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
吃喝玩乐,四个字的含义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
吃,记得上次过年我还盼着呢。过年的时候会有好吃的。不骂长辈也能吃硬。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健康饮食。
喝酒是上档次的,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里吃团圆饭。
玩,过年了,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打小麻将,打击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选择。除夕晚上刚过12点的“开门炮”是必须要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声,意味着一年结束了。
是的,我在家人吃完年夜饭后看电视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当然,大年三十是我和孩子的天堂。比如长辈一般会和晚辈一起放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的鞭炮。
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祭祖,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祈求丰收是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我的家乡是浦城,是一个小县城,但即便如此,浦城人也一直崇尚中国传统的民俗,这说明大家都很尊重自己的祖先。
先说春节吧!除夕夜,家家3点多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象征着家家户户年年兴旺,子女可以孝敬长辈。晚饭后,我们从不出门。奶奶说:“如果我们出去,我们会带走所有人的好运。”虽然不能出门,在家也不能出门,但是在家里,还是可以玩的很开心的。大人们整晚在家打牌,孩子们放烟花!这意味着每年好运和好运...除夕之后,正月初一也很受欢迎!早上起床,洗漱后来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它尝起来又甜又香...这意味着我希望每个人的生活都繁荣、甜蜜和美好...晚饭后,他们会给长辈拜年。孩子拿到压岁钱会很开心,但是从初一到初三不能乱花钱,也就是说这一年对大人来说很难。正月初四,全家人会去山上的庙里烧香拜佛,让菩萨保佑儿孙,生活会更幸福...过了第六天,一切恢复正常,大人们继续工作。该是孩子们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到来的时候了。这个春节令人难忘。
第三章:民族风情人间四月天,春色满江南。茅山庙会是传统民俗与春天之间的约会:农历四月13-三月十八,有着两千多年文明史的茅山古镇,今天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令人肃然起敬,催人奋进。龙腾舞狮,舞动古镇春风。周边城镇的民众聚集在一起观看茅山庙会的盛况,颇有“民众狂欢”之势。
追溯到茅山庙会,从清朝乾隆年间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了。今年是茅山第22届有组织的庙会。庙会虽然迷信,但其目的是聚集商贾,交换物资,供应春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物资,振兴经济,搞活市场。此外,青年艺术家充分发挥特长,表演服饰,比赛娱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早上八点,“哐”的锣声解开了庙会的帷幕,雄壮的舞龙队率先登场。空中飞舞的舞龙引来众人大声欢呼。这些舞龙队由各个乡镇组成。一般一个镇产两条龙,最多产四条。舞龙队由特殊的船只运送。到达茅山后,它们被安置在当地的寺庙里。庙会准时,舞龙队被请出庙会,以旗帜、锣鼓、号角为向导。龙身大多用竹子扎成圆形龙形,一条接一条。外面有一块龙林画的巨大红布。每隔五六尺,一人持竿,头尾相隔十尺左右。龙的前方,一人持竿,竿顶竖立一个巨大的球作为指引。跳舞时巨球前后左右摆动,龙头抓住球,使龙身游动飞翔。
舞龙穿越东岳庙,源于东岳大帝的原型——三毛真君茅颖,他也是南宗道教的创始人。每次舞龙都在东岳大帝的前三尊雕像前磕头以示祝福,最后到达景德禅寺稍作休息,等待下午一点扫街。香客们跟随龙队进寺拜佛。寺庙里挤满了人,漫天的烟雾让人感觉像是仙境。被称为千年古刹的景德寺更是烟雾缭绕,长长的明凡,大雄宝殿今天也举行了开光仪式。寺内的卧佛殿、藏经楼、方丈房上梁、山门殿等已重建对外开放。卧佛殿最热闹。这座卧佛耗资约1亿元,由缅甸进口的玉石雕刻而成,重约6吨。他默默接受香客的膜拜,倾听他们的声音,潜心修行佛法。老奶奶穿着藏青色的袍子在卧佛殿外等着,充满了虔诚和期待,也充满了从容和气场。
兴化淮剧团在景德寺演出。为了看清楚,人们早早就用凳子占了地方。茅山号子响亮的歌声和快速的节奏划过天际,远远就能听到。同台表演的柔美动人的舞蹈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为台下的人们提供了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视觉盛宴。
下午一点,舞龙的人会合组成百米龙队,绕着茅山镇游行扫街。舞龙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一是祈雨,二是娱神娱己,三是显示力量,四是繁荣人心。龙队前,一人敲锣示急,后马丕开道。当地人请来的巫师马皮在社祭前扫街驱邪。马丕带领龙队穿过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大家夹道欢迎。十多面不同颜色的彩旗迎风飘扬,帮助每个家庭,烧香和燃放烟花爆竹,以确保来年的和平和好运。
放眼望去,让人陶醉的是茅山浓郁的乡土风情。古镇人在新的同时不忘传承文化。自制的农具深受群众喜爱。在遵循传统的同时,我们也学习新的经验,寻求新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背后是经济融合。所谓乱世出金,盛世出古董,茅山富民在政通人和的情况下自发恢复茅山庙会,目的是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发展旅游经济,弘扬民族宗教文化,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扩大市场,振兴茅山。
一座茅山,一面风水,刺激一面经济,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我们坚信,幸福的茅山!好运茅山!
