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经济学论文

如何发表经济学论文

不发表就臭了。

也许是因为经济学中出现了科斯、莫里斯这样的几个传奇人物,人们才认为发表数量在经济学研究中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少发表文章,多出精品,这才是经济学家的风范。像科斯一样,拥有两篇论文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只是因为他培养成了一个杰出的大师。但是,我越来越觉得,像科斯这样的人,在统计学上只能作为异常数据被忽略。经济学家成才的途径应该还是“发表或者发臭”。而且我相信经济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正相关的。我有四个理由支持这个观点:第一,经济论文的写作需要技巧,而这个技巧就是“默会知识”,需要“边做边学”。经济学论文是为了阐述作者的观点,所以至少要写得准确清晰。这听起来像是初中作文课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但是,从我这几年做经济类期刊编辑的经历来看,我发现至少有一半的作者似乎并不被他们的中学语文老师所喜爱。如何选择题目,如何规划论文的版面,如何区分主次观点,甚至如何使用标点符号——你永远不会知道,不动笔写论文有多痛苦。更何况经济学有自己的规律和市场,比如写作的规范性,选题的前沿性等等。只有多写多发表,才能逐渐摸索出窍门。第二,通过阅读做研究和通过写作做研究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但是好的经济学不是只靠其中一种就能做到的。正如《论语》所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懒”。阅读可以不断激发研究者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是发散的。只有坐下来,确定了要写的论文题目,作者才能集中思维,有方向引导思维。一位名叫拉德的经济学家建议,我们应该训练自己写下自己的想法,因为“当我在写的时候,很多直觉会产生。往往是真的,直到动笔,我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再次,个人觉得能否持续出版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区分人才与不人才的重要标准。才华意味着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才华意味着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尝试新的风格和主题。科研生涯是一场马拉松,起跑时的爆发力对最后的成功帮助不是很大。一个仅仅靠写自传小说而轰动文坛的作家,很可能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第四,只要你是重要的经济学家,在给定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你一定会比其他经济学家发表更多。因为重要的经济学家比其他经济学家有更多的课题和研究项目,也比其他经济学家有更多的稿件,而且当他们出名时,他们发表论文的概率往往更大,所以成就和发表数量是相辅相成的。论文发表在哪些期刊上?中国有多少期刊可以发表经济学论文?几百,甚至几千?反正是多如牛毛。中国社科院,地方社科院,很多大学的经济学院,一些国家机关,金融机构等等都有自己的刊物,还不算还发表理论文章的报纸。应该说,近20年来,我国在经济学和经济学期刊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应该看到还存在很多问题:(1)综合性期刊太多,专业性期刊太少。在国外,除了少数综合性经济期刊外,主要是各种具有国际声誉的专业期刊,如《金融》杂志、《比较经济学》杂志等。国内经济类期刊没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内容重叠,读者很难了解某一领域的最新进展。(2)期刊评价缺乏科学标准。目前流行的期刊分类方法是根据期刊主办单位的级别或国家有关行政单位的评价,这使得学术期刊的评价缺乏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标准。学术期刊很多,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科研人员和学生发表论文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说是好事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聪明的研究生随便挑几本刊物,随便发表几十篇论文,并不难。这是一件坏事,因为发表一篇论文太容易了,这很容易毁了刚起步的学生,让他们觉得科研是一件如此平常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青年学生在投稿时一定要给自己定下目标,就是一定不能满足于发表在平庸杂志上的论文数量,一定要登上好的经济学期刊的“雅堂”。那么,什么是好的经济学期刊呢?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往往充满艰涩的术语、复杂的推理、繁琐的数据,普通读者难以理解,也因此让外行人有“爬山”“春雪”的感觉。其实学术期刊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大众媒体是面向大众的。读者只需要有中等教育水平,有基本的了解,而不需要在某一学科上有专门的训练。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基本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即受过某一学科训练,目前仍在从事该学科研究和教学的人。大众媒体的文章是为了影响读者,学术期刊的论文是为了同行交流。所以,如果用传递的信息量或思想的深度来衡量文章的质量,学术期刊的文章质量不一定比大众媒体的高。例如,《经济学人》和《商业周刊》都获得了职业经济学家的高度荣誉。许多一流的经济学家承认,他们经常从这些杂志中找到灵感。在国际关系领域,《外交》杂志不亚于任何一本最好的学术期刊,但这些杂志不能称为学术期刊。在《经济学人》或《外交》上发表文章可以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但对他在大学里评定职称完全没有帮助。衡量学术期刊的标准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形式。

提高论文命中率的小技巧以下是我从编辑角度给作者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可能看起来很琐碎甚至很愚蠢,但是相信我,它们非常有用。

1.投稿前一定要看完你要投稿的杂志。你可能觉得很奇怪,但是确实有很多给我们投稿的作者并没有真正看过我们的杂志,否则我觉得他们也不会给我们投稿。有很多文章根本不适合在我们杂志上发表。比如有的文章只是传记,有的文章属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比如会计理论。也许你花了很多时间在这篇稿子上,但你最多没有花1个小时浏览我们的杂志,判断它的主要内容、风格和风格。结果你的论文在30秒内就被扔进了废纸篓。

2.带着一些想法写执行摘要。执行摘要就像你论文的简历。如果你想在找工作的时候投简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30秒法则。如果你的简历不能在30秒内引起雇主的注意,那么你注定会失败。几乎所有的作者都不重视论文的摘要,认为它是多余的。但是,我可以从编辑的角度告诉你,执行摘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一流的学术期刊上。比如《世界经济》每天收到约10篇文章,但每期最多能发表15篇,所以我们的就业率在5%以下。虽然我们尽量不让任何一篇优秀的论文漏网,但考虑到时间和人力的限制,遗漏的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论文的标题、内容结构、标准格式,以及执行摘要。执行摘要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服编辑和读者阅读你的论文,明确陈述你要研究的问题,你的方法,你的结论,你有哪些创新等等。

当第一篇论文提交后,立即准备下一篇论文。实行匿名同行评议制度后,论文的发表周期将被拉长。事实上,如果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一般的发表周期会是2-3年。中国的出版周期要短得多,但至少要半年到1年。因为审稿人提出意见后,作者还需要修改,作者发来的稿件不经修改直接发表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研究生在校时间只有三年。如果你二年级就开始写论文,你会全心全意地等待论文发表。如果不能发表,你马上就要毕业了,再另起炉灶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