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教材教案。

议论文写作:材料处理的五种方法

制作:李玉冰时间:2013/12/9议论文重在讲道理,以理服人,以理取胜就好。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事实论据的选择,也就是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事实胜于雄辩,只有呈现好的事实,才能振振有词。事物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事物的升华;按道理选东西,按道理区分。目前,学生对议论文材料的使用主要存在五个误区:

1.材料直接引用,不关注对象,材料没有针对性。

2.只有材料,没有分析,观点和材料,油是油,水是水。

3.材料虽然分析了,但是分析不出来,抓不住重点。

4.材料分析不能拘泥于一个中心,也无关紧要。

5.材料分析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的,而不是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的。

论证中对材料使用的这些误解,严重削弱了材料的价值,影响了推理的力量。至于材料,很多同学都是在篮子里找蔬菜,材料够好了,根本不在乎材料的有效利用。更多的同学对材料的用途一窍不通,最后只能加上材料和意见,自己编。

那么,到底是什么

怎样才能有效的利用和改造材料,让石头变成金子,让材料的价值最大化?以下是五个实用技巧。

方法一:改变叙述角度

材料是论证的基础,是建立论证的理由,是为论证服务的,所以必须与论证相一致,即材料与论证之间存在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够充分支持论证。因此,在叙述材料的过程中,要选择材料的叙述角度,特别注意对象,抓住材料中能证明论点的核心要素,仔细推敲,反复敲打,做到紧扣论点,以一当十。

比如要证明的论点是:闻之则乐,知之则改之,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有的同学直接用《香香何》这个素材来举例:

蔺相如功不可没,所以地位比廉颇高。廉颇故意刁难他。蔺相如不仅没生气,还没带私仇。他顾全大局,顾全国家。廉颇知道后,羞愧难当,把荆条背在背上,向蔺相如告白。结果两人成了尴尬的朋友,* * *治国,留下了一段佳话。

因为没有直接选取和引用材料,所以演示效果很差。在这份材料中,叙述的主体蔺相如和廉颇是不断变化的,体现出来的品质也是不一样的。廉颇是那种“喜闻其言,必纠其所作”的人。因此,需要转换叙事角度,以廉颇为主体,突出廉颇的矫枉过正的精神品质,可以很好地证明论点:

廉颇很嫉妒蔺相如,蔺相如资历比自己浅,职位比自己高。他故意出言不逊,多次公开让对方难堪。但当他了解到蔺相如回避宽容,不是出于恐惧,而是为了国家利益,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勇敢地登门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下了握拳之谊,与* * *一起为国效力,成就了赵几十年的刀枪不入。如果观点是“国家大事第一,不计较个人恩怨”,则应以蔺相如为叙事主体,突出其精神品格。

方法二:压缩变换素材。

材料的使用,特别强调精致和适当。所谓精,就是材料只为论据服务。在描述事实和论据时,要选择说明,高度概括,避免描述,多用叙述,只说明能证明你观点的部分。所谓恰当,就是论点和论据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论点时,必须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压缩”、“替换”、“变换”,其高度必须与论点一致,否则会造成论点漂移,降低推理的威力。例如,方仲永的转型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材料:方仲永,金溪人,生于十里埂。钟永胜活了五年,寿终正寝,尝书尝工具,忽然为之落泪。而父则不同,借侧而近之,即书诗四句,自名。其诗意在养父养母,集家,传于一乡秀才,文理可观。自然是指物是诗,成立。城市里的人很奇怪。对你父亲好一点,或者要钱。父亲的兴趣是天然的,他会一直向城里人致敬,让他不学无术。

我听了很久了。在明道,祖先们回家并在我叔叔家见到他们已经有十二三年了。做一首诗,你不能称之为往事的味道。七年后,我从扬州回到舅舅家,问他:“我失去了所有人。”

观点:人的先天条件重要,但后天学习更重要。

物质转换: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即使是天生的天才,如果只是沉浸在赞美中,也一定会从大家面前消失,一事无成。

王安石的《方仲永》是最典型的例子。方仲永是个农民。五岁时,他就因其杰出的文学才能而闻名。但是,他始终没有进步。他每天跟着父亲走来走去,到处写诗。结果,在20岁时,方仲永没有取得多大进步,已经和普通人一样了。方仲永原本是一个聪明的巫师,但他受到父亲的影响,追求名利。他后天不学,最终成了庸才。如果他能在赞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二十几岁还会平庸吗?

