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富国与强兵共筑长城”的论文
强兵,一个富裕的国家,建造了长城。虽然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血与火的历史早已尘埃落定。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对于饱经战乱的中华民族来说,没有什么比和平更珍贵。但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尊重历史,懂得反思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来说,14年抗战是永远的国丧,永远的警钟,永远的反思。它告诉我们一个永恒的真理:国力落后就要挨打,放松警惕就要挨打。战争的危险始终存在,它警示人们必须对和平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珍惜和平,希望化干戈为玉帛。然而,为了和平,必须铸剑;为了和平,我们必须为战争做好准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和“居安思危,思想有备”是永恒的真理。不珍惜和平固然可悲,但没有意识到为了和平必须做好战争准备更不可原谅。在这个世界上,和平是强者的和平,是力量的平衡。一个国家要想对战争说不,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强大的国防,强大的军队。任何希望通过祈祷实现和平的想法都是迂腐而天真的幻想。只有会打仗,才能讲和。在战争没有完全消失之前,只要战争的根源还在,战争的源头就还在。对于军队来说,只有善于区分战争与和平的内在联系,时刻做好战争准备,才是真正的保护和平,真正的珍惜和平。这也是抗日战争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牢记使命,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就会化为习武的动力。作为军人,要牢记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素质培养,努力提高爱军习武的职业道德。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英勇作战,前赴后继,不畏艰辛,不怕流血,创造了惊天动地、催人泪下的辉煌业绩。这种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崇高精神,来源于广大官兵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把英勇抗敌、浴血奋战作为革命军人的崇高职责,牢固树立了被征服者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的民族自尊品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新军事变革趋势汹涌而至,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紧迫而艰巨。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要不断激发官兵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克服长期和平环境中形成的“和平军人”思想,坚持爱军习武,深化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培育优秀战斗精神,明确爱国必须爱军、爱军必须习武、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基本道理,在部队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打胜仗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求实进取的创新活力。爱国不能仅仅停留在热情的层面,要内化为过硬的能力、素质和作风,体现在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行动上。弘扬战争年代的朝气蓬勃、革命热情和奋不顾身精神,推动爱国热情由感性向理性、由自发向自觉、由思想向行动转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弘扬抗战精神,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