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消费论文
烟台是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连青岛,北临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大连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02.5公里,岛屿长206.62公里。烟台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亚地区的国际港口城市和购物中心。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水平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烟台主要经济指标全省第二。2009年2月30日下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了“第八届(2009)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新闻发布会在香港举行。烟台综合竞争力全国第22位,全省第2位,青岛12,济南第27位。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低碳经济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广大民众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何适应低碳的时代潮流,牢牢把低碳经济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该成为烟台开发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战略部署。在烟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烟台市2010年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强调低碳经济和改善民生。
烟台在“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扩大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1%;主营业务收入4389亿元,同比增长27.9%,利税4654.38+0.85亿元,利润32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6.3%,三项指标绝对额均居全省前两位。
在人类经济史上,重大技术创新的出现和经济转型都是由金融业支撑的。自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以来,许多金融企业开始涉足低碳技术开发和研究,由此产生了“绿色贷款”、“社会责任基金”等新概念。一些金融企业开始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企业责任,积极参与绿色环保项目的贷款和投资,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与排污权交易相关的金融创新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低碳经济迫切需要发展“低碳金融”。所谓“低碳金融”,是指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活动,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金融企业必须树立低碳金融意识。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构建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低碳金融体系,构建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数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的碳金融体系。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将为金融体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虽然国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发展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金融企业低碳金融意识有待提高,低碳金融的社会效益与金融机构的利润追求存在矛盾,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政策法律存在风险等。
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经济”这个词在中国的升温速度远远快于全球变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它垄断了10%的提案;如果你把它输入搜索引擎,0.004秒就会弹出3600万个搜索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的口号,无一省份缺席。最新成员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计划成为以太阳能为主要应用的“太阳城”。然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表示:“中国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低碳城市。”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消耗大量能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目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诸多问题。
低碳经济的发展艰难而缓慢。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依赖煤炭和矿产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的双重压力矛盾突出。中国目前正处于高能耗阶段和高碳经济时期。由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成为能源消费大国。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碳经济将会继续。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低碳技术应用于低碳经济的特点是涉及面广、难度大,部分低碳技术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例如,在煤炭发电行业,我国高碳火力发电仍占主要地位,但煤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还不能满足低碳发电的要求。交通部门限制汽车的CO2排放,但缺乏新能源动力的配合,太阳能和氢能的利用技术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
出口贸易结构向低碳转型2008年6月1至2009年5月中国出口隐含碳的变化(见图1)。可以看出,2008年8月中国出口碳增速开始放缓,但2008年6月出现负增长+01%,同比下降2.21%。到2009年5月,中国出口碳同比下降30.73%。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中国贸易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随着出口的增长,从2008年6月5438+10月的26.58%下降到2009年5月的-26.34%,规模效应的影响也从2008年6月5438+10月的21.33%下降到2008年6月5438+10月的-3.29%。2009年6月5438+10月的结构效应导致出口碳同比下降2.43%,2009年5月这一数字扩大到6.25%,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正在逐步向低碳转型。
目前,低碳经济如滚滚潮水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维、远大的视野、务实的态度、科学的管理,坚定不移地迎接挑战,努力夺取这场全面“绿色革命”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