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著名的拱桥及其弧度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孔呈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较早;不仅形式美观,而且结构牢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为典型,说明石拱桥在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说明一下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以及解放后的整修情况。“自建成以来一直使用的最古老的石桥”和“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它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雄伟姿态”等语句突出了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坚固和美丽。
接着文章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的长宽,引用了唐代张的诗句来赞美设计和建造的精美,然后分四点说明了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创性和艺术价值。第一点是大拱门弧度小,方便车马上下。第二、三点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来说明,即“大拱每肩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个拱圈组成”,使桥梁经久耐用。第四点是,这座桥与周围的景色非常协调。
文章以同样的顺序介绍卢沟桥。
在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后,作者从三个方面解释了中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这篇文章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充满了深深的钦佩。
解释性语言讲究准确和透彻,这一点在本文中有所体现。比如在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长、宽、拱长时,用的是数值解释法:“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卢沟桥)桥长265米,由65,438+065,438+0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同,从65,438+06米到265,438+0.6米不等。”这些数字都是通过科学测量得到的,准确地说明了这两座桥的规模。同时,文中还使用了一些不完全确定或限定的词语,如“水镜笔记中提到的过客桥约建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大概”和“可能”都是大概的数字,用“记载”来限定,可见作者严谨的学术精神。
二、问题研究
1.对于桥梁,首先要关注它的实际功能。文中说,石拱桥“不仅造型美,结构实”。所以,先外观,后功能,是不是颠倒了?此外,应该“不仅...而且还……”被删?
对此,作者茅以升的解释是,先写表格,是桥梁给人的直观印象,是一种感性认识。强结构是对桥梁的进一步理解,也就是理性的理解。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平行的,所以“不仅”和“这两个相关的词是不能省略的,而即将用来确定两者的递进关系。
2.本文介绍的赵州桥第一、第三个特点都是关于大拱门的,第二个特点是大拱门的每个肩膀上有两个小拱门。为什么作者在介绍完第一个特点后,不介绍赵州桥的第三个特点,即大拱门由28个拱圈组成,中间插入小拱门的介绍?
对此,作者的解释是,一个大拱门的两肩上有两个小拱门,这是赵州桥第一座开肩拱门的主要特点。大拱由28个拱圈组成,而其他拱桥也是并排铺设,所以根据其特点,按顺序排列。
实践说明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中国的石拱桥一般有什么特点?以赵州桥为例,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讲解顺序基本一致。请具体说明。
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数据。
设置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注意说明文中的解释顺序。
1.中国的石拱桥具有普通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造型美观,而且结构牢固”。此外,中国的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杰作。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离作者写这篇文章已经有1300多年了,可见其历史悠久。赵州桥的大拱门长37.4米,为开肩式拱门,由28个拱圈组成,与周围的景色十分协调,桥上的雕刻也非常精美,强烈地表明赵州桥的确是一件令人惊叹的杰作。
2.文中主要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和结构特点的顺序介绍了这两座桥。
3.素描。
第二,为了把事情解释准确,说明文中的语言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面这句话加的词去掉,所表达的意思会有什么变化?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较早。
2.水镜笔记中提到的“旅行者之桥”大约建于公元282年,这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石拱桥。
我国几乎到处都有石拱桥。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门,长37.4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设置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讲解语言准确透彻的特点。
1.“更早”的程度更轻,所以表述更安全。
2.“大约”和“可能”都是不确定的意思,只是一种推测的情况。“有据可查”让说话的依据更加可靠。
3.“差不多”强调石拱桥分布广泛,但也不排除有些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当时”有时间限制,“可算”有程度限制。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简述《辞海》中“卢沟桥”字样。
设置题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的特点,不要面面俱到。
《辞海》中提到的内容有:亭中有一块“芦沟小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的宛平古城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旁边有一座新桥。
文中介绍了卢沟桥,并着重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如果像《辞海》那么全面,文章的写作目的就模糊了。
(2)简述“睡在卢沟”四个字。
设置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说明文和记叙文在写作上的差异。