第四章:满族民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特色民居,特殊的饮食,应了一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满族是56朵奇葩之一,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有鞋子都绣有美丽的花卉装饰,鞋底中央垫有高度为10 cm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这种鞋走路可以昂首挺胸,腰肢摇曳。
旗袍是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他们喜欢穿齐脚的旗袍或马甲。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腰大,开底开衩。古代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包边等。1920年代后改良,腰部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方便行走。它已经成为中国女性的流行服饰。30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乎到膝盖,30年代中期袖口缩短加长,两边高。40年代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面是流线型。之后将衣片分开,包括肩缝和有袖旗袍裙。旗袍,带有东方色彩,能充分展现优雅和高贵,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赞美世界。
女式旗袍比男式旗袍更具装饰性。衣领、前襟和袖口都是刺绣的。镶嵌着几个图案或彩色的牙齿,俗称“画路”或“狗牙”
满族女人的衣服很好看,满族男人的衣服也很好看。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袍,腰间系腰带,或穿双胸袍加夹克衫。
夹克衫是满族男子骑马时经常穿的一种夹克。马褂可分为各种形式,如大翻领、双翻领、琵琶翻领等。在马褂之后,它就成了覆盖长袍的日常服装。高领双排扣,四面开衩,齐腰长,袖子略短,袍袖可露三四寸,袍袖卷在上衣袖子上,就是所谓的大小袖。现在很多满族人穿的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而来的。为了骑马方便,长袍外面套一件长度到肚脐、四面敞开的短袍御寒。
满族男人夏天戴凉帽,冬天戴大大咧咧的皮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棉、丝、绸、缎等材质做蓝色的腿,棉靴或皮靴,冬天穿皮乌拉。顶部编辫子,剃掉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朵奇葩。它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习俗和特点,需要我们慢慢去了解。
第五章:民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这个庞大的家族由56个兄弟姐妹组成,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广东。让我带你走进广东民俗大观园!
首先要介绍的是凉茶,我们广东人最爱喝的饮料。我们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因为穿病号服能治病,不穿病号服能防病。在广东,如果成年人一个月不喝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接受一次七星茶,就认为健康没有保障。
竹筒水是广东凉茶之一,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润肺排毒的功效。
常用的凉茶,如五花茶、夏桑菊茶、王老吉茶等,都是由味苦性寒的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郁证。其中王老吉药性最冷,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儿童七星茶由味甘、性微寒的药物组成,适用于儿童感冒、发热、烦躁、咬牙切齿。适用于体质强壮、经常咽痛、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的人群。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国人唯一的感受就是“苦”字!很多人喝凉茶都是喝一口,然后突然放几片陈皮进去受罪。
每年春节或耕田时节,粤北至粤西的广大农村都流行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春季牛舞。人们满怀深情地赞美着他们辛苦劳作的黄牛,这充分显示了人们对这个农场宝贝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祈祷和期望。演出中,演员和观众齐声欢呼逗乐,气氛浓厚和谐,充满了农民特有的欢乐和情趣。《春牛》一般是两个演员表演,一个跳牛头,一个操牛尾。牛头由木头或竹子制成,形状是真牛头的两倍大,有弯曲的角,大眼睛,黑色的皮毛和一个牛鼻子,就像真的一样。牛身是用布做的,把演员罩在里面,牛身牛尾一个人跳。演出前,“牛”躺在一边,一个扮成老农的人物把它抱起来,欢快地敲锣打鼓绕场走了几周,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有时观众还调侃演员,唱“红花在你手里红,挂在角上,你的春牛唱得好,你的牛背上有个洞。”聪明的演员立即边唱边答:“锣鼓喧天,那人讲得还不错;谁是打着纸领带背上有洞的牛仔?"
