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网瘾综合症?。下面是我推荐给你的关于网络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论文。希望你喜欢!

网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视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规模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学习和娱乐。据统计,青少年在网民中所占比例最大,青少年使用网络主要是玩网络游戏或观看网络视频。长时间观看网络视频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网络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视频;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在其中产生并逐渐扩大。青少年是网络视频的主要用户,受网络视频影响最大。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是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了网络视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网络视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1.1的正面影响

1.1.1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活动的复杂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课本上的知识满足不了青少年的求知欲,互联网为青少年创造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可以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互联网具有快速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它可以为青少年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节省大量查找信息的时间。互联网涵盖的知识范围很广,任何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而且互联网的知识比较丰富,并不是单调的文字展示,而是通过在线视频展示所需的知识。当网络视频展示知识时,文字和图片的结合吸引了青少年的注意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1.1.2网络视频也丰富了青少年的情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社会。比如青少年想了解一些社会新闻时,文字还原信息无法唤起青少年的责任感。当视频中出现真实场景时,青少年可以有直观的情感感受。网络视频还可以帮助青少年更直接地了解社会现状,也可以让青少年更加了解社会的现实。

1.1.3青少年对情绪比较敏感。当他们有压力或者有不好的情绪无处发泄的时候,看网络视频也是一种发泄。网上有很多有趣搞笑的在线视频。青少年心情不好的时候,点一个搞笑的视频可以缓解压力。青少年在观看网络视频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放松,暂时忘记烦恼和压力。

1.1.4网上也有很多励志的视频。青少年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也增强了自己的积极情绪。比如国庆期间的阅兵,我们可以在视频中看到我国先进的武器装备。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可以激发年轻人的爱国热情。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青少年不能去现场救灾,但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了解现场情况。观看视频时,他们感同身受,同情心泛滥。

1.2负面影响

1.2.1青少年不成熟,容易受网络影响。网络是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的虚拟空间。在网络上,人们有自由的权利,人们通过隐藏真实身份进行交流。带着心情发布一些信息或者制作一些不道德的视频,网络的广泛性不仅包括知识面的广泛性,还包括对传播内容的防范。当网络中出现一些色情、暴力的视频时,会对青少年产生严重的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过多的网络暴力视频会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青少年在观看暴力视频后,会觉得暴力的事情很正常,甚至会模仿视频的内容,对其他人实施同样的暴力行为,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1.2.2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青少年会长期沉浸在网络视频中,缺乏与他人的交流,逐渐与社会脱节,导致青少年心理封闭,交往能力减弱,对生活缺乏激情,对家庭更加冷漠。长时间沉浸在网络视频中,也会让青少年的性格逐渐变得迟钝、孤僻甚至自私,所以。

1.2.3非法网站对青少年性心理影响恶劣。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威胁。青少年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时期,对性的认识是模糊的。网络上一些充满暴力和色情的视频经常吸引青少年浏览。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错误认识,性心理障碍,甚至犯罪。

2如何克服网络视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

2.1通过教育手段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轻松民主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和谐融洽的家庭里,孩子的性格自然是活泼开朗的。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更多的方法去解决,避免了过于依赖网络视频寻求精神寄托的可能。第二,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为孩子排忧解难。第三,引导孩子用正确积极的方式思考。家长要用正确科学的方式对待孩子,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总能得到关心和帮助,这也可以避免青少年在迷茫时被动逃避。第四,适当监管他们的上网时间和内容。毕竟,青少年是不成熟和不理性的。所以家长平时要关心他们,注意他们平时看的网络视频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就要用合适的方法说服他们,不要让青少年过分沉迷网络。

2.2通过社会干预,保证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成长。

2.2.1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大多停留在学校层面,良莠不齐。很多网站都是名义上的,没有真正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只有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关心青少年上网环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才能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2.2.2采用先进技术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网络安全?纯洁?。首先要加强对网络内容的过滤。用先进的手段真正清理所有涉嫌黄、赌、毒的内容,加大对所有网民的监管力度,尤其是网吧等公共场所,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直接屏蔽或删除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第二,建立一个广泛的认证系统,使网络行为者的身份可以搜索。改进网络服务器,使其具有记录访问者的地址、访问时间和操作行为的功能。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快速解决和处理。

结束语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视频对于青少年来说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以学习为目的观看网络视频,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热情,丰富知识内涵,促进心理健康。但网络视频中也存在一些血腥、暴力等不良视频。青少年观看不良视频后,会影响心理健康,使其精神畸形,危害社会。因此,网络视频的积极部分应该发挥作用,帮助青少年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视频的管理,保证网络视频的积极健康。

参考

[1]宋岳,霍小红。浅析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J].南方日报,2010(6)。

[2]郭嘉树,王新。大学生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1)。

[3]刘晶晶,李斌,李培清。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

互联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二)

网络情境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

关键词:网络情况;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正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学习和生活。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发布的《2013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中国传统互联网用户有5.64亿,占总人口的42%。早在2012年第二季度,cmnet用户数就超过了桌面互联网用户数,业内人士估计到2013年底,cmnet用户数将首次超过互联网用户数。统计显示,学历越高,互联网普及率越高。大专以上学历网民渗透率达到91.5%[1]。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开始在学校生活中随时随地使用移动互联网,许多学生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这使得高职院校在管理上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分析网络情境下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探讨网络对其心理的影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情况

网络情况包括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前者是国际信息互联网;后者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是传统互联网的补充和延伸。从技术上看,网络具有全球化、数字化、去中心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从社会性来看,网络具有资源丰富、信息互动、空间虚拟、言行匿名、价值观多元化等特点。

二,网络形势的新特点

人们发现,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模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深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大多数人在某些情境下会表现出与自身性格大相径庭的行为。学者JohnSuler的想法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有区别的,需要考虑这其中体现的数字世界的延伸。正是数字世界的特殊性造成了高职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

