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累了五千年的道德教育经验,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有效,是因为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接受了儒家思想,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制定了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将道德教育视为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组成的完整体系。

早在《礼记》中就有“建国民,教为先”的观点。也就是说,教育对于建立一个政权,领导一个国家的人民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教者,善而救其失”(《礼记》。学会记忆),教育的目的是“以德报德”,即使人的错误被挽救了,善良也会继续成长。可见,德育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道德教育必须从修身开始,即达到身心和谐,然后处理好人与好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国家的伦理关系。因此,只有教育搞好了,人的经验治好了,伦理关系协调了,人们真正长久的幸福生活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是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组成的完整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开端,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社会教育要秉承孔子提出的“思想无邪”的理念。所以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都是遵循孔子和老夫子阿q的这个思想,无论音乐、歌舞、戏剧、诗歌等等。,主要内容是弘扬道德,弘扬正气。只有这样,社会正气才能上升,邪气才能下降。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社会教育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更加深远。所以我们的文化部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应该肩负起弘扬社会正气的责任,为倡导和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此外,宗教教育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佛教,本质上是一种教育。佛陀的教育教导人们“一切恶都不要做,一切善都要追求”,这与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佛教自公元67年传入中国以来,受到中国朝野的欢迎,成为一门艺术化程度很高的教育。这种体现在佛教建筑、雕塑、音乐、绘画中的艺术教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淳朴善良的民风,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采取有效的德育方式,强调领导干部的主导作用。

《说文解字》把“教”解释为“上施之,下效之”。儒家看到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个人的影响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是开启人的爱憎而不是强迫灌输一种思想。因此,他们特别强调“先正他人”、“言传不如身教”,强调领导者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对此,孔子反复强调:“君子之德,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抑。”(《论语·颜渊》)意思是领袖之德如风,庶人之德如草。风吹到哪里,草就落在哪里。他还说:“政治家也是对的。子帅是对的,谁敢错?”“是正气,也不是命令;它的身体不直,虽然它不听话。实践证明,“上行下效”:“上有隐忍之风,下有不争之俗”,“上无欲则刚,下无欲则刚”,“上有正气,下有正义”,“大臣不贱,小官不污;小官不贱,海关必废。因此,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者,道德修养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非常重要。

孟子继承了孔子重视领导者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作用。他说:“只有仁者才应该身居高位。为人不仁,身居高位,就是将其恶传于众。”(《孟子·离娄上》)只有仁者才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当一个不善良的人处于支配地位时,他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广大群众。追溯历史,在实现士大夫阶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个人人格的层次和力量,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成为为官的首要和基本条件。包拯清正廉洁、不畏强权的为官品格;哈里为民请命、正气凛然的风范,为统治者和普通百姓所景仰。

第三,把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制度建设来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施。

中国古代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各种社会制度来强化。简单来说,社会提倡的东西,一定是制度鼓励的;凡是我们反对的,都要通过制度来约束。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尔说得好,“当社会不利于人们频繁使用高尚的情感时,这种情感就会因为缺乏训练而消亡。”从这个意义上说,也需要从法律、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的完善来保障和促进道德教育。中国古人重视道德教育,但绝不意味着忽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不是非此即彼、对立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例如,为了贯彻孔子“兴才”、“取法直人,可使不义之人直”的主张,孟子进一步提出:“尊贤使能,处于接君之位,天下之民皆乐而愿立其庭。”这种观点也被历代开明的统治者所接受,所以他们重视官员的选拔、考核、监督、奖励、培训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汉书》第六卷,第167页,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

第四,注重培养人的“做错事,却要求别人”的能力

世界上所有的冲突和不和谐都根源于利己与利他的冲突。所以,解决矛盾,大家首先要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互相指责。孟子特别阐述了这一点。他说:“如果一个情人不接吻,这是违背他的仁慈的;治病救人无药可救,与智慧相悖;礼人不答,敬人。做了错事的都是自己找的,堂堂正正,天下归自己。"

《中庸》里也说,“射之似君子,谋之是错。”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的工作不成功,我们应该立即回头,找到自己的缺点。这就像一个弓箭手。如果他的箭法偏离了靶心,他不去找客观原因,而是回头反思自己的技术差。古代圣贤如孔孟所称赞的汤,都是这种“为己所不为,为己所谋”的典范。商朝唐王在洗脸的盆上刻了一段话,“新则新之,新则新之”(大学曰:“汤之盘曰:新则新之,新则新之。”)时刻督促自己不断进步。王堂遇旱求雨时提到:“我有罪,无方;万芳有罪,罪在我弓”(《论语·尧曰》)。意思是只要我有罪,我就不想因为我的过错伤害全世界的人。天下百姓有罪,都是我自己的错,我要为此负责。

