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怎么写?
关键词: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法,利益冲突,平衡原则
首先,微软的案例
1,关于Windows系统的反垄断诉讼
美国微软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1998 5月18日,美国联邦政府司法部和20个州的总检察长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微软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阻止其他软件厂商与之竞争。2000年4月3日,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作出判决。得出的结论是,微软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将IE浏览器强加给用户,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安装源代码,排除竞争对手。[1]
2.关于高于折叠条款的辩论。
微软与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许可合同中规定了“高于折叠条款”:要求已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显示Windows的统一特征(如图标、图标的设计风格和大小等。第一次启动电脑时,屏幕上会出现。原告称,微软通过“高于折叠条款”滥用其对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的专有权,损害了设备制造商、消费者和其他软件生产商的利益。[2]
在这两起不同的案件中,作为原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认为微软滥用了Windows系统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的支配地位,损害了其他竞争对手和整个市场的长远利益。微软坚称其权利受到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这反映了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排他性之间的冲突。有没有更好的平衡方法?也就是说,知识产权的价值保护在反垄断视角下如何体现?
第二,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的利益冲突
1,知识产权的立法目的——给予权利人充分的保护。
知识产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无形性、排他性、地域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从本文的观点来看,对市场竞争影响最大的是其排他性。"产权揭示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绝对权利和支配地位的垄断性或排他性."[3]
就微软案而言,由于知识产权的排他性,著作权人微软公司对Windows操作系统享有排他性的使用权,这是从权利来源上来说的。在权利的行使中,由于知识产权受到促进社会进步的技术成果的保护,大多数权利人会通过使用许可协议的方式将其成果社会化。[4]在技术利益最大化要求的驱动下,法律赋予权利所有者特权,即通过合法交易成为垄断者。这种“专有权”
通过行使获得的价格和合同不同于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获得的价格和合同。智力产品一旦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就意味着排除他人的同样行为。因此,知识产权最终是与“不是通过竞争获得的垄断”地位挂钩的。[5]
因此,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可能被权利人滥用,从而破坏技术的传播和创新。
比如利用知识产权形成经济联盟,限制其他竞争者的进入;在技术市场上取得主导地位;或者在许可合同中不合理地向被许可方多收费,限制合同期满后的技术使用,或者通过漫天要价变相延长合同期限...这些行为无疑已经背离了知识产权推动社会进步的初衷,也正因为如此,对方的其他竞争者不得不诉诸反垄断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市场竞争结构的稳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竞争机制。一旦竞争机制扭曲,市场就无法正常运转,市场秩序和结构就会被破坏。来自自由竞争的垄断是扭曲竞争机制的重要力量。但市场机制本身并不具备维护公平竞争的功能,因此需要建立法律制度来保护竞争机制。制定反垄断法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公平交易,实现充分有效的竞争。
为了建立有效的竞争市场结构,反垄断法反对垄断,限制竞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维护竞争市场结构。[6]在法律层面上,垄断是行为和状态的规定性。垄断首先是对一种行为的规定,反垄断法关注的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只要这种行为的目的是限制竞争,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垄断也是一个国家的规定,注重市场的集中度。垄断本质上是市场达到或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企业集中度下限。因此,即使没有明显的垄断行为,政府有关部门也可以采取法律行动,将垄断行为变成竞争状态,垄断状态本身就成为国家强制力的干预点。
[7]
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反垄断法的“社会本位”使其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宪法”,肩负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任。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垄断法及其相关政策是通过国家公权力来实现的,但反垄断法本身是以自由竞争的最佳状态为目标的。因此,市场经济离不开反垄断法。
3.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冲突。
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冲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一是竞争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关注短期效率分配或长期效率。如果注重短期利益,我们会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行为更加宽容,而如果注重长远发展,我们会严格限制其权利的行使;
