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彩陶的突出特点

甘肃彩陶艺术历史悠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母亲河。

黄河文明是伟大的古代文明之一。黄河文明是在整个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按上、中、下游分为三个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文化区。

分布在黄河上游甘肃、青海一带的新石器文化,以精美华丽的彩陶为特征。

在著名的河流中,黄河是以颜色命名的。星海中的星泉汇聚成小溪和河流。在古代,人们只称黄河为河。汹涌的黄河穿过青藏高原的无数峡谷,直下黄土高原西端的兰州盆地,沿黄土高原西缘北上,东北转向内蒙古,再急转南下,冲过黄土高原,泥沙奔流而下,河水发黄摇曳,故名黄河。黄河的颜色是黄土高原给的。

在黄土高原南麓的山前地区,形成了长达700公里的东西向河流冲积区,土地肥沃,适宜农耕,成为古代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渭河是黄河最长的支流,位于黄土高原西南麓,横跨陇东和关中平原。渭河经常被山洪淹没,在渭河南岸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土壤,不仅为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提供了纯净细腻的优质粘土。在这片充满朝气和灵气的黄色净土上,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彩陶。

1979年,在甘肃省台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比仰韶文化半坡型更早的含有彩陶的文物,称为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的彩陶是用泥片分层沉积而成,陶器是红陶加细沙。温度不高,质地酥脆,陶器比较原始。彩陶的图案很简单。在圆底碗或三足碗的口沿外画一圈红色宽带纹,在口沿内也画一圈红色窄带纹。这种简单的红色宽带图案,就像傅的画一样,划破了无知和混乱的黑暗。

大地湾文化中的一些彩陶碗上绘有红色的独特符号,如‖、×、○、●、𕚠、┆ ┊、╮、╮.参考系符号出现在大地湾文化的彩陶上,并在半坡型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继续发展,为研究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大地湾一期遗址碳测年为8170年至7370年前(修正)。因此,大地湾文化的彩陶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彩陶。8000年前两河流域的哈苏纳文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古文化。大地湾文化与哈苏纳文化同龄,也是世界上最早有彩陶的古文化之一。

半坡型,继大地湾文化之后,进入彩陶快速发展时期。半坡型距今约6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和关中地区。经过长期的陶器生产实践,陶器加工、陶器成型、颜料开发、绘画等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彩陶多为纯细泥红陶。大中型陶器主要由泥条和泥板制成。除了栗色,黑色也用于绘画。画坯制陶画长线时,用转速较快的陶轮。这些都为半坡画家画出内涵丰富的彩陶图案提供了技术条件。

甘肃半坡型彩陶图案主要有鱼纹和各种鱼类、水生动物。这些图案贯穿了半坡型的发展,表现出从写实的自然图案到示意性的几何图案的一系列过程。半坡氏族人对鱼族图案情有独钟,应该与原始汁社的图腾崇拜有关。半坡彩陶上的各种鱼图案,是半坡氏族鱼图腾的图集。

距今约5500年前,以陕西、河南、山西毗邻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型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西达甘肃中部。庙底沟时期的甘肃彩陶已逐渐表现出地域特色,变体鱼纹成为主要彩陶纹样。在秦安县大地湾的一处早期庙底沟式房屋地基中,一对直径为51 cm的变异鱼纹彩陶盆被种植在山间。器皿形状规整,陶器侧壁厚薄均匀,描绘鱼身的线条长达一尺多,显示出极高的绘画技巧。这对变体鱼纹彩陶壶是早期彩陶壶的代表作。

秦安大地湾还出土了一件早期庙底沟型头状口彩陶瓶。一个圆形雕刻人的头部在口部覆盖着整齐的短发,双耳有小穿孔,用来系饰物。眼睛和嘴巴被雕成空洞,瓶身顶部只开了一个小口。因此,这种带有头状口的彩陶瓶不是日常实用器皿,而可能是用于原始宗教祭祀的物件。人的头部五官端正,能准确把握得体的转折关系,堪称原始社会雕塑的杰作。

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彩陶开始衰落。位于甘肃省渭河上游,西汉水、白龙江流域,继庙底沟型之后出现了石岭峡型,彩陶艺术进一步发展。