中国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风气的好坏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风气的改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不仅是每一个领导,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不可为而为之,可为而为之”的态度。陈寅恪说:士大夫不要脸,是国耻。作为一个学者,一个知识分子,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省能力。应该说,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道德观,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责任。

古人云:各负其责,颠倒是非;怪自己,天高云淡,地平。现在小到家庭夫妻之间的矛盾,大到种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只知道互相指责,却不会反思自己。只有当每个人都能“为非作歹,为己所谋”时,冲突和矛盾才能最终得到解决,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才能得以维护。

孝观念的现代意义

摘要:“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被推崇为伦理道德的基础和第一行为准则。现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权利意识的传播,使得孝道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于是,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的失衡。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很多,重新认识和倡导儒家伦理中的重孝思想,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

关键词:儒家伦理家庭美德,孝顺和尊重老人

对于现代家庭关系的讨论,笔墨越来越侧重于夫妻关系的处理和协调。这是否意味着现代家庭的孩子越来越不重视父母的赡养和孝顺?换句话说,传统社会中强烈的孝道观念在现代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当代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道”进行了采访调查。

调查在烟台开发区的一个居民区进行。因为地处开发区,中青年情侣比较多,这和开发区的特点有关。这里聚集的年轻人学历高,文化素质好。我们的采访对象集中在与子女同住的老人身上,了解他们对子女孝道的看法。这些回答似乎反映了一定年龄(25-35岁)、一定文化水平(大专以上)的城市青年(或中年人)对孝道的态度。

在谈到子女是否“孝顺”父母时,这些老人的回答大多是肯定的。然而这些肯定的回答,在我们听来却带着一种“知足常乐”的无奈。在他们看来,和孩子一起生活,被孩子照顾,是很满足的。而这种满足感,似乎来自于和那些歧视、骂父母、吃父母、要父母、带父母的孩子的对比。从他们的交谈中,我也了解到,他们也愿意承担洗衣服、做饭、照看孩子等家务,以免在自己能工作的时候成为孩子的负担。至于那些不开心,说话不在乎父母感受,甚至有训斥语气的象孩子,也是抱着“不到顶,不到底”的心态接受的。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来自于与孙辈的情感交流,而较少来自于子女。子女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应该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只把孝顺理解为赡养父母。这与中国传统对孝道的理解相去甚远。

“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几千年来一直被推崇为伦理道德的基础和第一行为准则。比如孔子的“君子之商,以德为本。”孝也是仁的根本!”(学习《论语》)、孟子的“仁即真理,亲如手足”(《孟子·离娄》),以及《孝经》中的“孝为德之本,教之所生也”,都把孝作为仁义之本,“人伦之公理”后世的思想家和统治者也将其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从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了“孝”的含义、内容和各种具体要求。

爱达荷(Idaho的缩写)

为什么孝道被古人如此看重?

在儒家思想家看来,孝是一种性德,即本质上的品德。儒家强调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体现在恻隐之心,是非之心,逆来顺受之心,羞耻之心。建立在父子自然伦理关系基础上的孝道,最容易体现生命所具有的同情心。所以,孝道是最容易发展本性的,这样原始道德的本性就很明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以孝道为基础的。所以,这个词一定不能忽略。理解了这个词,就是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从孝字的构成来看,孝是一个知字,上面有一个旧字,下面有一个子字。孝这个字的意思是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而不是两个。如果有两种这样的观念,那就不是孝顺了。前代有前代,往事无始;下一代有下一代,未来没有尽头,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在国外,中国人仍然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传统。外国人不懂。他们问:为什么不认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祖先就要祭祀他们?但是,他们不懂“民德厚”的道理。中国人祭祖,寓意深刻!远祖念念不忘,怎能对直系父母忘恩负义?儒家从纵向讲孝道教育,从横向讲兄弟情谊,引申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可见,孝道教育做好了,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自然就有序了。

是老师有很大的责任进行孝道。所以,孝顺和尊师是紧密相连的。儒家特别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强调老师的善良和父母的善良是一样的。这一点在古代仪式中尤为明显。《礼记》上说,一个人20岁就加冕了。从此,他的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不再直呼其名,而是用自己的话称呼他,甚至是皇帝,说他的话表示对他的尊重。只有父母可以一辈子直呼其名,就连老师也可以直呼其名。显然,老师和家长的善意是对等的。父母去世,要哀悼三年;老师死了,也要守心丧三年。皇帝收老师,也要降级。他不应该以君臣之礼接待,而应该以主客之礼接待,即皇帝站在东,老师站在西。可见儒家非常重视师德的尊严,把孝道和师德作为教育的根本。

