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木板年画纸

我来了河南之后,知道开封县有个小镇叫朱仙镇,那里有千年绝技,就是木刻年画,但是我从来没有去边上实地看过。只是偶尔在文化遗产日的时候,在一些政府部门组织的活动上看到一些表演演练。一直是作为文化记者的遗憾。后来因为几乎所有媒体都做得太多,朱仙镇的木刻年画名气越来越大,自然不构成记者抢救挖掘的正在消失的文化类型,也没有必要去做。然而,总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原始木刻年画没有记录在《老证人》中。就在早前,我从一位网友那里了解到,安阳市滑县有一种滑县木版年画,比朱仙镇和“五木版年画”更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民俗学研究意义的研究价值。

据滑县木版年画研究会会长、原滑县文化局局长魏介绍,滑县木版年画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真实的历史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滑县木版年画可以比十几年前记载的要早得多,甚至比所有的木版年画都要早,因为滑县木版年画有人类更早的文化表现形式为证。其他种类的木版年画内容多以民间故事、戏曲故事、历史演绎故事为主。滑县木版年画中的故事和内容是文子,他已经失去了很长时间。即使是木版年画的最后传承人,也说不清自己刻的字和字的出处。滑县木刻,当然是来自滑县,主要集中在滑县的磁州寨乡、老店乡、八里营乡。滑县位于黄河故道,滑县境内有磁州寨乡、老店乡和八里营乡。华县乾隆年间是中原商埠,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为木版年画的生产和销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然而,随着历史形势的不断变化,滑县木版年画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历程。在传承的过程中,艺人们迫于生计,彼此对技艺保密,所以在选择传承人时极其谨慎。作为一门民族民间艺术,由于历史悠久,信息极其匮乏,搜集整理起来也很困难。据磁州寨乡在世长者李方屯介绍,李方屯木刻的祖师是一位落魄的艺术家韩(原名韩宅)。他别出心裁,潜心在木刻上作画,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形成了木刻。他的生活就这样丰富了,这门手艺也丰富了。经过年轻一代的传播,逐渐出现了几个派系号。乾隆时期出现了以韩凤岐、韩凤仪、韩凤祥为代表的三个作坊,即兴隆、兴义、盛兴。

解放前夕,经济萧条,人民贫困。制作年画的艺人纷纷转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作坊开张生产。1958前后,“鬼魅”一扫而空,木版年画越来越没落。当时,一些艺术家冒着被批评的危险将旧画埋在地下、屋顶和墙板中,保存了一些布局,但许多珍贵的布局被破坏,永远消失了。直到1962政策放宽,木版年画市场才开始复苏。以磁州村李方屯村整村为例。1963,全村400多人,30多户近200人制作年画。每家有二三十块木板,一个人一天能印100多块。全村全年能卖出100多万张年画,一张卖四五张。国外画商购买年画有时要等上四五天,每幅年画都要由政府指定的专人盖章,作为纳税手续。动乱年代,木版年画作为“封、资、修”的产物,无法保留一幅一版,被迫停产。一些旧的印刷版被埋在地下和屋顶上。文革后,这些书页被挖出来后,我们试着做了一些,但是产量有限,销售动不了。直到改革开放,木刻作为民间手工艺瑰宝,越来越被人们看重收藏和欣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木刻艺术家们在相互交流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整理,使木刻得以复原,艺术家们开始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产销又达到了繁荣。一进腊月,卖画的人就拉着大车从远处赶来,用小麦、高粱、玉米等农产品换年画。

滑县木版年画内容丰富,有神仙、族谱、童话、山水、戏曲故事等。、以及正厅、门神、灶神、对联、扇子等。,主要与民间信仰有关,反映了古人与天地和谐相处的期望。

滑县木版年画是印刷和绘画相结合的产物。基本程序是:画稿、雕刻、印刷、上色,这种最原始的制作工艺至今还保留着。

乾隆年间,华县木刻大多通过浚县、内黄、东明、长垣、兰考、开封及本县的画贩销往全国各地,也有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地的画贩收购。这些画贩专门批发木版年画,有的延续到第三代、第四代。每到腊月,人们络绎不绝,排队等候,年画就做不出来,有时在艺术家家里一呆就是十几天。至清末,已远销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目前发现的帧上有很多无法辨认的字符。2007年,滑县木版年画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冯骥才先生在2006年6月+10月考察滑县后表示,滑县木版年画是“文化遗产普查抢救中的惊人发现,是半个世纪以来新发现的年画产品。一个失落的文明,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

听了魏的介绍,记者一行又跟随他来到了滑县木版年画的最后一位传人耿建设的家中。在这里,我看到了华县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和全家人热闹的场面,特别是从他的儿子耿尚峰的传承和他们近30代人的独特技艺。华县木刻的未来一定会比朱仙镇木刻年画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