石岭峡下彩陶的图案中,变异的鱼图案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两栖动物图案。最常见的图案是鲵鱼图案及其变体图案,大多数人以单独图案的形式装饰彩陶瓶的腹部。鲵鱼俗称娃娃鱼,古称鳙鱼。这种具有一些与人类相似特征的动物很容易被氏族人奉为圣物,因此鲵鱼图案逐渐被神化。早期鲵鱼的花纹更逼真。甘谷县西平出土的庙底沟晚期鲵鱼纹彩陶瓶表明,鲵鱼的头部看起来像人的脸,像胡须的花纹是用直线画出来的。只画了一对上肢,四肢四指,等于鲵鱼上肢四指。条形体上也有网纹,彩陶上的鱼纹常以网纹表示鳞片。因此,这种个性化的鲵鱼图案有着特殊的含义,有专家认为它是伏的雏形。

巫山县富家门出土的彩陶瓶上的巨鱼图案被进一步神化,四肢增加到八条,身体概括为月牙形。

石岭下型晚期彩陶上的巨鱼纹逐渐抽象化。头和爪消失,只剩下一对月牙形的身体,呈对称排列。最后鲵鱼图案浓缩成会徽图案。

石岭下彩陶中有许多几何图案,由均匀的弧形条纹构成,丰富了图案的构图风格。石岭下彩陶的艺术特色在马家窑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迎来了彩陶艺术的繁荣时期。

甘肃中南部是马家窑文化的中心区域,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交汇点。中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在此交汇,马家窑文化多彩精美的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两大水系文化碰撞的火花。

马家窑文化可分为三种类型:马家窑型、中级型和马厂型。在马家窑类型的遗址上进行了一系列碳年代测定,年代从5230年前到4850年前。马家窑的主要类型继承了黄河流域的庙底沟型和石岭下型,其彩陶造型以盆、碗等食具为主。但马家窑彩陶壶、碗、碗的装饰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内部色彩图案,图案由简单到复杂。在马家窑早期,主题图案往往装饰在壶、碗底部的圆圈中。晚期彩陶盆,碗中的圆底与腹部周围的花纹融为一体,形成统一而多样的图案。

作为盛水器皿的花瓶,是走马家窑彩陶的主要造型之一。它是由庙底沟型,经过石岭峡型发展而来,为便于稳固摆放,演变成平底花瓶。因为需要增加装水的容量,所以瓶身变宽了。倒水时为了集中水流,颈部变得又短又直,从瓶子变成了壶。早期马家窑式彩陶瓶腹部呈圆柱形或椭圆形,因其形状较长,腹部常饰以水平多层花纹带。马家窑晚期类型的彩陶瓶罐,腹部宽大,上腹部和下腹部转折明显,所以按颈部、上腹部和下腹部排列不同的花纹。显眼的上腹部装饰主题图案,内收的下腹部装饰次要图案,颈部只装饰附属图案。随着彩陶器皿形状的变化,图案布局也随之变化。

马家窑彩陶也受到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在湖北省宜昌市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带穿孔环座的红陶三合杯,与甘肃白龙江流域马家窑、舟曲、武都出土的彩陶三合杯或带穿孔环座的双合杯基本相同。大溪文化的彩陶造型以圈足为特征。在马家窑彩陶中,有少量的圈足豆和圈足壶。这些彩陶形制以前在黄河流域没有发现,其起源应追溯到大溪文化。大溪文化的彩陶主要由两个连续的螺旋纹组成,马家窑类型的早期彩陶也有类似的螺旋纹。在马家窑时期,螺旋纹成为彩陶的主要图案之一。有的用大螺旋图案填饱肚子,像一个不停旋转的大涡轮。有的以方形连续螺旋图案的形式装饰在瓶肚上,就像一个被水覆盖的漩涡。在彩陶壶的上腹上,装饰有两条连续的螺旋纹,圆形螺旋中心填充有十字纹、网纹等图案。在彩陶壶、碗中,装饰不同图案的螺旋纹,四个螺旋心组成的螺旋纹适用于圆形器皿;一些以血管底部中心为旋转中心的螺旋线,与腹部内壁上两条连续的螺旋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复杂的螺旋线。

