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影评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blog/user 1/31/archives/2005/5039 . shtml

如何写影评——周立铭看电影

周立铭的《如何写影评》发表在2004年第十期《看电影》杂志上。是专门贴的,比较长。你可以选择你喜欢读的段落,希望可以供你参考,更多的朋友可以写影评。错别字请见谅,没有太多时间校对。。。。。。。。。

有个读者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容易回答,也很难回答。说起来容易,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从来不认为写影评有什么N字方针:很难说,写影评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就像看电影一样,很多东西只能看懂。这篇文章想说的,与其说是“如何写影评”,不如说是“我如何写影评”。

写影评,说到底就是用文字记录看完电影后的感受。只要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没有睡着,你就会对这部电影有所感悟:即使睡着了,也是一种反应,这或许可以证明这部电影总体上并不无聊。影评篇幅不限(媒体都会有),可以长达两三句。一个英文电影论坛举办了一个一句话的影评比赛,有获奖者居然把自己的评论浓缩成了一个字。最近在编欧美电影指南,西碟,深有感触。写短评肯定不比写完整评容易。

在成千上万个茶余饭后发表意见的观众中,只有少数人坐下来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文章,媒体能利用的就更少了。如果几家有影响力的媒体都用同一种风格,给人的感觉就是影评应该这么写。比如在美国,主流媒体的影评一般都在1000字左右(翻译成中文)。大概三分之二的篇幅是描写剧情的,剩下的属于评价,但是评价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公式。刚写影评的时候,就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落笔的时候自然就留下了这个痕迹。我觉得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风格。

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文学批评传统被压抑了很久,我们对一些概念的界定没有西方那么清晰,但是我们很喜欢条条框框。就说“影评”。什么叫“影评”?狭义上就是英文的影评。“这种文章是写给看电影的人看的,不是写给拍电影的人或者研究电影的人看的,一般都是发表在主流媒体或者粉丝刊物上。罗杰。艾伯特是唯一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但他的文章简单直白,似乎很家常。他很有生产力,每周能有五条评论,但都比较短,翻译成中文大概700字。他的流行路线使他成为最广泛阅读的影评人,美国超过200家报纸授权转载,他每周还有一个电视节目,每个半小时。与他相对的是《纽约时报》的猫王。喜欢炫耀自己花言巧语的米切尔让读者一头雾水。不信你可以看看他对《黑客帝国2》的评论。宝琳。凯尔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影评人。她的反电影批评上升到了艺术层面。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她的评论是美国文化的一面旗帜。她的文笔有点像子君,有一种女性的优雅,但观点很尖锐,有时很刻薄。

看来我们影评的范围更广了,一些很感性的随笔,借助电影的歌词,在英文里应该属于随笔;有些是理论研究,属于论文性质。英语应该是电影评论或者电影理论。看惯了一类散文的读者往往会不喜欢其他类型——看惯了散文的人会认为别人没有个性;习惯看论文的人自然会觉得,没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脚注,就没有深度。在我的长篇评论里,《人工智能》和《公民凯恩》都是一万多字,但前者其实很感性,后者本来就是一篇论文,但我尽量避免论文的风格。假设我把该用的术语都用上了,并附上每句话的出处,估计有些学院派会服气,这篇文章会失去99%的读者。这是我的局限。媒体大多认为是一种实力,而高校和科研院所则认为是“你还年轻,需要提高”。

以前老一辈的评论和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评论很像。我们先来了时代背景,然后故事大纲,中心思想,最后具体分析。作为一种写作方式,这是可以的,但这不是黄金法则。我尽量避免这种写法,怕把自己框在一个表格里。通常看完一部电影,我会思考自己最有感触的,也许是故事(如钢琴师),也许是讲故事的方式(如穆赫兰道),也许是表演(如恶妇),也许是摄影或摄影(如《吸血鬼的400年之影》),也许根本没有故事或表演,只有纯情(如雷吉奥的人生三部曲)。一部电影可以讲很多东西,但是要讲让你感动的部分。填空足够全面,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会是好的影评。

影评人需要文学理论知识吗?以此为生的人有理论基础当然是好事,但在懂一点理论和不懂之间,我宁愿选择不懂。刚涉足文学理论(还有美学和祥光哲学)的时候,很容易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却不知道自己只学了众多理论流派中的一个。每种理论都有其独特性,但推到极致就会变得贫瘠。

对我来说,怎么写不重要。我有没有写诗的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写的东西是否有文字内容。说起这个“东西”,里面的玄机太多了。因为我们是在“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的大环境下长大的,所以很多读者都会情不自禁地寻找和自己相同的观点。一旦有分歧,就会有激烈的回应。顾小白很少写评论式的影评,但一旦他写了,就会很精彩,他对两个英雄的评论也是如此。一些网民不同意他的观点是正常的,但这位网民的感情显然受到了伤害,因为顾小白说了他偶像的坏话。真的没必要。你可以发表你的不同意见。互联网时代,谁也不能垄断话语权。但只要没有“高度统一”的政策,这个世界就会有各种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对一部电影的评论。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言论自由的环境,最好避开这个环境,或者自己创造一个统一言论的小环境。