引起了大家的笑声,然后开始正式表演。在表演中,“牛”的舞蹈动作非常简单。只有牛郎唱歌的时候,才摇头摆尾,做出欢乐的样子,接受人们的赞美。矮牵牛人有很多动作,比如边唱边摸春牛,从牛头摸到牛尾。他们每摸一次都要唱歌词,同时还要做骑牛、赶牛、耕田、耙地等动作。他们有的拿着犁、耙子等农具,有的赤手空拳,但动作必须非常逼真。稍有纰漏,观众就会唱出来嘲讽:“耕叔不在行。丁琪媛花园里的犁转得很紧,但是中间不走了?”表演者顺便接过话头,幽默地回答道:“锣鼓喧天,哥哥也擅长。连州学得像座山,中间留个鱼塘。”
为了让气氛更加热烈。有的地方,一旦有了一生,就会装扮成新郎新娘,撑着伞,肩上扛着花,边跳舞边跟着唱,一会儿唱,一会儿扭,一会儿敲。最能体现这种舞蹈特点的,是它那纯净深情的歌词。把牛牵到田里的演员开始唱歌:“我擅长犁地,我的角很大,头很尖。我不会在耙地时用鞭子,在犁地时用拉力。”然后爱怜地摸摸牛,从头摸到尾,一边摸,一边唱:“摸头摸尾,农场耕作全靠你了;摸着牛头摸着牛眼,小麦豆类增产;摸摸牛的头和耳朵,发展生产,致富;摸牛的头,摸牛的嘴,耕田人会紧紧跟着;摸着牛头摸着牛身,风调雨顺好好栽培;摸牛头摸牛肚,生活改善有出路;摸摸牛的头和脚,不愁吃。牛二是农民的财富。爱牛就像爱父母。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努力,一起* * *去金光道。"
内容简单,感情真挚。教育大家爱护牛,勤于培养。曲调深沉,余音绕梁。由于长期的民间演唱,形成了独特的曲调,俗称“春牛调”。
当然,广东的民俗也很多。比如广州素有“花城”之称,每年的迎春花市十分抢眼;舞狮;种植竹子...
每个地方的民俗都有不同的特点,它有它独特的魅力;它有它的精彩之处。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彩缤纷的花朵,但广东的风土人情让我快乐!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甚至了解一下其他民族地区的特色,让我们感受一下多彩的中国!
