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8000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8000

以下为护理毕业论文范文,题目为:试谈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体现。欢迎阅读。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策略: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高钾血症等急性病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下降,对照组在情绪评分、健康指数、一般情绪指数、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常规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患者整个透析治疗周期长,患者体质很差,往往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它主要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通过无数中空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与机体浓度相近的血液和透析液通过对流在中空纤维内外进行物质交换,使体内代谢废物被清除,电解质和酸碱维持在平衡水平,体内多余的水分也被清除[1]。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数据和策略

1.1一般信息:

以2065 438+00-03/2065 438+03-07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6岁。患者透析频率为每周1-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3-5h。两组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和透析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 & gt0.05)。

1.2策略

1.2.1透析策略:

所有患者每周透析9 ~ 14小时,透析时间在3 ~ 5小时内。透析时使用碳酸氢盐和聚砜膜血液透析器。

1.2.2护理策略: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途径有:1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做好透析室的清洁消毒工作,保证透析室内空气流通。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透析前,耐心向患者详细解释透析策略和注意事项。患者患病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注意与患者家属沟通,动员家属安慰患者,消除恐惧心理。透析后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要充分了解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给予心理疏导。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穿刺部位,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急性溶血等并发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密切观察血脂变化,预防高脂血症或脂代谢紊乱;如果患者有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减少肝素的用量,防止出血。4饮食护理:透析患者多为无尿或少尿,需要严格限制患者的液体摄入。如果他们摄入过多的水,患者就会出现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症状。所以要严格限制水的摄入。一般水的摄入应使残余尿量在700ml左右,透析之间患者体重增加应在2 ~ 3 kg以内。每次透析期间的脱水量不应超过基础体重的5%,以防止并发症。

1.3评分标准:

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评分,包括体质、精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活动五项内容。分数采用百分制,数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表达和t检验,P

2个结果

两组患者的具体临床疗效见表1。

3讨论

?以人为本?综合护理模式能显著干预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帮助[2]。血液透析患者整个透析治疗周期长,患者体质很差,往往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往往对血液透析不了解,由于一些固有的观念,患者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对临床治疗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常规的护理方法无法解决这些原因,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注意护理环境、注意患者饮食、做好透析患者护理等途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本研究采用的综合护理模式首先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透析环境和病房环境,使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满足,其次为患者普及血液透析知识,使患者充分了解这些知识,尽力抚慰其紧张情绪。然后护士要充分注意透析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最后,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这种护理工作贯穿于病人治疗的全过程,安慰病人,让病人摆脱消极和负面情绪。通过结合这些措施的综合护理模式,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参考

李,林芝,周凤婵,等.应用循证护理解决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实践[J].现代临床护理,2005,4 (3): 9

[2]梁兴举。舒适护理在普通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医导读,2010,7 (31):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