《手机》引发的争议,说明国内有不少这种心态的粉丝,首先是崔永元。作为影评人,他犯了两个忌讳:一是必须看完电影才有资格评论,否则你的观点都是空中楼阁;第二,你可以用任何强烈的语言反驳影片,如果你认为这是诽谤,你可以诉诸法律保护。但他提出电影局应该禁播的建议(原话是:我都不明白为什么电影局可以让他通过,在全国放映),对电影行业的伤害极大。可悲的是,在新浪的调查中。com,有多达40%的人赞同他的观点(可能只是赞同他的一部分言论)。)

我们来推理一下:如果崔永元是电影局的电影审查员,他肯定会拍这部电影。如果这40%的网民中有一部分人有权拍摄这部电影,那么这部电影就不会上映。那么多人那么愿意剥夺大众看一部电影的权利,同时也有很多人大喊没有好电影可看。你觉得他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吗?能怪谁呢?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调查结果的时候,我真的很难过:中国观众,我们只配看电影,因为我们总是要封杀我们不喜欢的作品。可想而知,如果这40%的人能一票否决,中国就没有电影上映,没有小说、报纸、文章出版。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一部电影能得到100%的认可和好评。如果一个政治家得到60%的公众支持,他就很受欢迎。如果一个人可以剥夺所有人选择的权利,那么任何形式的创作都可以休矣。

当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一下,他也不是电影审查官,他也有表达观点的权利,所以我们的反应可能有些过火了。但是,这种国民心态是拍电影或者写影评的一大障碍。十几年前的所谓影评,沦为说圈内好话的宣传;现在有些人为了震惊世界,故意和大家唱反调。其实他们的心态是一样的,都是在迎合。真正的影评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感觉没有对错之分,肯定有反对者,但推理和荒诞有区别,正常和陌生有区别。宝琳。凯尔80%的意见我都不敢苟同。我相信大部分电影界的人都不会认同斯特里普说她脖子以下都不会演戏,但她有自己的逻辑。我不一定同意她的结论,但我欣赏她独特的视角。

影评人真正的本事,不在于听从别人的建议,而在于发现别人被忽略的杰作。邦妮和克莱德被冷落的时候,凯尔摇旗呐喊,说《魔戒三》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没有人会把你当成天才。(我没有鼓励大家故意唱反调)我觉得一个好的影评人应该勇于推荐遗珠。介绍《指环王》是一份工作,但当你发现一个不畏老虎的导演带领一群不会让女生到处尖叫的演员去拍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时,那种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把这样的作品介绍给你是我们的职责。

电影基础知识

第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影评写作的视角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电影的基本知识

1.电影: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由动态摄影和幻灯放映相结合发展而来。发明于19年底。1895 65438+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第一次向观众展示,于是这一天被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影的性质:

1.艺术欣赏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学样式;

2.商业性作为实现利润和扩大再生产的手段;

3.作为思想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电影行业的要求:1。反映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力。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思想性;3.实现经济价值的效用。

四、电影的两大风格:

1.纪录片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生活纪录片,如《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浇水的园丁》。强调真实客观的反映生活。

2.戏剧风格:起源于美国电影对舞台表演的记录,注重场面的繁华、曲折和明星效应,形成了好莱坞式的电影风格,对故事片的创作影响很大,成为电影市场的主要电影风格。(* * 19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五、电影的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把镜头和声音结合起来,创造出电影时空的特殊结构。

英国梅李艾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成功运用。苏联电影人,如罗森斯坦和普多夫金,将蒙太奇提升为理论。在“库里肖夫实验”中,一张没有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材村和孩子的图片联系在一起,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表现方式很多,镜头~,声音~,对比~,排比~,声画分离,声画对位。蒙太奇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长时间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一个运动的表面,保持运动画面的完整性。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提出的电影飞跃美学理论,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强调电影的摄影本体和生活的真实性。

第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自其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受欢迎和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播方式的改进,其借助声音和绘画的表现是独特的,其质量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我们来说,在所有的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是电影。”电影对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普通美国人一年看六次电影。

2.人类文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了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言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三个阶段。

二、电影批评的作用:

电影批评是一种科学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手段。外国影评主要影响票房价值,而中国影评注重社会性,形成了中国独一无二的、最广泛的大众影评浪潮和中国独特的文学批评景观。

2.影评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写作的要求,影评写作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也是叙事、描写、讨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很多人是从影评起家,走上专业文化工作的道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海1997年高考语文中有一个小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写一篇影评。题目是“推荐一部影视剧”,15分。这一举动使学校掀起了一股电影热潮,1997年《文慧电影时报》和1998年2月《新民晚报》11对此进行了报道。国外的文科大学一般都有电影课程。今年东南大学推出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观看100部优秀影片。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电影院,并邀请专家对放映的影片进行点评。

第三,影评写作的视角。第一,意识形态批判:

1.评论主题。争取有独到的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的文章大多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的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奋斗方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界定,我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的成长过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过程,并从这个新的角度进行评论(见《银海明珠》)。

