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教育部16号文件提出的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最新标准,也是示范校建设单位必须完成的最新任务。本文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并结合笔者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建设147所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大力提高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其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中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升水平是示范校建设的核心,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决策,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备哪些人才特征?如何培养和评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认识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高技能人才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和内涵会逐步发展。另一方面强调高质量;高素质是衡量综合能力的一个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综合处理程序外事件的能力。

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往往把决策管理工作者称为“白领”,把运营执行工作者称为“蓝领”,而高技能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和运营执行两个层面之间的技能较高的人,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服务等领域的一线从业人员中,专业技能过硬,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的人才。主要包括取得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技术工人,可分为技术技能、复合技能、知识技能三类。主要分布在第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第三至第六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五种能力: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中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因此,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专业技能,这是高技能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包括:掌握基本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达到岗位所需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建立基本的专业意识,形成相对完整合理的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结构。其测量尺度一般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专业标准。有了这样的素质水平,高技能人才才能保证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毕业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时才能顺利就业。第二是职场韧性。职场适应性是指高技能人才对职场需求变化做出灵活及时反应的能力。包括:及时掌握职场特定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向的能力;独立学习新职业技能的能力;能够掌握最先进的相关专业理念和操作方法;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能力,延伸知识结构。有了这种素质水平,这类人才不仅能顺利找到工作,必要时还能顺利转岗或再就业,甚至赢得更新更好的职位,从而实现职场自由。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人才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不断发现已有事物的缺陷,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创造性的想法,并能具体实践、操作和发展;进一步扩展知识以满足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种素质水平,可以大大提升高技能人才在职业生涯中的工作能力,抓住创业机遇,实现从单纯求职到发展自身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示范校建设要着力解决毕业生只是“半成品”的问题,通过在岗实习、订单培养、校内外培训、模拟生产、生产性实训等方式,把“半成品”变成成品,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零距离。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标准是高素质。它的训练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既不能片面追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终身职业打好基础,也要注重人的终身学习的规律性,不能急功近利。

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作

(一)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监控和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实验实训设备的选择、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教材建设的教学改革都必须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是示范校建设的龙头,也是成败的关键。

人才培养计划应按以下基本步骤进行。一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工作岗位。其次,根据就业岗位,借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明确这些岗位所需的能力,包括政治素质、处理关键问题的能力、基本的专业技能等等。第三,针对以上技能要求,在大学相关老师,尤其是专业带头人的帮助下,将技能分解为形成技能的要素,即哪些知识点可以形成一项技能,这些技能的要素要充分考虑,尽可能科学。这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也是最难完成且容易忽略诸多因素的环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认真、不懈的原则。第四,将以上知识点汇总形成课程,将这些课程有机整合,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先选取专业课和实践课,再根据专业课的知识需求选取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第五,根据课程体系与学校资源的衔接,编制教学进度表(教学计划表)。从而形成最终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编制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要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和完成这些课程所需的条件,确定灵活运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培养。同时,在兼顾教学计划刚性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使教学过程变得灵活。这里的刚性部分要着重解决学生必备基础知识的教学,解决学生在生活中强记忆阶段的知识供给问题,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解决知识必须使用的问题。弹性部分解决了不同专业、不同能力需要不同时间培养的问题,以适应工学交替、实习不同教学模式的要求。

(二)以工学结合为出发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学校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设计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创新教学内容,构建体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践场所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的规划和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整合“教、学、做”,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专业岗位(群)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注重在实践中不断评估和修订教学标准。

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充分利用加拿大企业和社会力量,尽快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能培养的突破口,是职业教育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校内实训中心应加强生产性实训条件建设;应该有与业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习方面,要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半年以上的实习时间,生产性实习要占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大部分。

根据职业技能的要求设计培训课程。

学校要根据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培训规范设置培训课程,根据岗位要求和工作内容设计培训流程,根据企业文化和操作规范将学生的操作职业素养融入培训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专业要求零距离接近,实践教学与专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技能训练可整合为四个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岗位实践模块,根据岗位定位,使学生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社会实践模块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四大模块的技能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理论充足、实践突出、技能过硬、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同时要高度重视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把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融入到每一个技能训练模块中,比如如何用最经济的方式连接电器,如何放置使用后的各种工具,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为下一道工序打好基础,如何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施工。

第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素质的提高来自多方面,三年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培养。但作为主要手段,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岗位的定义,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职场应急素质的培养。面对社会的加速发展,应该把它作为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种品质的培养可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功之后开始。要重点把握三个内容:(1)教会学生及时捕捉相关职场信息,学会分析判断自己对职场的影响。尤其是本地区门户网站的职场信息。如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趋势、行业的发展趋势、其他间接因素对职场的影响(包括科技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变化、消费观念变化等。);同时也要注意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变化。比如后工业时代,企事业单位趋向于更小、更松散,这就要求所有岗位人员都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工作,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而不是简单地循规蹈矩。员工应该能够有效地沟通、管理自己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变化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多学科综合的知识结构。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专业选修课,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综合性的职业科目,保证学科知识的前沿性,使学生能够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和要求。(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的学习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学生在校期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专业创新素质的培养。这种素质将是衡量社会发展人才素质的最重要标准,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加大实施力度。高职院校可以以短期专业培训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常规教育形式,以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和普及相关知识技能为辅助手段。要让学生把创新意识渗透到自己的一切活动中,让创新成为习惯,在经常性的实践中开发潜能。实施这一教育应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学校要想方设法保证教育及相关活动所需的经费、场所和时间。二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首先要培训老师,要求老师带头示范,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将创新能力水平纳入师生相关评价指标。总的来说,要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条件,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发挥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让学生通过接触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素质。

第三,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总觉得这个社会和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样。他们不懂一些社会和人文知识,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懂。他们很难适应各种问题的社会价值观,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感到无助,形成了我们所说的“书呆子”。这种素质的缺失也会造成就业困难,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以学校要尽快向学生传授社会人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1)开设文化素质课程,让学生在学校掌握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这些课程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课程一定要科学设置和分类,比如文体知识、社交知识、社交手段知识,可以设置商务谈判、营销知识、客户接触与管理。(2)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学生接触社会最简单、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在两课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专题,让学生调查社会中的社会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调查报告。(3)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研讨会,这种会议的目的之一是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的发言能力,锻炼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质量工程,对满足我国技能型人才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适合我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尚未成熟,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运行模式和体系,是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