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空气污染的论文吗?

中国大气污染控制分析

我国对大气污染控制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大气污染控制力度有待加强、控制技术有待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治理技术能力和加强公众参与来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

关键词: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区域协同治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文件识别码:a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X832文章号:1009-2374(2016)22-0082-02 doi:10.13535/j . CNKI . 11。

1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控制大气污染。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应急预案(试行)》,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438+06年6月65日+438+0年10月65日实施的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修订过程中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对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做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规定。通过节能减排、新能源应用等一些政策的实施,大气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空气污染控制问题

2.1大气污染治理有待加强。

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治理大气污染,但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一个完善的大气污染治理体系,可以调动各方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控制。但是,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并不是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近年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标准、达标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然而,中国的空气污染相关法律法规仍需完善、扩展和修订。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给实际执法过程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对违法排放的处罚主要是行政执法、罚款等手段,没有形成长效约束机制。此外,企业自主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可以通过税收、贷款和政府采购等手段,鼓励企业治理大气污染。而我国目前以经济为基础的污染治理机制并不完善,企业缺乏从内部推动的技术层面减少污染的动力。目前,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已经开始尝试区域联防。空气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性也给空气污染的监督管理带来了困难。通过政府间的合作,统一规划区域内重大环保相关项目的建设,联合执法区域内的大气污染事件,通过政府合作实现区域内大气污染的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要有相关法律保障,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2.2治理技术有待提高。

大气污染的治理需要技术支撑,需要先进有效的空气检测技术及时监测空气质量指标。目前,大气污染的检测往往受到资金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没有采用最先进、最省时的设备和技术,影响了检测的及时性,也不利于执法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非法排放。

大气污染的控制和改善不仅需要政府的外部监管,还需要企业内部技术的提高。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废气处理能力,实现企业节能减排。这就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进行技术研发,同时技术研发、引进国外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吸收优秀的科研人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一些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缺乏足够的人力和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改进,自身很难实现技术升级。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很难减少尾气排放。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2.3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不足

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也需要完善有力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仅仅靠政府的行政监管来监管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通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的监督,是改善企业污染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借助新闻媒体平台,可以更快速有效地传递公众意见,充分讨论相关事件,发表对空气污染相关事件和政策的看法和意见,有助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对空气污染的监管。但由于信息公开的缺失,向环保组织和公众公开空气质量信息的制度并不完善,公众获取空气质量信息并不容易。同时,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公众对违法排污企业的监督作用有限,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众监督。

3大气污染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3.1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前提。在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的同时,还需要制定更加细化的专门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而且要完善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为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应加大对违反大气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非法排放废气,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的处罚力度。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此外,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政府应制定完善的区域合作治理机制,协调区域合作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探索该模式的有效推广。

空气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治理大气污染企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运用多种经济手段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资金倾斜,鼓励采用高科技、污染少的企业发展,重点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以鼓励其进一步开发新技术,不断提高节能环保的技术水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进一步推动其他产业的绿色发展。通过学习国外经验,帮助企业引进和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规范污染排放标准,提高监测技术。

3.2提高治理技术能力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政府应该强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加大空气控制检测技术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引进和借鉴国外成熟的检测技术和管理制度,落实监督空气质量的责任。企业要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树立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要认识到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重视技术研发,积极降低污染和能耗,树立长远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理念。

企业应重视R&D部门,提高创新水平。企业应重视生产过程中废气的综合再利用和排放过程中有害气体的过滤,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同时,我们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污染治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企业要通过外部人才的引进和内部人才的培养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研究能力。科技人才带动科技创新,进而提高企业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

3.3加强公众参与

公民个人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最终受益者,大气污染治理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对于大气污染治理,政府也应有效发挥群众的力量,建立良好的自下而上的渠道,鼓励和加强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通过网站、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宣传信息。向公众通报空气质量、政府检测数据、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空气保护行动,让公众更方便地掌握相关信息,参与空气质量的监管。在大气污染重大决策方案出来之前,政府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倾听公众需求,及时回应公众提出的问题。此外,要利用公众的力量监督企业,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鼓励消费者支持自觉保护环境的企业,监督违法排污的企业,督促企业重视环保。

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危害的认识,帮助公众理解和配合政府有关大气污染治理的规章制度,为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和监督提供良好的条件。此外,民间环保组织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强大力量。环保组织可以动员和依靠公众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促进大气污染治理的快速发展。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支持和规范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在环保宣传教育、环保活动和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