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油气勘探的认识和实践促进了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与油气勘探的发展密切相关,经历了一个探索、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石油地质理论主要从国外引进,根据传统的背斜理论和地表油气显示找油。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石油地质学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与中国勘探发展阶段相对应,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勘探东移的快速发展阶段和80年代以来的丰富完善阶段。

(一)现代石油地质理论和陆相生油观点的引入。

近代中国,随着石油地质勘探的发展,逐渐从国外引进科学的石油地质理论,主要是背斜油气聚集理论和追踪油气苗的勘探方法。

现代石油工业最早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发展很快。石油地质学也是在19世纪末从美国逐渐发展起来的。

1859年,美国人德雷克(E.L .)在宾夕法尼亚州蒂卢斯维尔成功钻出世界上第一口工业油井,井深21.69米,日产油1.817立方米,因此这口井也被命名为德雷克井。

直到19世纪末,国外才把寻找石油和地质学结合起来。这就诞生了石油地质学。德雷克井建成后的第三年,加拿大人亨特(T.S .)研究了安大略油田,指出大部分石油储存在背斜顶部的多孔石灰岩中。与此同时,美国人安德鲁斯(E.B .)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但都没有引起石油行业的重视。

怀特在1883研究了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的油气井后指出,石油聚集与背斜构造密切相关。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选择了三个背斜,并在它们的顶部画出了三个井位。从1884开始,相继获得了油气流量。于是在1885年,怀特发表了论文《天然气的地质学》,提出了背斜理论,并开始受到石油界的关注。到了1915,大部分石油公司都相继成立了地质部门,所以1885被定为石油地质诞生年。

到1919,石油地质学家多尔西·瓦格勒于1915年出版并于1919年修订的《石油地质学》一书,原则上并不限于背斜理论。就勘探方法而言,它包括测绘、井位确定、钻井、石油生产和石油地质野外方法和工具。书中石油的成因可分为三种:无机说、海相有机说、无机-有机复合说。

关于油气成藏的要素,提出了五个方面,即背斜(包括单斜)构造、地层水和挤压、毛细管作用、储层、盖层和底板。石油地质学的主要方面在书中已有所涉及,但由于勘探水平和分析化验技术水平的限制,理解是肤浅的。

中国现代石油地质学的科学原理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的。1932年,著名地质学家谢编辑出版了《石油》一书,可以说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石油地质学著作,非常有价值。这本书以国外书刊理论为主,与我国石油地质学关系不大,但却成为第一本由国外油气地质科学介绍到我国的中文书籍。

在近代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发展中,老一辈地质学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唯海相生油论的氛围下,通过在中国的实地考察,提出了陆相生油的观点。因此,在中国这块印支构造运动后广泛分布陆相沉积的土地上,油气勘探的前景变得乐观。

首先,潘忠祥教授从1931到1934四次赴陕北进行石油地质调查,1935年赴四川进行石油地质调查,获得了系统的实践数据,发表在1941的《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杂志》上。

接着黄、翁等人根据1942年新疆石油地质调查资料,在1943年初编制的《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也提出了陆相生油的观点,指出新疆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古近系都是可能的生油层。文章说:“新疆至少有一部分石油明显来源于纯陆相侏罗系沉积。”

此后出现了谢、李春雨(1944)、(1945)、(1947)、阮维周(1947)、尹赞勋(1948)等人。尹赞勋甚至提出,由于火山爆发,淡水湖中的生命突然死亡,成为玉门石油的来源。这些观点虽然建立在区域地质分析的基础上,但无疑是对我国石油地质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正是由于清楚地认识到陆相地层也能生油,才引导许多地质学家不畏艰难,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开展石油地质调查和钻探,发现了玉门油田,为我国现代油气工业的发展指明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中国对现代石油地质学的贡献是指出了海相生油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陆相沉积也能生油的新观点,这是在海相生油观点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地质认识上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

(2)20世纪50年代现代油气勘探的首次突破,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的初步建立。

新中国诞生后,油气勘探是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技术非常落后、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开始的。指导油气勘探的是背斜理论,选择勘探目标的依据是地表背斜和地表油气苗。

鉴于西北地区山前坳陷和山间盆地背斜构造明显,油气苗众多,老君庙和独山子油田的发现,勘探重点在西部。从1952开始,主力向甘肃西部转移,在酒泉、民和、潮水盆地西部进行石油勘探。同时,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山前坳陷开始了地面地质调查。1954进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