可见,后天的努力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转换方法:

①提取:根据论点的需要,提取原始事实材料的要点,形成材料的核心骨架。在例子中,原文中的“指物为诗,有所成就”这句话被提取出来说明方仲永的才能,紧扣论点中的“先天条件突出”。②替换:原材料中有一句“父益自然,日班钟永焕夸本地人,不使其学”。作者改成“可是他一直不上进,天天跟着父亲走来走去,到处上门写诗。”这种变化将集中在方仲永;在原文中,根本没有提到“父利己”,这恰恰是为了突出方仲永的“湮没”,这是他自身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可见,我们之所以谨慎选词,是为了契合论点,提高论点的论证力。

③压缩:大胆压缩材料,尽量去掉不必要的材料。原文“我听了很久了。在明道,祖先回国,在舅舅家见到他们,已经是十二三年了,所以叫诗,不能叫往事的味道。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到舅舅家,问他:‘我失去了所有人。’”几个字* * * 60多字,压缩成“结果方仲永20岁的时候,也没什么长进,跟普通人一样。“二十多万字。这种压缩是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的,目的是突出中心论点。

④概括:作者把“那些文理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那些人千奇百怪的人,那些是父亲的小客人的人,或者那些讨钱的人”概括成一句“村里出了名的文才”,言简意赅,穿透纸面。

⑤情绪:很多人认为议论文材料的叙述只需要客观就可以了,不带情绪。这种观点尤其错误。事实上,在材料的叙述中,渗透自己的主观感受,可以更好地提高材料的质感,突出材料的倾向性。要知道,议论文本来就是“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我的爱恨情仇”,为什么不加点情感呢?在这种情况下,最后“方仲永是一个聪明的巫师,但他受父亲的影响追求名利,却没有学会后天,最终成为一个平庸之辈。如果他能在赞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20岁还会平庸吗?”这种反问强烈地表现了作者对巫师变成庸才的遗憾。

方法三:改变叙事模式。

如果是新奇的素材,或者是奇特的素材,有时候我们需要花一点笔墨来描述。这种材料叫做具体例子。但如果是普通材料,这样用墨水就有点浪费了。叙事素材要精简到极致,有时候一句话就够了。这叫做一般的例子。总结例子的时候,有时候字数太少,会显得突兀。因此,宜用一些特定的句式,适当组合,形成排比。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既能增强推理的动力,又能增进情感,加强论证,可谓一物多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记住”句型。结尾“记住”这句话的核心必须指向论点。在多个“记住”的例子之后,必须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必须与论点紧密相关。例如,要演示“高科技带来的社会进步”,我们可以用“记住”这个句子:

记住,在漫长的历史中,每一次人类文明都充满了艰辛的进步。记住苏格拉底的求知欲,亚里士多德的博学,布鲁诺的坚定和悲壮,牛顿的谦虚和专注,居里夫人的艰辛和坚持...只有这样,文明和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如果从反面举例说明,最好的句子是假设句。比如论点是“摒弃旧习惯,不断探索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写:

如果爱迪生习惯了黑暗,我们今天可能还在点蜡烛。如果史蒂文森看惯了老牛和破车,那么我们今天可能还是老死不相往来;如果赵武灵王习惯了宽大的长袍和沉重的战车,也许赵早就灭亡了。如果类人猿的祖先习惯爬行,也许今天人类还在洞穴里披着树叶。习惯,多么可怕的习惯!

如果你很文艺,很有现场感,我建议你多使用“当时”这个句子,它可以将某个瞬间、细节或情节与特定的史实意义联系起来。印象深刻而且彻底。比如讨论诚信的话题。我们可以这样写。

当“悲伤之桥”下的微生久久伫立在滚滚流水中,当古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挥笔写下“暗室寻物者不善火,索道取物者不善诚”的时候,当一箱箱假烟、假酒、盗版光盘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却生动的词——“诚”。

如果例题是跳跃的、纵横的、古今的、中外连贯的,不妨采用“是否”这种句式,给人一种“除此之外别说别的”的感觉,可以理直气壮地证明观点。比如为了论证“我们只有不断奋斗才能成功”,可以这样写。

无论是写《汉书》穿越两代的班氏父子,还是一生努力写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无论是徒步穿越南极的秦大河,还是坐着轮椅环游世界的里克·汉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奋斗,我们才能成功。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历史人文到自然科学,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证论据铺天盖地。

方法四:对材料进行讲解和分析。

学生写议论文时,经常会犯在材料中加入观点的错误。给了材料后,他们马上“贴出”结论,缺乏对材料的解释和分析。没有这四两笔,材料怎么证明论点?

