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科研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为了适应科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各个国家在各个领域展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未来哪个国家能称霸世界舞台,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能否培养出满足21世纪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只有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中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基础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在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可喜的收获和经验。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和讨论;因此,我们要运用所学的科研理论和方法,科学地总结自己和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将其提升为理论,从理论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的动力,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学科研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研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知活动。”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它是有目的、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育研究和建构教育理论的一种方式。它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行为规则。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1.推动教育改革的动力。
教育必须改革,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依靠政策和教育科研引导。教育科研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动力,具有以下功能: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前提。所谓教育观念,是指根据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见以及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结构、过程、发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对深化教育改革起着导向和调节作用;然而,保守落后的教育观严重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面对21世纪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批判传统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要有突破和超越意识;观念的转变只能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来逐步实现。正是通过近年来教育科学的研究,人们逐渐确立了一种新的教育观,这就是:强调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强调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生存发展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2 .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途径和手段,不仅会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涉及学校教学、德育、管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等等。比如近十年来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如何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在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方面应做哪些改革,以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 以及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研究,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教育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再由教育者掌握,从而充分发挥主体在教育科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尽快培养出一代未来的教育改革者。他们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际能力,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开拓性人才。科研是培养这类人才的途径。科研的过程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更加合理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广大教师正是通过科学研究,勇于探索,总结经验,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现状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新时代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个体潜能的开发为核心,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逐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学习伴侣。教材逐渐褪去“圣经”的外衣,成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材资源的构成;课堂也从教室扩展到了校园、社会和学生的生活空间,它紧密植根于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现实;课堂教学逐渐从僵化、僵化、单一的传统模式和程序走向民主、开放、个性化的探索和创新,越来越生动、充满活力。新课程改革体现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模式、课程评价标准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一是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和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课程结构要改革,以适应时代和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均衡性、全面性和选择性;第三,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四,改革课程实施模式,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奋努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第五,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第六,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这种土地开垦经过一些地区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第三,在教育科研的指导下,解决新课改中的问题,全面推进课改。
1.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和教师面临的挑战。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精神内核,基本得到了教师的认同和理解,但新的困惑和问题也逐渐出现:学生的“自主”给教师带来的是更多的“轻松”还是“挑战”?面对学生充满挑战、开放多元思维的“独立”后序,教师如何引领?「讨论」只是「合作」吗?如何为学生创造和促进有效的“合作学习”?「动手」只是「探索」吗?如何解决动手“探索”与有限“40分钟”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课改与“应试”的矛盾如何解决课改与“管理”的矛盾如何解决课改热情与时间不足的矛盾?等一下。毋庸置疑,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知识结构既可以有局部的专业知识,也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教学能力也要能够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随着课改的推进,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不需要“先举手后发言”。教室是“热闹”的,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大家一起学习。如何组织才能吸引所有学生,生活不乱?犯错的学生可以因为欣赏而受到惩罚(不是体罚)吗?课程改革后,形成了良好的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孩子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期末考试影响了学生和老师。考试评价是学生的一种方式(不是唯一方式)。在现行机制下,不改革是不可能取消高考和中考的。我们应该关注过程还是结果?同时,教师的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面对以上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研究的平等参与,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次,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密切配合,每个教师都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如果当初的描述是“教师需要一桶水来给学生倒一杯水”,那么现在应该比喻为“教师需要定时的水来给学生倒一杯水”,同时教师要学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再次,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技能,即具备课程开发、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最后,面对新课程,教师的教学策略要发生变化,从重视知识的传授到学生的发展,从重视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重视结果到过程,从统一标准教育到差异化教育。
2.开展教育科研迎接挑战。
改革是旧思想的改革,新思想的建立,而改革的往往是我们所熟悉的东西。作为老师,要摆脱长期以来习惯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因此,教学改革是一场课程改革的攻坚战,需要每一位教师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积极开展教育研究。科研课题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教育研究成果要为课程改革的实践服务;通过实验,教师、教研人员和基础教育研究专家可以充分发挥理论和实践的优势,集中力量,找到对策,共同围绕新课程的实施进行攻关。
为了迎接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应该大力开展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教师参与研究可以增强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研究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才能明白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的意义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产生了什么影响。同样,教师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究,才能了解学生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学到了什么,这些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要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师中掀起教育科研的热潮,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