睡卢沟主要是看卢沟小月。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落在卢沟桥本身。有了之前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了美丽动人的印象。这和文中基本平淡的介绍大相径庭。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在他朴实的解说和高雅的趣味中,表现出对各地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的文化和新的社会制度的歌颂,十分感人。全文简洁优雅,逻辑性强,堪称说明文中的杰作。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本文采用了概括描述和分述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石拱桥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概述;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通过实例和特点说明其独特的结构和较高的艺术水平。最后总结了解放后中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尤其是石拱桥。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介绍这两座桥的部分,我们总是从它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和功能来谈论这座桥的每一个具体特征和功能。全文分门别类,分析有序。这种清晰的组织是客观事物本身各种关系的真实反映,也显示了作者对被解释对象深刻而清晰的认识。
简约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在简约中融入了描写,在组织上也很灵活。比如文章第一段,介绍了石拱桥的造型。第一,用“石拱桥的桥洞是弯曲的,就像一道彩虹”这句话,非常简洁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造型特点。接着,顺着“宛如彩虹”一词,从中国古代神话和诗人作品中进一步阐释“雨后彩虹”与拱桥的关系,将拱桥比喻为“卧虹”和“飞虹”,将水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动静结合,形成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景观图,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完全不同于一般干巴巴的说明文,分明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
“稳”多“变”,文笔显得洒脱。这一点从本文介绍的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层次布局就可以看出来。本文介绍了赵州桥,强调它是“举世闻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自建成以来使用的最古老的石桥”。它突出了其古老的建筑年代和它的使用寿命,并因此导致了一大段的特点,介绍了其设计完全符合科学原则和巧妙的施工技术。对卢沟桥的介绍,除了对其建造年代和坚固程度的一般描述外,更侧重于其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这样“大同”中就出现了“小异”,稳定中有起伏,避免了雷同和迟缓的缺点。
条理清晰,灵活多变,描述性强,相互交融,让人觉得简单中蕴含着优雅的魅力。这是《中国石拱桥》一文的一大特色。
《中国石拱桥》语言运用的简约性突出表现在它的洗练、轻盈。作者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或谈原理,或引古籍,或引数字,或作比喻,朴实无华,条理清晰。全文句子非常简短活泼,读起来自然轻松,没有屈折感。古人云:“用笔难写,用字不易。”可以用简单来形容。
然而,简单绝不是浅薄和庸俗。细读全文,处处可见作者用笔之深,功夫之深。请看:为了说明“中国的石拱桥历史悠久”,作者很自然地引出了中国南北朝时期《水镜笔记》中的记载作为佐证,令人信服。为了介绍赵州桥,“全桥结构对称,与周围景色和谐;桥上的石柱和石板也雕刻精美。“作者似乎得心应手。用唐代张的话说,远远望桥如“初月云出,长虹饮溪”,一下子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把人带入一种美好的境界。在介绍卢沟桥上的石狮时,作者有趣地写道:“有的母子相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听水声,十分传神。”仿佛一只狮子展示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它就要出来了。能写出这么生动有趣的知识论述,真的很不容易。
当我们说“中国石拱桥”简单肤浅时,我们的意思是它简洁明了。请看全文最后一段。这段话只有几个200多字。不仅要收集全文,还要介绍解放以来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成就。容量很大,但是文字比较经济。第一句“两千多年来,中国修建了无数座石拱桥”既与文章开头相协调,又集合了全文的主体部分。然后,从解放后全国各地大规模修建各种桥梁到“其中不乏石拱桥”。紧扣全文主题。然后以云南长虹桥、双曲拱桥、最大孔拱桥为例,最后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自然令人信服。
作者的功夫,纯朴自然的功力,在遣词造句上也是出类拔萃。如果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有名”;介绍它的历史,用“最古老”;用“跨越”、“雄伟”、“雄伟”来解释它的形状;介绍其施工工艺,用“别出心裁”自然恰当。宋代朱曾说:“写字要扎实,要有条理。”只有了解,才能依靠现实。伟大的散文家王安石曾说:“明理的人做事不求有功。”《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如此简洁、朴素、有趣、优美,“理解”和“依托现实”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古代人的杂文讲“气”、“理”、“情”、“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人的情感讲形式,理发讲文字。”阿清作家刘达在他的《随笔》中说:“文归简。凡文笔老,其简,其意真,其言简,其言简,其感简,其味淡,其气简,其品贵,其灵远,故为文章简。”这些话说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知能力与文笔简洁之间的关系。作者茅以升同志是新中国的老一代桥梁专家。他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过,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桥梁事业和教育。解放前,他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人民至今引以为豪的第一座由中国人民自己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解放后,他参与了许多较新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为我国桥梁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他的生活经历中,他深深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并为此感到自豪。再加上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有着高度的文化素养和丰富深刻的桥梁科学知识,使得这篇说明性的文章写得真诚、有逻辑、简洁、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