从1950到1954 * *共钻井420口,进尺245000米,平均井深583米,先后发现永平、白杨河、尤氏三个小油田,勘探效果不大。部分原因是储层物性差,如陕北枣园;部分目的层缺失,如潮汐盆地的窖水结构;有些地面背斜构造与地下构造不一致,如川西海棠铺构造。在挫折中,人们开始认识到一个油气藏的形成需要很多条件。找油气田不能简单理解为找地面背斜构造和油气苗,还要研究储层变化、地层分布、构造发育历史以及浅部和深部构造的重合。人们还认识到,在区域结构稳定的地区也可以形成油气田。这些对油气藏形成的新认识,是对油气勘探指导思想的改进。

鉴于以前的认识,这一时期的油气勘探逐渐扩展到盆地腹地和构造平缓的地区,称为“上台地”。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1955年底取得了第一次突破,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川中含油区发现于1958。

截止1959,已发现24个平缓背斜,已钻探10,在川中* *发现7个油田,产油层包括中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储集空间主要有裂缝、水晶洞、溶洞、壳间缝隙等。两高山层是一个既有裂缝又有孔隙的双重介质油藏,油层的分布受裂缝产状的控制。大安寨层不仅是烃源岩,也是良好的贝壳灰岩储层。表明川中油层纵向上是多层的,横向上分布广泛,并不局限于背斜圈闭。

1950年至8月1959年,是我国现代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发展的起步期。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地质理论雏形。

经过10年的油气地质勘探、野外地质调查和油藏地质环境研究,地质学家进一步确立了陆相生油的观点。各勘探盆地先后确定了本区主要烃源岩系及分布范围。

1960左右,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几部这方面的著作,代表了这一阶段石油地质学家对陆相生油认识的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未能与读者见面。《中国陆相沉积生油与勘探论文集》(第一集,1960三月)是一本公开出版的书。该书部分论文从构造条件、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沉积特征等方面论述了石油的生成。有的从陆相沉积、沉积建造与生油的关系探讨陆相沉积的生油条件;有些证明了从岩石特性和动植物化石中生成的陆相石油;有些论文还谈到如何在陆相沉积中寻找石油,等等。

至于生油的地质条件,当时提出内陆盆地的沼泽相、湖泊相(淡水、半咸水)乃至三角洲相都是生油层的沉积环境,一般界定了我国已勘探盆地的主要生油层。关于烃源岩与储层的分布关系,该书认为储层在烃源岩剖面中,或在烃源岩剖面上,或在烃源岩剖面附近。陆相烃源岩是在扩张的沉积盆地、封闭的水体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堆积而成,其视觉标志为类似海相的灰绿色至黑色粘土岩。

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在1959中提出中国陆相生油的地质条件是“内陆湿润坳陷”。地质部也系统地做了大量陆相生油的研究工作,在描述生油层地质条件时特别强调还原环境。

1955首次走出山前坳陷,在背斜构造不明显的单斜带发现了中国最大的地层超覆和地层不整合的克拉玛依油田。后来在玉门鸭儿峡发现了变质风化壳油藏,在川中发现了裂缝油藏,证实了我国油气藏类型多样,勘探领域十分广阔。

水文地质条件对油气藏的形成影响很大,克拉玛依油田在这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系统(《石油地质报告汇编》,1959)。

这一时期,我们开始认识到油气藏的分布不仅受单个构造的控制,还受构造带整体的控制。因此,油气聚集带的概念也就相应地提出来了。例如,准噶尔盆地北部分为三个含油区和七个油气聚集带。克拉玛依-乌尔禾是1油气聚集带。

关于石油勘探的方向,这一时期已经明确提出,必须在有生油岩系的盆地寻找石油。首先要在有生油岩系的全盆地寻找储油构造。

油气评价逐渐摒弃了单个背斜的排队方法,注重对整个盆地或某个含油气区的综合评价。在勘探方法上,我们在川中、川南等地区开展了详细的构造连片调查,在克拉玛依开展了地表地质、钻探、地球物理综合勘探,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快速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

(3)中国油气勘探战略东移和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油气勘探的重心从西部向东部转移的原因:一是油气地质理论水平提高,认识到东部地区有很大的油气潜力;二是勘探手段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地震和深井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在没有地面背斜和油气显示的广阔平原上进行油气勘探成为可能。

关于中国东部的含油性,早在1948 1,翁教授就在美国《石油与天然气》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松辽、华北、江汉、中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以及台湾省西部是有利的含油气区。在1952之后,我国一些地质专家陆续提出在我国东部进行地质勘探。

