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语言知识教学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语言知识教学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知识教学创设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语言技能的形成,而语言技能的形成是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基础。摘要:本文论述了新课改下如何教授语言知识。?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语言学习平台,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程标准遵循“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探究、发现、任务等多种学习方式,力图使学生逐步获得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新教材的每个模块都围绕一个话题,将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学习策略、文化背景知识、情感态度和任务有机融合,力求体现词汇、语法项目、听说读写,以加深记忆、理解,便于应用。新课标还描述了目标,规定了各层次语言知识教学的词汇,其主要目的是强调学生要学会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用所学知识表达意思、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下面,笔者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教授语文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师的语言知识教学观念应该改变

语言知识是形成语言技能的基础;没有语言知识而谈语用能力,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课堂上,老师是语言知识的老师,但不要以为只要把这节课的语言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这远远不够。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设置中,突出了“语言运用”的概念。因此,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思考四个方面的问题:(1)这门课教给学生的是什么样的语言知识?(2)如何教授这些语言知识是有价值的?(3)传授这些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4)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态度和能力?总之,教师只有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才能真正逐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第二,语言知识教学重在获得交际能力。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类相互交流思想感情,进行社会交往。人类学习和掌握语言是为了交际,交际能力是人。

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社会语言学家Heimers认为外语学习者获得的只是“语言交际能力”。

能力)是不够的。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是载体,语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有必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沟通交流活动,敢于让学生大胆实践和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语言的形式,又不能忽视语言的意义和作用。例如,老师:汤姆,你能读这篇文章吗?学生:是的。学生回答“是”,但什么也没说。很明显,老师的本意是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文章,但学生把它理解为一个问题,只按字面意思回答。我还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看到一个来自中国的小男孩在公园散步的时候看一本英文杂志。他颇感意外:当时中国的外语教育质量如此之高,连小孩子都能看外语杂志,于是他想上前一探究竟,但他满脑子都是孩子。小男孩礼貌地说:“对不起。”老外连忙说:“我也很抱歉。”可就在这时,小男孩不假思索地说:“对不起,三。”然后就发生了下面的对话:老外:你抱歉什么?”男孩:“对不起,五。“我们暂且不讨论这个笑话的真实性,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时候我们的老师只注重语言教学的形式,只是为了应付入学考试。

而一味的灌输那些枯燥的、交际性的语言知识。

可见,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时,应该向学生讲解交际应用场合,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教奥数的时候,笔者把课堂教学设计成:(1)五个学生在体育课上模拟场景,给值日生做报告表演。(2)通过学生表演的体育项目引入新的奥林匹克课程。

游戏。(3)学生报告预习内容:体育知识和对奥运会、亚运会的了解。(4)播放幻灯片,让学生猜一猜,教一教各种图片所代表的运动名称。(5)关掉幻灯,让学生逐一表演各种运动,让剩下的学生先回答:“是什么运动?”体育是学生们深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但农村地区的学生对击剑、花样滑冰、柔道等体育项目知之甚少。如果我们的老师只教一些零碎的体育单词,却不能把单词和体育运动对应起来,那么学生只是学会了语言,却不知道它的实际内涵。

第三,教学要创设情境。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应该创设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理解语言的意义。所谓语境,利奇的解释是:说话者和听话者所拥有的对话语解读有用的任何背景知识。

课程标准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目标出发,重视情感、策略和文化作为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在具体学习方法上的体验和实践,强调学生在一定水平上的语言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语境中达到交际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得体性。因此,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还要充分考虑语境。英语单词中有很多多义词,这些单词一旦离开特定的语境,其含义就会模糊不清。在“我开车送你去银行”这句话中,表达的语境让读者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你在它后面加上一句“这是个游泳的好地方”或“你可以在那里拿钱”,歧义就会消除。

第四,大力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以学生能有所为的表述设定各级教学目标,明确强调教师应避免使用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应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近年来西方进步教学流派的主流,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理论基础是基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克拉申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交际活动中知识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生语言知识的结果。

根据这一理论,任务型教学法更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各种任务。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感知、体验、探索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语用的、语境的、语义的,符合学生的真实兴趣。针对学生语言运用中的现实困难,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