览面积方面,全国展览总面积约为654.38+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超过654.38+0万平方米的大型展馆只有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少数几个。相比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等国际知名展览中心65万平方米的展厅,国内场馆举办超大型展览和会议的难度更大。虽然全国各城市都有展馆,但大多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没有竞争力,更没有能力举办国际名展。大多只能承接一些低档次的展览。国外的展馆不仅面积大,交通也非常方便。火车、地铁、直升机等交通工具可以直达展馆。展览会场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会议室、办公场所、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厅、仓库、停车场等。整体服务体系让展馆成为城中之城。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会展设施,如餐饮、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也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内展馆的应用还不普遍,制约了国内会展水平的提高。
(3)展览定位的差异。大多数展会缺乏明确的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与国际知名展会相比,中国的展会缺乏清晰的定位。让展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些展会充斥着各种等级和质量的产品。有的名为国际知名品牌精品展会,实际上类似于集贸市场的砍价,有的展会甚至成为处理积压商品的场所。一些参展商也缺乏定位,参展目的不明确,大部分厂商只是“坐着待客”。
(4)服务水平的差异。目前国内30多个展会中,只有少数展会设立了相关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和专业观众签到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参观者和参观者在展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展后的情况也是未知的。同时,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如没有邮局、必要的商业服务部门和专线运输等。,而这些方面在国外的展会上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因此,中国会展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德国汉诺威学习。每年在这里举办的cebit展、国际工业展等大型专业展会,从聚集在这里的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口袋里拿走了数十亿美元。它的秘密在于,一切都围绕着展览,为参观者服务。展览场馆的布置把舒适放在第一位,空气流通,光线明亮,温度适宜,布局宽松。在众多展览场馆中,随处可见咖啡摊,供人们休息、聊天、交流、洽谈业务。有了展馆通行证,在市内乘车非常方便。会展业是服务业,不同于制造业。如果不在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中国的会展业就没有未来。
(5)会展人才的差异。目前,我国会展业专业人才匮乏,大部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这是影响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一大因素。除了历史原因,国内至今没有专门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相当重要的。和汉诺威、法兰克福一样,国外会展公司的高层中,很多中国人都是从国内会展公司挖来的地。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先进的人才机制。因此,中国会展业应建立先进的人才机制,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防止人才流失。
第三,入世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去年,中国于65438+2月11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入世后对中国会展业有什么影响?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政府公布的信息,会展业不在11服务贸易行业之列。从入世谈判来看,我国政府并未对入世后的展览业开放做出承诺,世贸组织成员也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此外,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规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投资者仍不能在中国注册成立独资展览公司,但可以与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根据我国目前会展市场的实际情况,审批制是不能废除的,所以我国实行会展审批管理制度还是有效的,这也符合WTO的规定,即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业和新兴产业。尽管有上述有利因素,但毕竟“狼”来了,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海外跨国展览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设立机构或成立合资公司,如德国的汉诺威、科隆、Egdo,意大利的米兰国际展览中心,已经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国会展业将面临来自国外同行更直接、更激烈的冲击。尚不成熟的中国会展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会展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与国际接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有更加严峻的挑战。对此,笔者对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遵守规则,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入世后,政府下决心要遵守规则,转变职能,退出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和管理。政企不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企业所能期待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如关系协调、信息传递、市场规范等,都将由行业协会来执行。因此,应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会展业管理机构,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理顺与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取消多轨价格体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争取在操作上尽快实现标准化,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此外,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市场的完全自由化。相反,政府宏观调控会市场化,对展会质量和会展公司资质进行动态评估认证,逐步从审批制过渡到标准制和注册制。使会展行业能够有“法”可依,“章”可循。据悉,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展览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着手展览业的立法工作。比如国内展览业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展览条例》已经进入起草阶段。主要内容是理顺行政部门与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法律关系,克服多头管理的弊端,还将考虑展览公司举办展览的资质要求和法律程序。