自1955以来,地质部和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加强了东部地区的石油地质调查工作。195565438+10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召开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决定开展中国东部石油地质调查。同年1至2月,地质部第一次石油调查会也决定在东部进行勘探。

1956年,石油工业部成立华北石油勘探大队,钻成第一口石油参数井——华1,并派出地质队到二连盆地进行石油普查。

1958年,松辽石油勘探局在长春成立,华东石油勘探局在上海成立,为我国石油勘探重心东移做了组织准备。

1.大庆油田勘探开发与中国油气地质理论的逐步建立。

松辽盆地油气地质调查和勘探始于1955。首先,地质部东北地质局进行了两条路线的侦察。通过调查,认为松辽平原是一个沉降区,有较厚的白垩系和第三系沉积,总厚度约4000米..在公主岭西部的松花江畔和黑山嘴子发现了含介形类化石的有油味和荧光显示的暗色泥岩,提出了海相地层的可能性。预测中部平原可能存在储油构造,建议尽快开展地球物理勘探。65438-0956,地质部松辽石油测量大队和第二物探大队在松辽平原进行了重磁测量,初步了解了松辽平原基底起伏情况。

大庆油田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陆相沉积盆地不仅可以生油,而且可以形成富油,形成了超大型的世界著名大油田,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陆相盆地油气潜力的评价,使我国对油气资源的认识更加乐观。

在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实践中,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陆相盆地石油地质学的主要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石油地质学的理论水平和相应的勘探指导思想。

(1)陆相生油取得了很大进展。

陆相生油研究不再局限于过去简单的地质定性分析,而开始应用大量的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建立生油层有机质丰度和沉积环境参数的定量识别,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大庆油田陆相生油研究的带动下,我国各油气区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明确了与海相原油相比,我国大部分陆相生油具有高蜡、低硫、低卟啉含量和低w/(V)/w(Ni)比值的特点。陆相油藏沉积水的盐度大多较低,氯化物含量一般只有海相的65,438+00% ~ 20%,碘含量是海相的20% ~ 50%,溴含量也较低,还原硫、钒、镍、铜、铬等元素的含量普遍低于海相,说明大多数陆相油藏形成于淡水和苦咸水中。能否形成生油层取决于有机质的丰度和沉积环境,而不是取决于古水体的盐度。

陆相油层的形成与沉积过程中水体的氧化还原程度密切相关。提出用铁还原系数(K)来确定还原程度:氧化相K = 0 ~ 0.2,还原相K = 0.2 ~ 0.8,其中弱还原相K = 0.2 ~ 0.3,还原相K = 0.3 ~ 0.55,强还原相K = 0.55 ~ 0.8,硫化氢相K > 0.8。以此为标准,分析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烃源岩的分布特征,指出陆相烃源岩主要沉积在弱还原亚相和还原亚相,海相烃源岩主要沉积在还原亚相、强还原亚相和硫化氢相。

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有机质向石油的转化,有机碳含量是衡量烃源岩质量的标准。中国陆相油藏有机碳含量较高,下限为0.4%,一般值为1% ~ 2%。海相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一般约为1%或更高。陆相源油层的沉积环境是深水覆盖的长期沉降湖盆,未补偿区是形成良好源油层的最佳场所。气候条件不是最重要的,温暖湿润的气候更有利于水体的长期维持和动植物的繁殖生长。

(2)促进了大陆沉积学的发展。

大庆油田发现后,对储层岩性、物性、沉积环境及其分布规律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陆相沉积学的研究和进步。

陆相沉积环境的研究早在50年代末,大庆油田发现之前就开始了。1958年冬,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所在北京举办岩相古地理学习班,各石油管理局的人参加。之后各勘探区借鉴海洋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地层、岩性、古生物等资料,进行岩性划分和岩相古地理恢复研究。石油工业部石油研究院在1959成立了岩相古地理研究队。从1959到1960,团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T3y)和延安组(J1y)、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松辽盆地松花江组和四川盆地侏罗系。由于资料缺乏,研究单元大,方法少,较少体现陆相沉积的特征。但对了解盆地的发展历史和沉积特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60,11年6月,石油科学研究院召开“全国油气田分布及岩相古地理会议”,交流各油气区经验。湖泊相细分为滨湖相、浅湖相、半深湖相和深湖亚相。并提出深湖亚相有利于生油,陆相沉积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地层剖面上储盖组合丰富。认为烃源岩和盖层位于细粒段,储层位于粗粒段,形成了生储盖组合。

