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中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的论文

中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仔细研究发现,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具有国际或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多集中在某些区域并得到发展。比如在美国,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在德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多特蒙德、埃森和杜塞尔多夫;在中国,海宁的皮革,东莞虎门的服装,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等等。理论界把这种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依靠相对稳定的分工与合作,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空间称为产业集聚。当然,这种产业集聚的经济现象并不仅限于制造业领域,在服务业也同样存在。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服务业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也不例外,同样存在显著的产业集聚现象。

第一,旅游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在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调查中发现,一个国有竞争性行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波特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产业集聚的竞争力。国外学者Donald (2004)根据波特的产业集聚理论,从产业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对旅游产业集聚进行了定义,提出了“旅游竞争集聚”的概念(见图1)。他们认为,旅游集聚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服务,其目的是通过所有单位的共同努力来增强目的地的竞争力。

二,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旅游业未来几年到十几年的发展目标是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达到并超过目前一流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水平。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在这一转折时期,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竞争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是中国旅游业的必然发展战略。

目前,中国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已经开始显现。素有拉动中国经济腾飞“三驾马车”之称的苏沪杭、珠三角、京津冀,开始了全新一轮的连横,通过建设超级都市圈来提升区域竞争力。与此相对应,活跃在三大都市经济圈中的热门产业旅游也积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融合趋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迅速向打造都市旅游圈的目标靠拢。苏沪杭长三角旅游合作区,以上海为龙头,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和完善的城市旅游集散功能,率先实现了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匹配,成为中国旅游业最大的经济输出地。从2003年6月到2004年7月,仅占全国1%的长三角地区,就接待了600多万境外游客,占全国的16.53%。旅游业收入40亿美元,占全国的19.68%。接待国内游客超过2.4亿人次,占全国的27.66%。而广东省则利用珠三角城市群的品牌优势和港澳市场的辐射效应,也争相在“大旅游”上做文章,同样获得了654.38+0260.83亿元的丰厚回报,显示出大区域旅游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泛三角旅游已经逐渐形成,旅游业将在更大的区域和更多的企业聚集。与此同时,一个以京津两大巨型城市为“双核”,以河北省11城市为卫星的大北京旅游圈正在加速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旅游圈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旧体制在一些领域仍在发挥作用,旅游业的综合经济与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区域划分和行业管理相矛盾。这一矛盾阻碍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因此,虽然中国旅游业的产业集聚非常迅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真正的产业集聚并没有最终形成。

三,提高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度的对策

(一)制定区域旅游市场专项规划,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开发,规划先行。旅游业发展需要一个总体发展思路作为指导,即需要编制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旅游规划,对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统筹安排。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可以有效整合区域旅游经济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特色,促进区域内有序发展,避免内部竞争的混乱局面。在规划时,要胸怀大志,站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角度,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导向,通过大思维、大手笔、大创意,绘就旅游发展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