第二,是否因为知识产权而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知识产权必须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第三,知识产权本身的经济特性(边际成本很低,容易被窃取)。这说明在用反垄断法分析许可协议的条款时,也要注意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合理性;四、许可协议是否应认定为限制竞争的横向或纵向协议。[8]
在本文列举的关于微软的两类案例中,原告均认为微软通过垄断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许可,破坏了自己的“竞争权”,因此反垄断法应对微软的行为进行处罚。最重要的问题是:知识产权法尤其是著作权法的核心商业行为——允许他人使用受保护的作品,应当适用哪些法律原则?诚然,在技术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的今天,知识产品所有权人专有权的保护范围越来越受到反垄断法的重视。如果在契约自由的理念下,个人知识产权得到充分的保护,将会出现更多的“微软”案件。但如果将知识产权的垄断与反垄断的利刃割裂,无疑会产生一种无依无靠的危机感,甚至丧失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增加社会发展的成本。简而言之,一个是反对垄断,一个是授予垄断。[9]对于这个问题,司法实践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理论上也没有定论。
第三,如何实现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协调发展
1,反垄断法的合理原则
反垄断法的意义在于塑造良好的市场结构,让竞争者公平竞争,从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出于对公众利益的尊重,表现出灵活性,不同时期对同一行为的态度不同,这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保护国内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国内商业利益。这时候反垄断法就会支持智力产品的排他性。简而言之,反垄断法背后的标准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国内市场来说,是消费者的利益,大众的利益。在世界范围内,就是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因此,面对各种竞争行为,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基本上都确立了“合理原则”。[10]根据合理性原则,反垄断法并不禁止所有的经济联盟,只禁止能够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合并。因此,将合理性原则作为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可以使反垄断法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经济形势,避免机械执法可能对正常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11]
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规范中,也适用“合理原则”。因此,有几个基本原则不容忽视:第一,不能认为知识产权导致了市场支配地位;垄断来自竞争制度而非知识产权制度。社会进步和创新是知识产权的初衷,所以并不是每一种知识产权制度都应该适用反垄断法。其次,竞争政策应承认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所承认的权利;只有这样,技术创新者的积极性才能得到保护。最后,虽然有一些限制竞争的协议,但如果这个协议比没有协议更能促进竞争,那也是可以容忍的;在没有许可协议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因为没有规定而出现效率上的混乱,没有许可协议的推广方式,技术成果的社会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12]这三条原则表明,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认识到知识产权的基本调整是基础,进而与反垄断法相衔接。
2、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知识产权的专有权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法律界的关注。实践中,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围绕知识产权的诉讼日益增多。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今天,知识产权与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法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在技术许可方面,随着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和保护范围的扩大,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本可以免费使用的技术落入了他人的专利保护范围,成为了进一步开发、研究、生产和经营的障碍。就连鼓励创新的专利制度也成了一些人恶意设置“诉讼陷阱”的工具,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一张DVD,从零件到零件的有效专利多达1500个。中国厂商要想成功打入国际市场,首先要获得国外专利权人的许可,并支付一笔可观的费用。
面对这种情况,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必须本着既要刺激知识产品的创造,又要方便公众获取和利用知识产品的原则,做出具体的制度安排。平衡知识产权人的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石。[13]因此,在知识产权制度中,有许多有针对性的规定来协调公众的利益。如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和专利权中的强制许可。最重要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有期限的。一旦过期,该产品将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所以从根本上说,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都是着眼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3、平衡原则——协调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
虽然目前我国将知识产权问题纳入反垄断的案例并不多,相关司法实践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实际上两者的冲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会导致竞争的失衡,这是反垄断法所不能容忍的。其次,反垄断法的详细审查会损害竞争对手的自主权和创新积极性。因此,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就需要通过竞争利益最大化进行案例分析,在合同双方和公众的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笔者认为,这一标准无法通过法律明确具体的规定来确立,基本取决于市场主体的自我评价和法官的案件认定。