马家窑彩陶的旋纹多采用点定位的方法。它可以围绕定位点从四面八方延伸图案,从而最自由地占据图案的空间,突破了死板的盒子和对称的图案格式。这是一种空灵而富有想象力的图案定位方法。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进入了精致的艺术境界,彩陶的造型之典雅、花纹之精美、图案之多变、技法之精良,都是前所未有的。像一条从峡谷中流出的河流,有着飞扬的气势,充满了澎湃的激情。

半山区型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区遗址,故名。中级可分为早、中、晚期。半山区早期彩陶与马家窑晚期彩陶关系密切。兰州出土的彩陶特别精美。兰州位于黄土高原的西缘,也是世界上黄土最深的地方。粘土纯净而细腻。黄河穿城而过,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布满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兰州花寨子等半山区遗址的山土彩陶,堪称半山区早期彩陶的代表作品。葫芦形网纹彩陶壶是半山区早期彩陶的典型器物。束腰的葫芦形网纹壶直下壶腹,像并排的屏风。

壶、罐是半山中期彩陶的主要造型。为了增加储物能力,器皿都是膨胀饱满的,近乎球形。底部比较小,底部直径一般从l 2 cm到14 cm,和人的头部直径差不多。所以在处理这类锅罐的时候,可能会放在头顶。

彩陶壶罐圆腹上装饰的花纹多为连续花纹,以腹部最宽处为分界线,主要花卉装饰在上腹部。从不同的角度看,平视和俯视,可以形成一个完美的画面。

中级彩陶图案追求丰富精致的艺术风格。各种图案往往是由黑色锯齿带和红色带的复合图案组成。在半山区的彩陶图案中,几何图案占了大多数,因为半山区之前的一些具象图案,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了抽象的几何图案。其中螺旋纹的数量最多,在半山中部的彩陶纹中,螺旋纹几乎占了一半。在彩陶壶罐的下腹部两侧,以一对左右对称的圆为旋转中心,用曲线将旋转中心连接成两条连续的螺线,并沿螺线上下两侧并列多组螺线,进一步增强了旋转感,气势恢宏。

到了晚期的半山彩陶壶罐,螺旋中心逐渐增大,螺旋中心还饰有网纹、十字圆点、圆轮纹等图案。一些连接自旋中心的自旋线变成了图案带。半山部落的人们生活在湍急的河边,湍急的河水凝固成彩陶的螺旋形图案,这是对湍急河水的高度概括。

从中级类型晚期的四圈螺旋型到马厂类型的四圈螺旋型,只有连接四圈的螺旋线断裂,说明马厂类型是中级类型的延续和发展。四个环纹已成为马厂式彩陶壶上的代表图案。圆圈中最常见的图案是网纹和格纹,圆圈中填充的图案色彩丰富多样,形成了一个圆形图案的大型展览。

在马厂式彩陶壶的圈纹中,有少数肢体关节或肢体爪纹,通过这些脚神人纹的解体来解读。彩陶上的神人纹始于半山型,止于马厂型晚期,贯穿半山型和马厂型,发展了五六百年。神人纹身曾被称为青蛙纹身,只是根据神人纹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状而命名。神人纹身的萌芽期是在半山区的早中期。这一时期的神人文身多为全身,接近人的真实形象,但以圆圈表示,没有画出具体的五官。神人格局的成熟是在中晚期,神人格局的格局变得复杂,产生了组合式的神人格局。还有一种神人纹身的变体样式,只露出神人的上半身,省略了下肢。

马厂式早中期,神人纹处于变体期,出现了各种变体,成为马厂式的主要彩陶图案。他们有的省略了头部,有的甚至省略了身体,只留下四肢和爪子腐烂的指印;有的简化成两肢一爪;有的变成螺旋肢爪纹。

到了马厂式末期,神人格局进入衰落期。连续的肢体爪线增多,最后简化为三角形折线,关节处只剩下爪子和手指。有的变成十字形或万字图案,四端有爪子和手指。这些变体的肢爪图案已经成为一种会徽图案。

随着各种经济的发展,马厂彩陶的造型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新颖独特的造型。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比如有些马厂式彩陶的造型就变得笔直,图案以直线为主。如管状彩陶杯的腹壁比较直,杆腹上往往有几十条到几百条竖线和横线,形成回字形网纹,绘制细致工整。

