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600字左右的关于三国的历史散文。急!!!!!!!!
这个问题是本次研讨会上争论最激烈、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新观点除了过去提出的正统、忠义、拥刘、反曹等反映人心、反映三国兴衰、讴歌封建人才的五种观点外,主要有悲剧、仁、农愿、别离等观点。而且,即使是过去的几个老提法,也有人做了新的解释,注入了新的内容。
(1)悲剧理论。
这是本次研讨会上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句话。这位评论者认为,曹操和刘备,包括他们所代表的群体,不仅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而且在《三国演义》塑造的大量艺术形象中,始终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曹操被塑造成一个不朽的汉奸形象,是剥削阶级利己主义的集中代表,是贪婪和权力欲的象征。他几乎概括了剥削阶级的整套统治手段和全部本质特征。残忍、狡诈与伟大才华的紧密结合,“奸”与“英雄”的高度统一是他最显著的标志。这一形象是恶德的实体,是个性化的社会存在,是作家所处历史环境的直接反映。相反,刘备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对理想道德的追求。他幻想在世界上实行“仁政”,建立理想社会。以曹操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现实存在与以刘备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理想象征之间的激烈对抗,构成了《三国演义》中最基本的矛盾。
不幸的是,以曹操为代表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最终战胜了以刘备为代表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理想追求。《三国演义》为人们揭示了一个严酷的事实:主宰时局和封建政治生活的力量不是正义,而是邪恶;不是道德,而是勒索;新鲜无耻的残酷现实,弱肉强食战胜了孝、礼、忠、信的理想观念;暴政强奸了仁政,兽性取代了人性;忠君孝父的伦理观念,不得不让位于勾心斗角的资产阶级原则。这不仅是三国时期的历史现实,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现实。因此,《三国演义》所表现的蜀汉集团的悲剧,是我们民族在悲剧时代诞生的历史悲剧,成为民族历史的启示,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
(2)仁学。
这位评论者认为,《三国演义》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倾向,主要表现在“尊刘抑曹”。之前很多评论者以此作为《三国演义》的主题,不无道理。然而,作品的这种强烈倾向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它的主题。透过“尊刘抑曹”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对仁政的赞美和向往,对暴政的批判和鞭挞。《三国演义》中对刘舒的“尊重”和“支持”,体现了挣扎在封建制度残酷现实中的人民对仁政的热情支持;对曹魏的“镇压”和“反对”,反映了人民对暴政的深仇大恨。这既是贯穿全书的主题,也是《三国演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具体体现。
(3)农民意愿论。
这位评论者认为,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脱离《三国演义》的形成历史来分析它的主题。《三国演义》虽然以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书注》为主,也就是说以正史为主,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受到评书、元杂剧以及宋元以来流传的大量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影响。“尊刘抑曹”的倾向就是在这样一个长期的流传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另外,很多同志认为,对于《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巨著,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它的主题。目前提出的各种说法,应该说是“合情、合理”,但似乎很难让人一致接受。重要的问题是仔细分析这些提法的相似之处,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比较它们的实质性区别,而不要急于下结论。同时,《三国演义》的主题也离不开对版本的研究。不同的版本往往会导致主题思想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一点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