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在《经典著作论》中提出“以气为本”就是指“气”
曹丕在《经论》中提出气为主气,指的是以下引言:
这里的“气”是指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气”原指中国古代构成宇宙万物的一种自然物质。《易经》上说:“精即物。”王充将“气”与精神活动联系起来,提出了“精神以血气为基础”的观点(《论平衡与死亡》)。这里的“血气”是指构成人体的物质和活力。在此之前,孟子也提出了“知音”、“养气”的学说。孟子解释说,他所培养的“浩然之气”是由“无上之气”和“聚义”而生,需要“配义配道”
这里的“气”是指加强人的道德修养。曹丕继承了这些关于“气”的观点,并运用到文学理论中,阐述了一个作家的气质、才情、思想修养、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这对理解文学创作及其风格和成就具有重要价值,对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但过分强调作家与生俱来的气质和才华,而忽视后天学习的影响,包括社会实践和艺术修养,是一大局限。
一个人的气质形成后,是相对固定的。然而,文中的气是波动的,所以称之为“云起”更为恰当。对此,唐朝的韩愈强调得最清楚。他在答李益书中谈到这一点:“气,水也;字,浮物;水大了,东西浮了,大小也就浮了。”气如其言,气如其言,适用于说话简短,声音高的人。“有些书里,往往把‘气’解释为作者的思想修养,这是不对的。一个没读过书的人,也有自己的气。
如果在一部中国作品中表现出来,那么这部作品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比如,在一幅书法中,每一笔的起伏不能揭示作者的思想修养,但却清晰地表现了作者心中的精神和独特的韵律。韩愈一生写的文章不计其数,内容各异,但跌宕起伏却是相通的,人们把它比作“潮”。
看完韩愈的文章,你能感受到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谓“韩朝苏海”,是对唐代两位大散文家韩愈和苏轼文章神韵风格的简明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