第六章: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祭月拜月也深受少数民族的喜爱。在中秋节的晚上,云南傣族人民流行“拜月”的习俗。根据戴的传说,月亮是第三个儿子变的。简言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年轻人。他带领傣族人民打败了敌人,赢得了傣族人民的爱戴。后来他不幸去世后,变成了月亮,升到了天上,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给黑暗中的傣族人民带来了光明。在中秋节,年轻人一大早就带着火药枪到山上去射火雀和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在湖塘里抓鱼。他们都在忙着准备节日晚餐。老太太忙着炒糯米饭,煮大小不一的食物。在四张桌子的每个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里插一炷冷香。月亮一升到山林上空,冷香就会被点燃,全家人就开始“拜月”了。然后,向空中放一把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尊重。最后,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美食,笑赏月,其乐融融。
鄂伦春族祭祀月亮时在空地上放一盆清水,然后跪在盆前向月亮鞠躬;土族人在盆中盛满清水,将月亮的倒影放入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鹅卵石砸盆中的月亮,俗称“砸月”。
桂西壮族的“祭月问神”活动更为典型。每年在夏历的八月中旬,有些是在中秋之夜。人们在村子尽头的露天里搭起一个祭坛,用来供奉祭品和香炉。桌子在右边。
缘树是一尺左右高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会树,也是月神下凡的梯子。这里保存着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邀请月神下凡,由一至两名女性作为月神代言人;上帝和人类互相歌唱;露娜占卜算命;歌者唱一首咒文歌,送月神回天,有四个阶段。
蒙古语《追月》。在中秋节的晚上,蒙古人喜欢玩“追月”的游戏。人们骑着马,在银色的月光下驰骋在草原上。他们策马向西疾驰,月亮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执着的蒙古骑手,直到月亮下山,“追月”还不止这些。藏民“求月”。西藏部分地区藏族同胞庆祝中秋节的习俗是“寻月”。那天晚上,青年男女和娃娃们,沿着河边,跟着倒映在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池塘里的月影都照了一遍,然后回家吃月饼。
赫哲族人“拜月”。在中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中秋节期间,人们采摘葡萄并向月亮献祭。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河边向月亮求助。终于跑到月球上了。
德昂族“串月亮”。云南泸西德昂族青年男女,中秋明月高照,山色阻隔,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葫芦丝,青年男女一起“串月”,倾吐心声。有的还通过“串月”定下婚约,送槟榔、送茶。
阿西人“跳上月亮”。阿希人庆祝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是“跳上月亮”。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从各个村庄聚集在山村的空地上。穿纱布的姑娘跳了起来,大三弦的小伙子也跳了起来。然而,特别具有煽动性的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二重唱,仿佛月亮被李感动了。
中秋之夜,苗族人沐浴着月光,吹奏着悠扬的芦笙,与苗族人共舞。在“月亮节”活动中,年轻人互相寻找合适的人,互相告白,就像月亮和清水一样。他们的心纯洁明亮,永远百年不离不弃。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在中秋月高、光辉洒满大地的时候,身着民族服装,围坐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天伦之乐。
在湖南省侗族乡的中秋节晚上,流行着一种有趣的习俗“偷月亮菜”。相传古时候,中秋节的晚上,月宫里的仙女们要来阴间,她们把甘露洒满了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所以人们可以在这一夜享用洒有甘露的水果和蔬菜。
在中秋节的晚上,侗族女孩用花伞从她们心爱的花园里采摘瓜菜,而不被认为是“偷窃”。他们还故意喊:“喂!你的瓜果蔬菜都被我扒走了。来我家吃油茶吧!”原来他们是在月宫仙子的帮助下通过红线的。如果你能摘到一个瓜果,就意味着他们能有一段幸福的爱情。所以成双成对生长的豆子就成了他们采摘的对象。大嫂当晚也去其他园子“偷月亮菜”,但他们希望得到最肥的瓜或一把新鲜翠绿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孩子的肥壮和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是指孩子)。男生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亮仙女给他们幸福。但是,他们只能在野外做饭吃,不能带回家。《偷月亮菜》为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的欢乐和神奇的光彩。