4000多年前,黄河上游就开始了更早的驯马。同时,北方草原文化迅速向南方传播,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马厂式受到游牧经济的冲击,很快衰落。随着彩陶的发展,变得简单而广泛,甘肃彩陶逐渐由盛转衰。

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东北部和宁夏南部,地处北方草原文化和黄河上游农业文化的交界处,所以齐家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和复杂。齐家文化的制陶技术受东方龙山文化的影响,特点是陶器精致,造型精美,彩陶很少,但以素陶为主。

甘肃中部的洮河流域是齐家文化的中心,该地区的齐家文化彩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中,发现齐家文化的齐家坪出土的彩陶具有代表性。彩陶最有特色的造型是肩耳圆底的沙罐,顶部常绘有红色嵌套的三角形图案,可能是模仿草篮的纹理图案。两人用宽耳高领彩陶缸也是齐家文化的特色彩陶造型,并饰以红三角双线或钢线。

齐家文化产生了各种中小型青铜器,其中青铜器数量众多,这意味着制铜工艺将取代制陶工艺,青铜器之山现在已经成为彩陶衰落的重要因素。

甘肃发现了一些彩陶古文化,如分布在秦长城的菜园文化和积石山至榆中黄河沿岸的加贺文化。他们的彩陶各有特色,但彩陶的装饰图案比较简单。

分布在河西走廊中段和两段的四巴文化,是早期以彩陶为主的青铜文化。玉门烧火沟、民乐东灰山、四坝文化遗址的碳测年为3890年至3580年(经年轮校正)。四巴文化的彩陶造型小巧,有四耳的壶、釜,便于携带。只有各种类型的单声道装置,大部分是饮水装置。彩陶上有狗和鹿等动物图案。还有将动物造型与彩绘图案相结合的彩陶,如羊头形柄方杯、鹰形壶、三足狗盖方鼎等。四巴文化彩陶的这些特点,透露出山区浓厚的畜牧生活气息。

人形彩陶是四巴文化的独特风格。幽默的面部表情、鼓鼓的腹部、上翘的皮靴的生动刻画,表现了四巴人天真俏皮的幽默。

在甘肃含有彩陶的青铜文物中,新店文化延续时间较长,分为单家头、鞠家川和张家嘴。其年代大约相当于西周。河湟地区是新店文化的中心地区。先秦时期,这里是羌人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

新店文化的彩陶主要是混砂陶器。彩陶图案具有简单、稀疏的特点。在彩陶纹样中,由宽带纹组成的双钩曲纹最为常见。该会徽图案可以是由一对狗图案组成的变体图案。狗纹也以单独图案的形式出现,说明狗纹在新店文化彩陶图案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店文化彩陶的动物图案有长颈短尾的水鸟、爬上来的蜥蜴、大角细腰的鹿等。狗头的裸体图案特别奇怪,体现了对狗神的崇拜。闪耀的日月图案也是新店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彩陶图案。这些新店文化特色鲜明的彩陶图案,散发着草原生活的气息。

沙井文化是甘肃最新的彩陶古文化。沙井文化的一系列碳测年是3095年到2630年前(用树轮校正),相当于西周到春秋中期。沙井文化彩陶的主要形制为带砂的圆底壶和单耳圆柱壶,游牧生活中用于烹饪和盛乳剂。彩陶图案以红色绘成,特点是平行细长的倒三角纹,还有席纹、三角网状纹、菱形格子纹等几何图案。这些图案是编织图案,模仿的是稻草编织者的图案。充满游牧风格的沙井文化彩陶,终结了甘肃的彩陶。

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是北方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彩陶随着农业聚落生活的发展而兴起。甘肃也是彩陶衰落很晚的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最早南下的地区之一,彩陶被游牧漂浮的生活所退化。甘肃彩陶历史悠久,不断发展,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经历了产生、兴起、繁荣、衰落的发展阶段,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

甘肃彩陶是黄河远占文化的一朵奇葩。并且以种类多、造型丰富、花纹绚丽、图案精美而著称。它已成为古代彩陶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序中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