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参与环保市场?
一、跨界转型:原来的主业不够好,转型生存。
通常主业不佳的跨界企业参与进来,是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类从无到有的公司,环保业务内生发展不足,外延并购成为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有的公司甚至通过重组将原来的主业完全剥离或稀释,将环保业务作为公司的整体,于是更名。盈丰环境、中再投资环等就是典型代表。
盈丰环境原名上丰高科,主营业务为漆包线销售。这块业务的毛利率有几年太低,在5%-7%之间波动。美的集团少东家、盈丰控股董事长何剑锋接手要约后,将其更名为盈丰环境。2016年3月,盈丰环境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即以环境监测为龙头,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综合环境服务商。
盈丰环境总经理马刚提出了未来要开展的十项业务,分别是:高端风机设备、互联网加环境管理、互联网加环境监测、互联网加水利管理、互联网加环保设备运维服务、烟气处理、水处理、固废处理、危废处理及生态修复、海绵城市。
从上面可以看出,盈丰的环保视野并不小,希望开展的业务涵盖了水、气、固废的监测和处理,意在做一个“综合环保平台”。该公司曾告诉界面新闻,环境监测将是发展的重点。
盈丰环境的转型路径是:先以6543.8+0.7亿元全资收购监测领域老牌一线企业宇星科技进入环保行业,再以6543.8+0亿元控股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绿东方环保。同时成立全资子公司上丰环保,共同设立30亿盈丰环保M&A基金。
该公司还通过收购进入水处理领域。2016年8月,盈丰环境分别以100万元、100万元收购良科环保55%股权、盛达环球100%股权、明环有限100%股权。
9月,盈丰环境还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9.5亿元,用于三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国家环境监测运行中心升级改造及新建、环境生态预警综合信息监测系统研发。
盈丰环境表示,环保战略框架基本形成,环境监测平台、固废平台、水处理平台建设完成。未来,公司将加快在大气治理、危险废物、土壤修复、生态修复、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布局。
虽然在半年报中,公司环境监测与治理业务占比仍不足40%,但相比2015年末的16%已经提升了不少,未来这一占比还将继续上升。何剑锋美的集团业主不多的背景也给盈丰的环境增添了想象空间。
中国再投资集团更名为秦岭水泥。公司原主营业务为水泥制造,2014年毛利率低至7.04%。2005年至2014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在公司十年中有九年是亏损的,因此被St“戴帽”。
2014年,公司将中国再生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再生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八家子公司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秦岭水泥,剥离上市公司原水泥业务。该公司已转型为可再生资源的领导者,主营业务转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和拆解。
接下来摘掉帽子,盈利,改名,中再投环的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2015年废弃电子产品毛利率高达57.47%,但2016年上半年下降至41.19%。
近日,中再投环的增资申请获得证监会通过,已成功更名。控股股东中,再生还拥有废钢、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等业务板块,集团资产有望注入。
二、周边产业转型:产业关联度高有转型优势。
与跨界转型不同的是,从事环保相关业务的行业也向环保业务转型。一些风景园林上市公司就是例子。他们原来的景观生意往往和生态经营有关,他们也有接单的优势。
因为订单丰厚,东方园林的环保事业蓬勃发展。
传统园林业务面临困境,原绿化龙头东方园林谋求转型。2015下半年,公司投资约30亿元收购5家环保公司,切入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领域。
景观公司转型环保产业有其天然优势,水处理业务是景观公司原有景观业务的衍生品。
东方园林的M&A路径是:2015年9月以现金147万元及增资收购吴中固废80%股权,以现金120万元及增资收购富阳金源铜业100%股权。5438年6月+10月,公司以现金1.46亿元收购深能固废60%股权。165438+10月,公司披露以9.5亿元收购中山环保100%股权,以3.3亿元收购上海力源100%股权。
通过并购,深能环保、吴中固废、金源铜业进入危险废物处理行业;通过并购中山环保和上海力源,两家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弥补了东方园林在水处理领域的不足。东方园林基本完成了在环保领域拓展业务的基本能力,使公司有可能做进一步的规划。
2015年末,东方园林董事长何也表示,公司未来两年将在环保行业进行200亿元的并购,再用两年时间投入100亿元用于被并购公司的新建和技术改造,将东方园林打造成生态环保的全产业链公司。
东方园林是转型成功的一家。首先,它选择了PPP模式来缓解公司的现金流问题。近两年600多亿的订单多为PPP模式,现金流有所改善。
其次,东方园林对M&A目标的筛选要求更高。何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技术是选择M&A标的标准,规模作为参考无法保证标的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细分行业就是东方园林要找到在某个领域至少排名前五或者能快速进入这个标准的企业。如果找不到他们,公司就会放弃在这个领域的并购。”
其中,投资最大的深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固体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该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废渣和污泥处理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电镀污泥和电子污泥处理企业。
其他园林公司也在走同样的路。普邦园林2015以4.4亿元收购深蓝环保100%股权。收购后,公司进入固废处理环保行业。这也是云投生态的布局。
三、环保产业转型:转型跳出传统细分“红海”
随着“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的相继出台,原本环保行业业务单一的公司并不愿意固守一条线开展业务,而是开始了跨细分行业的布局转型。资本有限公司、威利、中电环保等。不局限于单一的环保业务领域。
一些传统环保领域已经是一片“红海”,如城市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投标价格不断创出新低,低价竞争频繁发生,甚至投标价格远低于预估成本价。为此,也有环保企业向新的环保业务领域转型。
启迪桑德改造可再生资源领域。桑德回收成立于2015年6月,主营业务包括再生资源回收、电子废弃物拆解、报废汽车及再制造、再生资源深加工、再生资源O2O、危险废物处置,涵盖资源回收、初加工、深加工等再生资源全产业链。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再生资源公司之一。
中电环保也是一家跨行业的环保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水处理相关业务的环保企业,但经过两年的布局,现已形成“4+1”环保产业发展格局,包括工业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烟气处理、环保服务平台。
2013年报中,公司新增工业烟气治理业务;2014年度报告中,公司新增固废处置业务。这两项业务的营业收入虽然不高,但绝对值每年都在上升。从财报中可以看出,新发展的工业烟气处理业务和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业务正稳步增长。
2015中电环保在常熟成立项目公司,继续垂直发展固废处理业务。这种战略布局在业绩上也有明显体现。2015年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业务收入由2014年度的141700元增加到371700元。当年年底,公司拿下大型固废处理订单,中标常熟市30万吨/年污泥处理项目,合同总金额约654.38+0.372亿元。截至2016上半年末,公司订单28.47亿元,数倍于2015的营收。
四、央企试水:抢占市场,不在乎低毛利。
除了民营企业,环保行业近年来也迎来了大型央企的资本“进入”。葛洲坝率先吹响了国企进军环保市场的“号角”。
收购中谷科技,进入污水污泥处理领域。2015年实现收入5446万元,利润总额310万元。收购凯丹水务,进入污水处理领域,2015年实现收入1.2亿元;与大连贾环合资,进入再生资源领域,2015年实现收入65亿元,利润总额160万元;与中材国际合资,进入生活垃圾等固废处理领域——葛洲坝的环保业务已在多个领域完成。
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葛洲坝环保业务占比从2015年的8%上升到2016年上半年的12%以上。但其毛利率少得可怜,只有3%左右,远低于行业30%左右的毛利率。
CICC分析师廖明兵认为,葛洲坝正把环保作为转型的重要突破口,2017年收入有望突破300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环保行业会被激烈的“厮杀”,行业准入门槛越来越高。看似转型成功的环保公司,也要观察是否有核心技术。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对于企业来说,转型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