(3)进一步认识陆相油气藏的形成特征。

大庆油田发现后,总结提出了烃源岩(储层)、储层(储层)、盖层(储层)、运移(迁移)、封闭(封闭)和保存(保存)六大油气藏形成条件,进一步认识了中国陆相盆地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①由于陆相沉积岩性岩相变化大,油气运移距离短,油气藏分布严格受生油凹陷控制;(2)二级构造带控制油气聚集;③斜坡区常形成非背斜油气藏;④盆地中部往往发育平缓的长垣,油气最丰富,如大庆长垣。因此,在勘探中形成了“找凹探边”的指导思想,针对二级构造带。所谓凹陷确定,就是先确定生油凹陷,然后以二级构造带为目标,在生油凹陷周围的有利储集相带进行整体勘探。该勘探方法在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初期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实际效果。

2.渤海湾大油气区的勘探进展促进了油气成藏理论的完善和提高。

渤海湾油气区的发现和开发是一个认识伸展裂陷盆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特征的过程,也是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跨越式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的过程。

从1964年到1977年的10年间,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包括陆相沉积学、陆相油藏评价、陆相储集岩特征、陆相流体性质和陆相油气田分布规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最明显的进步是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的出现。

(1)油气成藏条件认识的发展

如前所述,大庆油田发现初期,对油气藏的形成提出了源(油气层)、储(储层)、盖(层)、圈(封闭)、运移(迁移)、保存(保存)六大因素。渤海湾盆地经过大规模油气勘探和深入研究,认识不断深化,油气藏形成条件得到补充和发展。首先,认为烃源岩是基础,储盖两个条件不应该单独分析,而应该联系在一起,从两者结合的角度分析它们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另外,要结合烃源岩和运移条件来分析油气源的情况。因此,实际上,油气藏形成的最基本要素是油气源、储层盖层组合和圈闭。

以上三个条件都不是油气藏形成的充分条件。在许多地区,这三个条件都存在,但有些圈闭成了油气藏,有些含油气很少,有些甚至成了“空”圈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深入研究,认为油气成藏三要素不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而是独立变化的。只有三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最佳的配置和组合,才能形成油气藏。尤其是对油气运移和圈闭形成的时间和空间的分配更为重要,即在时间上先于或与生烃同时形成的圈闭。另一方面,在空间上,靠近油气源,或距离较远,但有通道沟通的圈闭,最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如济阳坳陷胜坨地区就是一个同沉积逆牵引背斜构造,发育于沙河街组第三期(E2-3 s3),沉积于油气运移开始的东营组中晚期(E3 d1-2)。空间上,该背斜带靠近东营生油凹陷的陡边,有多条断层与沙三段沟通,导致沙二段(E2-3 s2)形成高度富集的油气藏。黄骅坳陷孔店凸起不仅远离歧口生油凹陷,而且覆盖该凸起的馆陶组背斜形成较晚,但仍早于油气主要生成和运移期明化镇期(N1-2 m)。在空间上,圈闭和油源区之间存在不整合和断层,因此也形成了油气藏。

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是三大成藏因素的时空配置和组合。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研究了渤海湾盆地油气生成、运移和圈闭形成的时空关系,使后续的石油勘探工作更有针对性,效果明显提高。

(2)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的出现。

对以伸展断陷为特征的渤海湾盆地油气聚集与分布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背斜油气藏模式阶段:勘探初期,认为油气聚集在华北平原的背斜部位,就像松辽平原一样。于是用简单的背斜油气藏模型指导勘探,用大调剖等间距布置探井,勘探油气范围,但很多井遇到了意外情况。比如在济阳坳陷勘探中,发现构造高部位的探井是水层,低部位的探井却看到油层;在一口井中,油层上面有水层,水层下面有油层;同一油藏不同井的流体性质、产能、产量、油气比发生较大变化,部分井被掏空。再如,辽河坳陷应用大庆油田油气分布模式,在整体勘探黄金带热河台二级构造带部署井,导致位于两翼和鞍部的第一批探井失败。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只有在构造高点才有石油,认为只有钻井才能确定含油面积。于是就出现了“打油层向外扩张,打水层向内收缩”的完全被动和“不可知”的局面

第二阶段——小断块勘探:经过初步勘探实践,已认识到渤海湾盆地断层多、断层活动时间长、构造断裂和断块控制油气分布。鉴于断块油田的特殊性,一些勘探人员曾认为,必须搞清楚每个断块的油层分布,才能进行油田开发。这种做法一度使勘探工作陷入复杂的小断块,导致探井密度越来越大,钻井越来越多,难以跟上勘探的步伐,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勘探没有重大发现。比如一个凹陷勘探前期,勘探了两个构造带,勘探了两年,仍然没有超过3 ~ 4km2的范围。