一个标准的讨论段落应该包括以下五个不同功能的句子:观点句、解释句、材料句、分析句和结论句。例如:

知识就是力量。首先是难以量化的巨大精神智慧,当然也可以转化为具体的、看得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一个读书人可以坐而不缚手,知道世间万物。(材料句)凭什么?知识及其带来的远见。史蒂文?霍金,被卢格氏病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除了眼睛,全身都能“动”,只剩下一个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伟人,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超人。凭什么?静止知识-关于宇宙的奥秘:天体物理学和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智慧。可见,知识可以改变世界,知识可以决定命运,知识可以给人自由。(结束语)

下面是一个缺乏解释性分析的例子,看看是否达到了说明论点的效果:

50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回到新中国的怀抱。当美国海军副部长金博尔(Kimball)得知自己要回中国时,他立即写信给美国移民当局,声称:“我宁愿枪毙这个家伙,也不愿让他回中国。因为他知道太多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事情。任何时候,他都够五个现代强化力学。”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结束语)

“看得见”不“看得见”?只能说是隐约可见,能见度不够高。因为一个具体的材料往往可以证明几个观点;为什么非要证明这个观点,而不证明别的?没有具体的解释和分析,说服力不够。比如你在“材料句”和“结论句”之间加上下面的“分析句”,就会清晰可见。

为什么钱学森在任何时候都值五师?难道不是因为他脑子里掌握了太多先进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尖端的现代科技吗?难道不是因为这种关于“原子能”的“知识”就足以提升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的命运吗?

那么“看得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然而然就来了。

议论文之所以成为议论文,在于它的解释和分析。没有解释和分析,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就丧失了,更不用说它的说服力、逻辑性和严谨性了。

一般来说,理论材料需要辅以说明;事实材料需要分析补充。摆出来事实之后,就更要说实话了,否则再好的素材都是幕后投的,一点价值都没有。

方法五:翻新旧材料。

这个论点既贴切又新颖。学生经验少,课外阅读教学少,考场气氛紧张。有时他们努力思考,只有几个老例子能浮现在脑海里。这时候就需要翻新旧料了。比如高考,屈原和司马迁就是两个不好用的例子,几乎是材料使用的雷区。然而,艺术家是大胆的。在《选择生与选择死》中,张曼菱大胆翻新这两种材料,分析差异,寻求共同点,最终化腐朽为神奇。

屈原的死不是诗人造成的,而是以诗人的方式造成的。只要政治家死得其所,立场鲜明,诗人就会死得漂亮,就像他们说的,死得浪漫。为什么不理解为:屈原在他的政治理想中。

破灭后,他紧紧拥抱着诗歌的理想,离开了。这一死,也是一种决裂,是对自己曾经从事的“政治”的决裂,是对自己一生热爱的诗歌的回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追求者最好的结局。

死了可以开悟;天生的,但能实践抱负。当死亡降临到司马迁身上。他选择了活着。一种让身心、自己和亲友无比痛苦的生活,一个个被阉割。司马迁出于公共利益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如果他为此而死,这将是一个真正的告诫。但是,司马迁认为,他的人生使命并不是唯一的。他将以一介布衣完成《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传记史书。(《选择生与选择死》张曼菱)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用于“灵丹妙药”,翻新旧材料要适当,绝对不允许拖泥带水、牵强附会。

鉴于以上方法和措施,我们来看一篇作文的完成情况,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演示示例:

在相同的环境下停放两辆外观相同的车,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打开,另一辆车照常关闭,保持不变。

开的车三天就被毁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完好无损。这时,实验者在完好无损的汽车窗户上打了一个洞。仅仅一天的时间,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了,里面的东西都丢了。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其结论可以概括为:既然是坏事,那就把它变得更坏也无妨。

对于完美的东西,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毁掉它;对于不完整的东西,有人会加大伤害。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可以把它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保持我们的生活整洁,不乱扔垃圾,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

请以“不要轻易打破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捍卫思想的第一道防线

台湾行政长官王廷相曾经给《松窗梦》的作者张寒讲过一个故事。一天,他坐轿子进城,雨下得很大。一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起初,他小心翼翼地选择了这个地方,然后他不小心踩进了泥里。之后,轿夫“不再关心”。王廷相说:“生活的方式仍然是耳朵。如果你滑倒了,你会做任何事情!”可见,为了拒绝“无所不在”的灾难,我们必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轻易打破人生的任何一扇“窗户”——生命的高贵在于守住心灵的第一道防线。论点必须迅速提出,要么用名言,要么用材料。)

为什么要守住心灵的第一道防线?当你问一个论点的问题时,你必须把它们独立地分成段落。议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解读和分析,注重逻辑和推理的力量。先说明真相,再陈述事实。)

首先从人的心理惯性来说。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对于完美的东西,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毁掉它;对于不完整的东西,人们的态度是完全相反的。著名的破窗理论揭示了“墙倒众人推”的深层心理。

其次,从我们自身来说,因为人的心理惯性,因为社会评价的低劣,因为人群的拥挤,因为言语的可怕,我们往往要为自己打破的“窗户”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而且很有可能会重蹈覆辙,破罐子破摔,甚至——一次短暂的旅行,将是终生遗憾。

最后,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大错误、大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了战战兢兢的第一次,很可能就会有问心无愧的第二次,有了习惯的第三次,有了自信对邪恶无知的第四次!最好能层层说出理由来证明论点。用第一个、第二个和最后一个来表示顺序,从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