(一)感知体验有限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得到全方位的融合感性体验,但在网络体现中,感性体验会因为无法营造真实的体验氛围而受到限制。虽然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大的联想空间,但也会出现认知偏差和主观臆断。

(二)身份的虚无和匿名

因为网络本来就是虚拟的,个体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所以很多后续的感性元素也是建立在这里。个人身份往往隐藏在网络的另一端。当身份的隐蔽性被实现后,个体往往会突破身份的束缚而宣泄自己的情感,或者通过这种匿名性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完全展现给大众。

(3)身份和地位的平等

高职生生活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中。几乎每个人都有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习惯了上网,也喜欢这种可以自由平等表达心声的环境。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就是这样?网络民主?。在现实世界中,普通学生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并不多,但网络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平台。几乎每个学校在著名的社交网络平台上都有自己的社区,比如百度贴吧,经常能听到很多来自学生内心的声音。

社交网络的新变化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可以选择在现实世界中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重建新的自我身份和个人社交网络,因为网络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约束。这种?身体缺失?型的交流和互动,冲击着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面对网络社会化的利与弊,规范和净化网络社会环境,同时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社会化理念,既能充分发挥网络社会化的信息共享功能,又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高职学生的网络心理特征

所谓网络心理,就是人在虚拟的网络情境中的心理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人的人格特征。在网络情境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同于普通青少年。通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既表现出批判性心理的特征,又表现出创造性心理的特征。

高职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独立和批判。他们不想完全接受别人的观点,而是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自己探索新事物的心理。而且自尊心很强,喜欢通过逻辑表达来阐述自己的想法,但往往会因为情绪冲动导致语言的暴力倾向,在网上表达的过程中容易带来很多负面情绪。但总的来说,网络也给高职生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积累知识,促进思维,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自己的经验体系。

(B)在获取和加工信息时,具有求新和从众的特点。

正是因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才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现象,比如少数学生散布谣言、病毒,这本身就已经是违法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高职学生对网络信息知识的获取和整理上,也有一种主观臆断和妥协倾向,趋于流行。比如有同学在网站上发布谣言,很多同学附和。还会有高职生网络群体的从众和好奇。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和良性的规范,在后续的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因此,要抓住分析的关键要素,在效果最大化的前提下,充分保证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三)色情信息对性心理的影响

由于网络信息具有跨界差异(受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这种超越时空的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然而,在承认其对人类发展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体现在网络信息精华与糟粕的交融。在信息发布、传播和交流中也会有大量的性暴力和几段思想。一项调查显示,互联网上的非智力信息中有47%的色情信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处于青春期,性意识越来越强,学校不提供正常的信息渠道。因此,他们往往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如果他们抵制不良信息的意志力很差,就会导致不好的后续影响。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无意中接触到色情网络信息,更有甚者导致性犯罪。

第四,网络对高职学生心理的影响

(一)网络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高职学生的信息获取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会使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

进入高职院校后,除了少数人能在社交场合或专业学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外,更多的学生高中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平时表现很一般,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也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心理上,体会不到成就感。与上面的现实生活相对应,他们在网络情境中发现了一些奇妙的东西,可以缓解现实中的压力和烦恼,同时也充分满足了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痕迹的成就感。比如他们可以在通过游戏的过程中同时带来所谓的快乐。巅峰体验?自己创造?才华横溢?。但网游状态下的极致成就感带来的快感并不持久。现实的无奈会恶性循环发展。最后,这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学习的兴趣和现实目标的获得。这将严重影响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无论从社会、学校、家庭的角度,都是不利的。

(二)社交网络的便利性和隐蔽性,使高职学生需要满足人际交往的需求,而忽视了现实中的真实交往。

高职学生正经历着从青少年到成人的转变。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注,但有时也会被人际交往的方式所迷惑,表现为社会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学生群体心理的纯真性。在学校生活中,很多同学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做。正是在这种交往过程中,部分学生逐渐倾向于消极的交往情绪和消极的交往状态,甚至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包括社交恐惧、多疑封闭、回避害羞等。当他们使用互联网时,他们会感受到社交网络的魔力。看起来现实中没什么问题,而且各有各的独特优势。他们不再以貌取人,没有等级之分,可以更加坦诚的交流,没有任何顾虑。你认识的朋友圈子也更加广泛,没有地域限制。是一种完全投缘的行为,所以它的出现带来了很多诱惑,充分满足了很多学生的现实心理和社交需求,不可否认的带来了交往中的快乐和相应的成就感。但同时也会出现很多现实问题,不断恶化现实的社会互动。渐渐的出现了迷恋网络,回避现实的情况。可能正是因为网络媒体的存在,在获得不同寻常的社会快乐的过程中,现实中的社会状况会恶化,进而产生孤独的感觉。

(三)网络情境对高职学生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自我意识,在网络情境中是可以被塑造和强化的,尤其是在他们的学校生活中,他们非常注重自我意识,渴望被尊重。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个展现全新生活理念的媒介,某种程度上是他们学生生活网络的延伸,也可以实现很多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因此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关注度,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自由的意义。在网络对高职学生人格的影响中,有利的一面是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好地锻炼自己,帮助他们形成人格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消极方面也非常明显:网络情境中身份的虚无性和匿名性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在行为上表现出没有自我约束能力,进而产生过犹不及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人格障碍,表现为双重人格和多重人格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对于社会和个人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它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高职生对网络的过度沉迷和依赖所引发的一系列心理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困扰着教育工作者。引导高职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对促进他们的身心成长和实现高职院校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1】陈松英。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5

[2]金伯利·S·杨。网虫综合症-成瘾症状和康复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3]范福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