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建功立业的新时代

看到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转变的契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走进田间地头,在希望的田野里播种青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对“谁来种地,怎么种”的话题给出了新的答案。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这个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高校毕业生回乡、能人回乡、农民工回乡、创业者回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留下来创业。农民作为一种职业,应该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特别是要吸引急需的人才。

要打破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体制障碍,建立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长效机制。

“新农民”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不仅要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在项目审批、信贷发放、用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还要推动公共服务更好地覆盖农村,解决他们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政府应认真搞好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其更好发展。要安身立命,做好公共服务,把“新农人”的到来、居住、离开视为一个自然生态过程,重在吸引流量而不是强调存量;重要的是构建“新农人”的服务生态,而不是强调“新农人”的表现。

要明确新农民群体的政策定位,把新农民纳入优质农民群体范畴,进行政策倾斜。

也可以作为一部分返乡创业者进行重点帮扶,让新农民平等享受财税、金融、保险、用地、物流等方面的政策。

加大更实用的专项训练力度。将新农民群体纳入“百万优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同时吸引更多社会企业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引导更多创新型企业和资源与之对接,探索* * *随倡议等方式。

认定和支持一批具有产业创新价值的新型农民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鼓励和调动其服务新型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村与“新农人”的双向吸引和双向服务,实现农村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双赢。随着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将会有更多有志青年回乡创业,乡村振兴不是遥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