第一,明确知识产品的管理需要受到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的规范,以保证个人意志和社会创新。“许可应该有利于版权所有者:这是设计版权法和合同法的部分原因。在市场上的成功不能剥夺一个公司在版权法和合同法上的利益。”[14]所以,反垄断不是针对大企业的。大企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的垄断不是真正的垄断,企业家利润中包含的垄断利润可以看作是赢家的红利。
这种具有“技术垄断”的企业,实际上仍然处于竞争之中,因为它一方面要与拥有原创技术和产品的企业竞争,另一方面又受到潜在竞争的威胁。[15]
这段话说明垄断地位的形成并不一定是竞争的消除。为了保持其地位,垄断者必须更加努力地改进技术和降低成本。如果是这样,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IT行业的发展可以证明这一点。
另外,从合同法的角度来看,反垄断法是对双方意思表示的一种修正。
这种纠正应该发生在明显不公平的情况下,比如一方利用其优势地位对另一方施加不合理的义务或价格,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超出了正常竞争的可接受限度。这是反垄断法发挥作用的空间。在微软与计算机设备制造商之间的“高于折叠”条款中,微软并没有对“高于折叠”的屏幕设置和显示进行不合理的限制,也没有限制制造商和消费者在“高于折叠”后重新设计屏幕。正如作者对版权、许可和“第一屏”的观点一样,在合同自治原则下,许可协议不仅可以保护许可人的利益。整体来看,许可合同是一个博弈过程,因为双方的利益平衡必然会体现在合同价格上。得到的权利越多,付出的代价就越高。德国的沃尔特?欧根说:契约自由“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来自家庭和企业经济计划的个人自由契约,就不可能通过完全竞争来调节日常经济过程”。[16]而且,这种“高于折上折”的条款可以通过降低培训成本、进行质量控制、明确商标标识等方式,使消费者获得稳定、低成本的服务,最终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社会效益的增加。根据合理性原则,可以认为上述折叠条款不是完全滥用权利的结果。如果一定要在这一条款中引入反垄断审查,就会破坏合同的约定和竞争环境下市场参与者的自由选择,进而付出损害社会和技术进步的代价,这是反垄断法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因此,只有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合同条款,权衡多方利益,才能找到反垄断法的作用空间。
第二,反垄断法不能完全退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只要这种“保护”成为破坏竞争的保护伞,反垄断法就应该责无旁贷地对其进行规制,以保证竞争结构的健康发展。
事实表明,契约自由有时并不能保护市场供求双方的竞争,甚至可以用来消除竞争。卡特尔和其他垄断组织的建立就是一个例子。企业利用契约自由建立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利用契约自由导致强制性契约。“契约自由”往往成为垄断集团证明自己受法律保护、享有相应权利的借口。[17]正是由于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和合同法过分强调意思自治,权利滥用才可能成为一种法律现象。在知识产权法中,法律赋予权利人特权,为知识产品的收益划定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只能由权利人独享,这自然导致了与其他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冲突。
就像本文开头的第一个案例,美国和欧洲的法院分别认定微软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做出了不利于微软的判决。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反垄断法完全有理由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垄断现象进行干预和规制。这是因为反垄断的性质。所以,尽管有“排他性”的“私权”壁垒,有契约自由的说辞,但从社会长远利益出发,还是应该承认反垄断法介入的合理性。
第三,本文的结论是,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不再简单地将知识产权视为垄断豁免权,而是在保护知识产权和防止权利人滥用权利之间寻求平衡;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限制竞争行为也应纳入反垄断规制范围。企业在进行反垄断时,考虑的不仅仅是规模,还有是否利用自身规模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18]
正如美国最高法院在戴尔公司案中所表述的那样:“通过公平程序得到承认的客观格式标准,具有‘促进竞争的实质性优势’。通过制定标准,我们可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从而增加消费者的选择,也可以通过标准化投入和经济指标来降低生产成本。以便新进入者能够根据现行标准生产产品,减少市场准入壁垒...“一般来说,知识产权和竞争政策都关注技术进步和消费者的最终利益。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但至少要防止搭便车,所以知识产权保护必不可少。但是,市场主体只有在面对竞争时才有足够的动力进行改革,因此创造健康的竞争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平衡增加竞争和进一步技术改造之间的利益。面对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不同法律领域之间的交叉问题越来越普遍。这时候就需要正确把握不同部门法的立法含义,促进社会整体利益。
注意事项:
[1]2000年6月,微软提起上诉,上诉法院作出判决,基本认定微软采取反竞争手段维持其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但否定了初审法院试图将其垄断地位延伸到浏览器软件领域的判决。165438+10月6日,微软与司法部和原告中的9个州达成和解。因为与本文关系不大,就不详细介绍了。杰夫、时建中主编,《经济法概论案例教程》,204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9月。?参见Ronald a. cass:版权、许可和“第一屏”,资料来源:
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网站www.ssrn.com
[2]刘平对知识产权和财产权的全面比较研究载于《知识产权》,2003年第4期。
[3]“根据版权法的基本方针,版权所有者在决定许可其产品的条款方面享有很大的自由。毕竟,版权的价值在于权利所有人能够设定条款,期望从许可中获得最大回报。”
参见罗纳德·a·卡斯:《版权、许可和“第一屏”》.