儒家的孝道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是养父母的身体,还有养父母的心和志向,不能一直牵挂。如果你经常让父母担心,那你对不起父母,你不孝。比如上学不乖,功课差,让妈妈担心,是不孝;对老师不尊重,不能和同学相处,让父母担心是不孝;步入社会,工作不认真负责,不尽心尽力让父母担心,是不孝;对长官不忠,不能和同事合作,让父母担心,都是不孝。所以,按照《论语》的说法,孝就是父母只担心自己的病,也就是父母只担心自己的病,其他的事完全不用担心。可见,一个经常有孝心的人,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所以古代有“忠臣当在孝子门口”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二。

古代关于孝道的一些论述和要求,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进步的作用,对我们今天家庭生活的和谐也有借鉴意义。从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概念出发,儒家所说的“孝”的合理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支持父母。早在《尚书·九高》中就提出了“我是大腿臂,纯于术,太善于跑事。”赵引牛远侍贾,孝养父母。“这意味着臣民们正在努力种植各种谷物,以便为他们的父亲和兄弟服务。农活干完了,他们就用牛车把粮食运到很远的地方去交易,也是为了养活父母。这里就提出了赡养父母的道德问题。《诗经》里也有很多章节,反复强调子女在养育上要报答父母的恩情。比如《诗经·潇雅》说“我父生我,我母屈我,逗我,养我,给我肚子。”意思是:我爸生我,我妈养我。摸我,爱我,养我,教育我,照顾我,想我,出去抱我。所以子女赡养父母,是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孝经》作为儒家经典,把赡养父母作为庶人的主要孝道,并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慎用收养父母,也是庶人的孝道。”可见,传统儒家伦理非常重视赡养父母。有时甚至超出了道德的范围,还受到法律的保障,规定不孝行为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孝经五行》一章有“五行属三千,罪大于不孝”之说,规定不孝者斩首。北齐法律首倡“十大罪”,其中不孝罪是十大罪之一。按照唐朝的法律,骂祖父母、父母的要绞死,打他们的要砍头,从而对各种不孝之罪做出了更加具体的惩罚。

第二,尊重父母。一般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孝顺。针对这种观点,孔子说:“今天的孝道就是养狗养马。大家都是养尊处优。为什么不呢?”(《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仅仅以“养”作为“孝”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一个养狗的马来说,也是“养”。不尊重父母,就和养狗的马分不清。《礼记》也说:“孝子若有深爱,必有恩,有恩必有乐,有乐必有恩。”为父母服务,重要的是孩子发自内心地对父母表现出真诚的尊重,保证父母在精神上感到欣慰,让他们感到幸福。所以孔子说:“色难。”如果有事,弟子会处理;有酒和食物,先生。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孝顺?”(《论语·为政》)。意思是伺候父母最难保持和气。儿女有事做,父兄有酒先吃,算孝顺吗?善待父母,尤其是父母犯错的时候,不要生气:“让父母劝诫你。不从其志,不违其志,努力不怨”(《论语·立人》)。意思是,如果你为父母服务,如果他们错了,你要温和地劝他们,努力工作,不要抱怨。可见儒家的孝道是把孝敬父母作为孝道的高层次要求。尊重比尊重更根本。所以曾子说:“孝分三种:孝敬亲,其次辱,可举于下”(《礼记·祭义》),孟子也说:“孝是对亲最大的尊重”(《孟子·万章》)。

第三,“尊老。”儒家把孝道不仅延伸到父子关系,也延伸到家庭亲属。如《礼记·季芳》提出“亲父母之方,可谓孝也”,主张“进则孝,出则孝也”,即在家孝敬父母,出门敬老,向社会推广家庭敬老的观念。自汉代以来,儒家尊老、爱老、养老的伦理观念已经牢牢地扎根于家庭,并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关爱老人,关爱他人”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用同样的感情去爱别人的父母。

在儒家看来,至少以上几点可以称之为“孝”。以这个标准来看,恐怕很多人都很难名副其实。一些在古人眼中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和必要礼仪,在现代很多年轻人眼中无异于“天方夜谭”。实地采访的结果表明,很难让孩子对父母一直“和和气气”。至于孩子偶尔不开心,对父母发脾气,在一些家庭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但是,这些老人只是默默忍受,总觉得自己的子女和那些“不配”的后代相比,已经做得很好了。

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子女的孝道观念尚且如此,普通大众尤其是农村子女对老人的态度可想而知。虽然对这一点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但是翻开反映老农民生活的报刊杂志,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子女(媳妇)打父亲骂母亲,遗弃侮辱父母,把父母当成负担或者保姆的例子,很多老人的悲惨生活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堪回首。这与中国儒家伦理倡导的关心亲人、尊重亲人、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形成鲜明对比。

三。

是什么导致了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孝道的衰落?

