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论证
众所周知,在每一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数学和物理竞赛中,中国派出的运动员总是不负众望——包揽了所有的金牌和银牌,但在诺贝尔奖上,中国总是无缘。按理说,这些获得奥运奖的中国运动员也应该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我觉得这和中国的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在中国大部分学校,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忽视探索未知的培养。这让中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变成了幻想。很多老师也想教给学生新颖、开放、灵活的知识,但看到考试的“紧箍咒”,又不敢“跨出雷池”,回到“正轨”。很多同学被考试的指挥棒搞糊涂了,不知所措。这就是扼杀了大部分学生敢于质疑和创新精神的畸形教学。
但是,美国的教学方式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的一堂课上,老师教学生用气压计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时,老师把学生叫进来,不是给他们上课,而是耐心地问:“还有别的办法吗?”学生回答:“方法有很多。我可以把气压计绑在绳子上,从屋顶上下来,测量这根绳子的长度……”不得不佩服这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如果这个学生出现在我们国家,大部分老师都会暴跳如雷,认为这个学生是故意抬杠,哗众取宠,扰乱课堂秩序。因为学生用了老师没教过的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只用“老师教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没有创新,技术怎么发展?据说最近几年国家的小发明只是改造了一些黑板和洗脸台。这有很多原因,但肯定有一些老套的教学方法。
我国一位教育工作者曾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点,然后问刚入学的小学生:“这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绿豆、月亮、鹰眼、乒乓球、烧饼……”,但当他们问小学毕业生同样的问题时,他们回答的是“小数点”和“粉笔点”。可见,小学刚毕业,人类宝贵的想象力就被禁锢到这种程度。这充分说明,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当今社会,科技爆炸,知识更新速度惊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那么就应该响应孙中山先生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发现知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综上所述,只有教育的改革,教育方式的改变,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