[4]作者不否认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是有期限的,是受合理使用限制的。
所以这里讨论的排他性也是相对的,不要太极端。本文全文立足于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并非质疑知识产权本身,主要是从反垄断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时,我不否认知识产权的最初取得也是市场公平竞争条件下权利人创造性劳动的结果。
[5]“有效竞争”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客观模型。在这种模式下,竞争被视为实现整体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手段。这一模式的提出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市场结构。作为法律上可操作的目标模型,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标准来评价市场上的竞争是否有效。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主要是以规范竞争性市场结构为基础的。根据德国人康·森巴赫的理论,一个优化的市场结构需要多个竞争者,他们的产品适度不同,市场高度透明。王:竞争法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第73-90页。
[6]刘宁司源林萍严平:《国际反垄断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7-9页。
[7]“然而,就感觉到的冲突而言,它似乎源于四个主要的不确定领域:(a)竞争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关系到短期分配效率或长期动态效率,(b)市场支配力是否应该从知识产权的存在中推断出来,(c)知识产权的某些明显的经济特征,以及(d)某一特定的合同、许可证或兼并是否应该被视为横向的或纵向的。”见“竞争政策和知识产权”,经合组织,竞争法和竞争政策委员会,DAFFE/DLP(98)18请愿法,在合理标准规则下适用,似乎完全足以区分“有利的”和“不利的”
以及在通过知识产权赋予必要的市场支配力的情况下的反竞争搭售。“见“竞争政策和知识产权”,经合组织,竞争法和竞争政策委员会,DAFFE/DLP (98)18
[11]"1.不应假定知识产权创造或增加了市场支配力;2.竞争政策应承认和尊重专利法赋予的基本权利;3.如果许可证限制导致的反竞争情况比没有许可证的情况要轻,竞争法就不应禁止这种限制(也就是说,竞争管理机构不应含蓄地假定,如果禁止这种限制,仍然会发放许可证)。如果一项许可限制未能通过这一检验,但如果它与足够的实际或潜在效率效果相关联,则根据竞争法应当是允许的。”见“竞争政策和知识产权”,经合组织,竞争法和竞争政策委员会,DAFFE/DLP(98)18
[12]冯小青的利益平衡理论:知识产权蕴含着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
[13]“但是许可应该给版权所有者带来好处:这是版权法和合同设计的一部分。在市场上的成功并不能剥夺一家公司从版权法和合同中获得的利益。”参见罗纳德·卡斯:版权、许可和“第一屏”
刘炳勇《论反垄断的理论基础》,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5]刘炳勇《论反垄断的理论基础》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刘炳勇《论反垄断的理论基础》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7]马宏宇“从“微软”案看反垄断法的发展趋势——兼论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几点启示”发表在《兰州商学院学报》第4期,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