第三阶段——复式油气聚集带观点的确立阶段:渤海湾盆地在古近纪沉积时有47个凹陷。多数凹陷是一个独立的沉积体系,周围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水系注入湖盆,形成平面上生成、剖面上叠置的各种砂体和烃源岩的组合。而且由于湖盆中心的不断迁移,烃源岩和储集岩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匹配。这与我国一些大型湖盆如松辽盆地形成的统一沉积盆地不同,也复杂得多。此外,在沉积期间和沉积之后,盆地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断裂活动,使烃源层和储层被一系列不同方向的断裂切割、错动,或错落有致,或呈阶梯状,或镶嵌在群楼中。每个油田都由许多含油层系、许多类型的油藏和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含油断块组成。每个断块的每个含油层段都是一个独立的油水系统。事实上,一个油田是由数百个油藏组成的。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反复实践和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逐渐总结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在中国东部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勘探开发的有效性。

断陷盆地既有复杂的一面,也有简单的一面,既有区别又有统一。所谓统一,就是一条断裂构造带一般具有相对统一的形成历史、主要目的层和主要生储盖组合、主要油气成藏期。油气的分布受构造带控制,构造带构成了一个成藏地质体内多层系、多类型油气藏组合的基本面貌。所谓不同,就是一个断层构造带被许多断层切割,每个断块内油气水自成体系。各断块在含油层系、含油层段、油水界面、油气水层组合、流体性质、压力系统、驱动类型、能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勘探中要从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体,以油气藏聚集带为基础统筹安排,控制和探明含油规模。另一方面,开发要以断块为基础,区别对待,争取稀井高产,早补能,及时注水。

(3)滚动勘探开发方式应运而生。

如前所述,在复杂的油气聚集带内存在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油气藏,不可能通过一次勘探就完全了解。因此,勘探和开发应该是交叉的,产生了滚动勘探和开发的具体实践,显著提高了勘探和开发的有效性。这是中国石油勘探专家、油藏工程师和油田开发专家基于对断陷盆地储层特征和油气水分布复杂性的深刻认识而描述和总结的有效方法,是对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实践的重要贡献。

(D)1979以后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阶段。

为了加深对中国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的认识,更有效地寻找油气储量,原石油工业部组织加强了65438-0979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一是完善和建立研究机构,充实和加强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并先后在全国各地区各油田管理局(公司)建立和完善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二是科研工作的协调和计划管理得到加强,先进的分析和实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三是强调基础学科的研究,如构造、沉积相、烃源岩、储层、煤成气和天然气地质、资源评价和油气藏分布规律等。经过几轮按专业、按地区、按国家专业的系统总结,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

1981开展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研究,促进了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在统一的研究大纲和计划安排下,工作进行了5年,1986年完成了构造、沉积、生油、煤成气、油气聚集与分布、资源评价等专题研究和全国143盆地资源评价。预测了全国油气资源。本次资源评价工作重视基础研究,从专题研究入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研究工作,先后总结发表了中国油气区构造、沉积相、陆相生油、煤成气、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油气聚集与分布规律等6篇专题研究论文。

《中国石油地质》1985-1995,包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石油管理局、勘探局(公司)研究所,对各油气区的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作了统一概述,包括地层、沉积相、构造、烃源岩、油藏、油田水文地质、天然气地质、原油性质、油气运移、油气藏分布规律、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等。,得到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使我国油气地质学的理论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从1992开始的第二次全国资源评价,促进了对我国油气地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随着油气勘探的发展,许多油气地质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和研究。因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65438年4月至1994年底,按照统一要求,组织国内24个相关单位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研究工作。地质评价主要包括盆地评价和带圈闭评价。盆地评价研究采用了先进的盆地模拟技术。在对盆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然后编制软件,利用计算机定量模拟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中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从而指出盆地的有利勘探区带。带圈闭评价研究采用地质风险的方法,主要开展带圈闭含油气性的基础地质研究,指出成藏条件和相关带圈闭的对比研究。

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资源评价研究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方法,统一了规范和标准,加深了认识,可信度显著提高。多层圈闭评价的研究直接为勘探领域提供了勘探目标。特别是撰写了油气藏形成条件和规律、陆相生油理论、低熟油和新领域的一些新勘探成果和理论等专著,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地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