(2)提高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培养。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它不同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它是一个营销过程。关键是人才、客户、服务,对资金的需求并不突出。提高服务水平,既要完善软件服务,如设立相关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签到系统等,也要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如设立邮局、必要的业务服务部门、交通专线等。中国入世后,将有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和展览管理者进入中国,带来国际会展业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有了好的创意,就可以培养自己的会展人才,制定规则和制度,完善软硬件服务。会展专业人才的短缺是制约会展业发展的瓶颈,加快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有关部门要适时组织举办会展专业人员培训班和讲座。这种培训班和讲座很重要,因为在高校学习的学生,从现在开始少则三年,多则四到五年都无法掌握专业理论,时间太长了,水解不了他们的渴。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大多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和先进现代的会展管理方法。如果他们能通过短期培训,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3)展会要产业化、品牌化。入世后,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国外会展公司的大量进入加剧了我国会展市场的竞争,促使我国会展业面向市场,在竞争中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组建会展集团,实现资本扩张,提高企业组织规模,走上产业化道路。
会展业要加快会展经济的发展,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找准会展的龙头,充分发挥城市会展业的整体效应。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会展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从长远来看,发展本土会展经济,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形成品牌。世界著名的会展城市都是这样的:提到德国汉诺威,就知道这个城市有电信技术、机械设备工程方面的著名展会;说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我们很快就会想到comdex。法国巴黎,素有“会展之都”之称,以展览时装、化妆品闻名于世,时刻引领世界潮流;香港以其珠宝、皮草和玩具展览而闻名。不难看出,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品牌与其自身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密切相关。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必须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方向,打造会展业的城市品牌。建立品牌展会需要明确的定位。如果是有成功办展经验的公司,并且一直在运作国内知名展会,就必须时刻关注国际市场的行业动态,积极与国外相关机构联手,努力扩大展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如果公司经营的展览还处于国内区域优势或者正在发展新的主题展览公司,那么你首要的经营思路应该是努力扩大你的展览在中国的影响力,就像海尔在中国一样,做到在中国成功,在世界强大。
(4)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实体展览和网上展览交易之间实现互补。对于互联网,人们普遍是喜大于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会展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网上展览成为会展业的新景象和新亮点。众所周知,场馆建设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而在网上建立虚拟展馆,举办虚拟展会,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大大提高展会的效益。我国展馆建设缺口较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会展中心和城市扩建、新建展馆是必要的,但在展馆建设上脱离实际、盲目攀比是不明智的。中国的会展业可以借助互联网赢得后发优势。一些信誉好、管理经验丰富的小规模展厅或展厅公司,可以借助网上展会打开发展空间,聚集新的竞争力。因为互联网具有无与伦比的渗透性和广泛性,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即使在相当完善的互联网时代,网上的展览和交易也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展览和交易,只是更好地互补,优化配置,更加完善,因为每一个都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
(5)以“促”展,以“促”展。会议是报告、研讨会、交流会、简报和讲座的总称。会议是参展商扩大其产品和服务在当地市场影响力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会议可以吸引很多相应行业的专家、决策者、有影响力的人;会议可以是介绍产品性能、用途和用法;我们可以讨论产、供、销等环节,也可以在展会无法表达的特殊情况下,对展会进行补充。因为展览的形式比较单一,所以需要召开以丰富和补充展览内容为直接目的的会议。展览和会议是相辅相成的活动。只有这样,展览的多元化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六)积极引进外资,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中国加入wto后,外资进入中国会展业将不可避免。在看到外资抢占了我国会展业市场份额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引进外资可以为我国会展业的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提供所需的资金,可以为会展业的经营和运作带来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为我们服务的原则下,积极引进外资,尽快实现会展业的规范化发展。
(七)利用地方优势。目前,世界各地的展览会都是由国内贸易机构主办的,不仅需要得到国外参展商的认可,还需要国内企业的积极参与。在这方面,国内会展公司比国外同行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对展会重视不够。因此,国内会展公司应利用本土优势,让国内企业认识到,会展作为企业间有效的商务平台,具有其他营销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参加展会宣传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将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营销活动。提高国内企业对会展功能的认识,加强展示能力,对我国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8)以团结求一寸,多元发展。随着中国会展业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对于一些刚刚起步或在会展业挣扎求生的会展公司来说,开发新的项目并不容易。为了生存,不妨考虑和国内外知名展会合作,做展会代理赚取佣金,同时向大公司学习一些好的展会运营经验。做展览代理也需要注意一些常识。比如与国外知名展会合作时,要考虑中国参展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国内企业出国参展后能否起到推广作用;另一方面,国内知名展会在寻找国外展商时,也要考虑这个行业在中国的竞争现状,国外厂商是否急于抢占中国市场,或者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这些是决定该机构成败的关键。
会展经济其实是一个大产业。试想一下:世界各国为举办奥运会、足球锦标赛等体育赛事所付出的努力;其次,有文艺演出或大型音乐会的温馨场景;在各种经济和学术论坛或各种投资促进活动中也有媒体宣传;全国各地都会有各种节日或其他大型公关活动和会议接待。以上其实都属于会展经济的范畴。所以建议一些会展公司不要总是以商业展览为主。只要你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它的经营范围,会展业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纵观国际会展业的整体情况,欧美发达国家在国际会展业的竞争中无疑占据绝对优势,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是分不开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会展经济的概念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所重视。虽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在会展业的绝对市场份额,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吸引了具有前瞻性的会展业,使其成为未来几年国际会展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中国是世界上gdp增速最快、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中国在国际会展业中的地位与中国还远不匹配。所以,笔者坚信中国会展业发展空间巨大,只待人们去发掘,但希望国内会展公司在国外会展巨头的冲击下“与狼共舞”,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挫折中吸取教训。Wto不可怕,竞争更不可怕。可怕的只是一种观望的态度和短浅狭隘的眼光。只有调整心态,摆好架势,着眼大局,从小事做起,wto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中国展览公司的喜事,中国展览公司也将因此与时俱进,在新的国际舞台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