第一,对传统孝道的激烈批判忽略了传统孝道观念中的合理成分。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孝道连同一切封建道德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揭露了封建孝道的弊端和危害。不可否认,传统的孝道观念是在重视经验和体验的农业社会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深受宗法等级制度的影响。“孝”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宗法等级色彩,有许多对忠孝无知的内容和阻碍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如“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论语》),“父母若在,不远行而行好”(《论语·立人》),“不孝有三种,后无大德”,“父为子藏,子为父藏,直在其中”(《论语·鲁兹》)然而,应该清楚的是,这些负面因素并不代表儒家孝道的主流。同时,儒家经典中的这些论述也不能断章取义。由于一些人对传统孝道的批判,导致人们思想混乱,在当代社会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后果。

其次,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削弱了孩子赡养和尊重亲人的义务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别是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一些人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意识形态迅速膨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比如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有些人认为老年人只有消费没有生产,是负担,是负担。敬老观念越来越弱,连亲骨肉都不喜欢和随时需要照顾的老人住在一起。只有少数需要老母亲帮忙看家、做饭、洗衣服、带孩子的人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然后父母本身有钱,对子女不构成负担,子女也愿意和他们一起生活,亲自赡养。这些人只有自我,或者扩大的自我,也就是老婆孩子。他们没有父母,不履行作为男人的儿子的责任,不支持和帮助父母,甚至歧视和虐待父母。这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友谊与和睦,也给父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困难和精神痛苦,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尊老传统。这样,人们就不自觉地把儒家“必养尊处优”的孝子标准简化为“必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社会上出现大量打爹骂妈、无视父母赡养等“令人发指”的现象时,那些还能赡养父母的人却成了“孝子”,这就不难理解那些能得到子女赡养和照顾的老人的“知足”心情了。

当然,这些现象的出现也离不开我们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教育之间的脱节。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显得尤为重要。弘扬传统孝道,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现在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一些观点激进的人对曾经发挥封建道德作用的孝道观念能否在现代家庭伦理的协调中发挥积极作用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四。

那么,当代中国弘扬孝道传统美德的基础和价值在哪里?

从道德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和发展了过去一切优秀的人类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传统道德。社会主义道德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拒绝坏的,选择最好的。传统道德虽然包含了其时代的阶级局限性的内容,但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可继承的内容。比如,传统孝道中赡养和尊敬父母的美德有利于维持人类种族繁衍,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和睦亲情,维护人类家庭,这是血缘亲情的自然表现,具有主观心理基础。再比如传统孝道中尊亲敬老的美德,强调“老有所养,老有所养”,把孝作为仁的根本。“爱”是从爱父母开始,然后爱他们的人民,他们的长辈,他们的民族,他们的国家。这种对他人的天然好感,符合人的认识和情感发展规律,容易被人接受。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他怎么能真诚地爱别人,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国家呢?可见,弘扬尊亲敬老的美德,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所以孔子有“他也孝顺,但易犯错误的人少之又少”(《论语·学》)的说法,《孝经》也有“老少皆治”的说法。可见,孝道观念的教育是维护良好社会伦理秩序的基础。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法治相对健全的当代西方国家,仍然存在犯罪率剧增、未成年犯年龄下降等现象,这无疑与夫妻关系失衡、家庭崩溃、父子教育缺失有关。

可见,孝这一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孝的观念和行为中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值得发掘。不能因为它有一些缺点就完全否定它。对此,孙中山先生在1924中说:“一般迷恋新文化的人,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就可以摆脱旧道德,不知道我们有什么。如果是好的,当然要保存,如果是坏的,可以放弃。”“说到孝道,我们中国人特别擅长,特别是比其他国家先进得多。”“太孝顺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儒家孝道的积极方面,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面对中国社会不关爱老人、不尊重老人的现象,面对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孙中山先生的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总之,立足于其他国家的经验和中国的现状,分析和认同传统儒家孝道观,吸收有价值的合理思想,在家庭中强调“孝”的美德,在全社会倡导养老、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稳定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