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文章: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关键词数学;生活;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新课标提出数学要联系实际生活,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必须让数学教学活起来。教学方法要活,学习方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数学学习模式,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
1.用生活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讲解题目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我在教高一“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时候,用这个生活场景来描述和表演:“以前教室里有五个学生,现在进来四个学生,出去1个学生。现在有多少学生?求解“5+4–1 =?“通过描述情景,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操作过程。再比如:我在教《元、角、分》的时候,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汶川地震后,小红想给灾区的孩子们捐款,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拿出来。她用1角数了50个硬币,拿这么多硬币不方便,就让邻居的阿姨帮她想办法。大妈收到小红50个1角的硬币。你觉得小红把50张1一角硬币换成5张1元纸币会赔钱吗?为什么?先组织同学讨论,然后告诉大家,10 1角是1元,5个10角是5元,所以50个角等于5元。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分好的硬币,找出规律:“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 1角是1元”,“1元是10 1角”,所以“1元”。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老师在教计算题时通常只注重教学方法,然后让学生不断反复练习,以求正确计算。这样不仅无聊,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模仿现实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比如在“小数的加减法”课上,我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一个小顾客买了一根火腿肠1.8元,一条面包1.5元,于是老师提问。你认为他应该付多少钱?被现场吸引的同学可以列出加法公式1.8+1.5=?,但等于几?这时候不仅小客户和销售人员惊呆了,也给所有同学设了一个悬念。于是我们一起交流,讨论,争论,终于找到了答案。这种有趣的模拟生活情境走进了数学课堂,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
3.加强实践活动,体验数学生活的乐趣。
3.1课堂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小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主要停留在“直观形象”的层面。比如我在教“认识克和公斤”的时候,给学生一公斤盐、一公斤大米、一公斤豆子、一公斤沙子称重,看、摸、数、量、试,让他们感受一公斤的重量。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实际的东西。然后将学生分组,称出橙子、香蕉、梨、大豆、大米等的重量。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3.2课外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数学总是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在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能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创造实际应用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学完《一点》后,安排学生整理家里的储物柜、书包、抽屉,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师可以将数学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所学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这样的设计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也给学生留下了一些遐想和期待,让他们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进行启发诱导,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课外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创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
【1】关文欣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版本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杨久军,主编。学习方式的改变。版本1。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