第七章:拉祜族的风俗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是一朵美丽的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节日,拉祜族就是其中之一。很久以前,拉祜族以狩猎为生,他们居住在云南西部洱海地区的“昆明”或“昆明属”,其中可能包括拉祜族。彝族,包括拉祜族,是一些民族的祖先。
拉祜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拉祜族”是这个民族的自称。18世纪以前,拉祜族就生活在现在分布的地区。
拉祜族传统的房子叫张楼,一般是方形的,象征着主人稳定的地位和生活。棕榈楼分上下两层:上层分为卧室和客房,客房中央有一个火塘,一年四季火不绝;下层没有围栏,用来堆放杂物,养牛养鸡。楼外有阳台,可以晒粮食,也可以乘凉。
拉祜族人用竹筒泡茶。竹筒茶的制作方法是:将新采摘的茶叶揉捻、炒制后,放入青竹筒中压实,然后放在火塘边晾干,再将竹筒剖开,取出茶叶。是拉祜族特有的饮料,融合了醇厚的茶香和浓郁的竹香。
拉祜族口头文学丰富,有一种诗歌叫《托普克》、《谜语》,深受群众喜爱。拉祜族的音乐和舞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传统乐器包括芦笙和三弦。拉祜族的长篇史诗《穆帕米帕》记载,拉祜族的祖先是由葫芦孕育而成的,所以拉祜族以葫芦为民族象征。葫芦丝是拉祜族最喜爱的乐器。电影《芦笙情歌》中的插曲《婚誓》是以拉祜族的芦笙曲调为原型的。
“狂扎”是拉祜族最重要的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和吉日举行。“扩张”持续了九天,分为三个部分。初一到初四的第一段叫“扩路”,也就是过年。抢新水是大年初一最有意思的活动:随着黎明第一声鸡鸣,青年男女冲出家门,奔向泉边抢新水。新水被拉祜族人视为纯洁和幸福的象征。第一个抢到新水的人被认为是新年的幸运儿。第三天,人们带着食物走亲访友,载歌载舞。初八、初九为第二段,称为“九黄节”,又称“男人节”。13日至14日为第三阶段,称为“小扎”。每个村庄都要摇摆。
拉祜族是一个美丽的民族,是56个民族中的一朵奇葩。
第八章:民族习俗正月初一是春节,原名元旦。在那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帽子和鞋子,以示辞旧迎新。都说在新的一年里,穿上没上过地的新鞋,可以脚步轻盈。主人起床后,先以背诵吉祥话的方式开门,并在门口放鞭炮,称为“开门炮”。一般开门有三把枪,所以要“取四放三”,留一把作为“备用枪”,宁波话的“备用枪”就发表在这里。鞭炮放得越高,声音就越大,预示着新的一年好运连连。如果是“吹、吹、吹”的哑炮,就不吉利。你应该马上说:“哦,吹吧,你今年会发财的。”并立即添加一个。
一个大的宗族,一个大的家族把他们祖先的画像供奉在祠堂或者中殿(堂前)。一般挂五代以内祖先的画像,是“为框”、“为影”、“为金紫”的代名词。在一些祠堂里,男性16岁才能祭拜,女性除外。一对发针饼(也叫吉祥饼)或两碗由负责人依次分。各家的年轻人依次拜长辈,称之为“拜老”。除夕已分“压岁钱”,用红纸包好,压在年轻人的枕头下,所以叫“压岁钱”。
在那一天,早上吃饺子意味着团圆。有些家庭一天吃素。这一习俗的最大特点是让家用器皿“休息”一天,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求火(不点燃他人或点燃香烟),不杀动物,不动刀剪,不倒厕所,不洗衣服,不虐待儿童或说不吉利的话。早上见面不要说“早”,因为你说今年会引来更多跳蚤。如果你绊倒了,你应该马上说:“哦,元宝掉了。”这一夜,如果晕倒前不睡觉,如果不点灯,就意味着今年点灯会引来更多的蚊蝇。睡觉前,放一个“关门炮”。晚上不要出门,俗称“平安夜”。
农历七月初二至初八,天晚至十五,家家户户出门走亲访友,一般先走亲戚,后走远亲,多关照丈夫、侄子、叔侄,以酒席相待,称为“过年饭”、“过年酒”。五月初五是财神日,是商务人士最重要的一天。被称为“招财神”之后的“开市”。有些佛教徒在农历七月初七晚上走七桥不回头,在农历八月拜八僧,俗称“走七桥”“拜八僧”。
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龙灯、欢乐灯、大头和尚舞等。与其他地方稍有不同的是“假装扫地”,即乞丐(此时称为“富人”)提着篮子,手里拿着用红球装饰的扫帚,假装扫地,并唱着俚语歌曲:“举起金扫帚,里格斯(像个声音)来扫。向东扫,老板房里有青龙、青龙米缸、黄龙谷仓;扫到南方,老板在屋里发了财,大元宝做了筏子,小元宝做了船。”
建国后,过年等习俗一直未变,很多迷信色彩也消失了。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春节期间坚持生产工作的老干部、工人、教师、科技人员、敬老院老人和职工。途中,熟人相见,牵手或握手,互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