2.评论现实意义。也和主题有关,但更注重实际作用。对《孔繁森》、《我告诉你》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评价侧重于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对《离开雷锋的日子》等首都人的评价侧重于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评论历史片也要考虑到现实。

3.写一篇评论。应该联系实际,融入自身,或者褒扬先进,批判落后,批判当前的弊端;或者进行自我观察,找到差距,鼓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大多属于这一类。有一点要注意,不能写成“故事介绍+自我对比”,二是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留下对影片的评论。比如《穿越甲午战争的硝烟》,不是笼统地讲“被打落后”,而是讲电影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联系史实,结合世界著名的海战,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点评南京大屠杀对城市的思考重点是“城”字,从“屠杀城”、“纸城”、“不设防城”、“钢铁长城”、“国防城”紧紧扣住、释放、封闭。

第二,人物评论。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评论风格,分为单人评论、同类评论和不同人的对比评论。《银海明珠》收录的四个人物对“背爸爸上学”的评论各有特色。细致的描写和宏伟的形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述。《火中崛起的雪莲》抓住了《红河谷》中丹朱形象的人格特征,由表及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人物评论的写作中,最好是尽量不仅仅评价人物形象的意义,还要把握人物独特的个性,如人物独特的行为、行动、理想、兴趣、才能等,从而更深入地挖掘人物形象的意义。比如炮兵专业对《一场孤独的火》的评论,一改以往对英雄的热情歌颂,更多地融入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受和思考。

三、审美批评(风格、样式、审美特征等。)

1.艺术风格评论。比如“它从哪里来?”结合喜剧风格点评电影《甲乙双方》;《澎湃荧屏的纪录片潮》从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分析优秀纪录片成功的原因;震撼心灵的视觉交响曲--评影片的交响诗结构。

2.艺术风格评论。比如诗意的战场写意,通过对电影《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景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通过在影片上泼墨,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巨大争议的《红色情人》,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肯定了诗歌和电影中的意象美。

3.审美特征评述。《呼唤家庭和人际关系》从当代悲剧的审美特征入手,指出当代悲剧注重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家庭和人际关系等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的珍惜。评论《“小鬼当家”为什么“可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一文的分析。

第四,对电影特点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比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疑、声、色、乐、摄影、特效、表演、导演的评论。尝试以下示例:

1.电影语言评论。《& lt《红高粱》——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电影结构评论。复合混纺巧织精卫枣的艺术结构。

3.电影修辞批评。电影修辞包括许多技巧,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欣赏小说中的象征主义。

4.电影节奏评论。论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电影悬疑评论。“悬念迭起,扣人心弦”——论美国电影《碟中谍》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频评论。《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声音

7.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什么偏爱红色?加强形式上的意义。

8.电影细节回顾。耐人寻味的《殷娜·张咪》和《一串闪亮的项链》。

9.电影表演评论。眼睛的魅力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的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叉、兼容的。批评的角度可以很复杂,比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判断一个人、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比分析,我们还可以对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型影片中的相似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一创作倾向进行评论。比如忧患意识和英雄主义,分析美国电影的普遍性主题;“新时代军人银幕形象分析”“为什么年轻女演员不能长盛不衰”“为什么都要跳进浴缸”“为什么丑星受欢迎”等话题,都是基于某种电影创作倾向而选取的。

影评的文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以杂文为主,也可以是书信、对话、问答、随笔等形式。近几年也有散文文体,以抒发情感为主,轻快活泼,文笔优美,但普遍缺乏严谨的论证,逻辑力量较少,理论色彩较薄。影评花园里应该允许各种风格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第一,紧扣“片”和“评”。

评论的内容必须由影片提供,而不是来自说明书和报纸故事。

为了把握电影艺术的特点,评论的对象是画面感和运动感。让没看过电影的人对电影有个大概的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发表评论,明确中心,推理论证严格,避免“故事加感受”或不顾证据的观点。

第二,整体把握,细节突破。

首先要对一部电影有一个正确的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更小的视角进行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细致品评。避免面面俱到,别人也会跟着做。

另一方面,避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见森林。尽量写有穿透力的专著,不要泛泛而谈,也不要写杂文。现在的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间,都在搞“炒作”。大多刊登记者根据导演派发的资料整理的综合评论,陷入“故事情节+主题+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的公式。

第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注重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重影片的艺术性,利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阐释和论证。有个学生写了一篇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受。全文与影片无关。严格来说,这样的文章不算影评。

注重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所体现的思想内涵。

注意评论文章本身的艺术性。

第四,注重思维和文采。

尽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尽量新颖深刻,而不是“深刻片面、大偏见、创作误区”,说一些大家都懂的“正确观点”。立意就像一个军事家的谋略,“见日月不为目力,闻雷声不为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以胜之。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形象,注意句式的长短恰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清晰明了,这样理论性的文章才能给人以语言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力量。

《黄河失恋》主要情节和场景

1.海空战争。占得先机,用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遇险着陆。继续用惊心动魄的场面吸引观众,孩子救命;悬崖坠落;孩子被炸了。

7.在黑子的家里。三炮唱,看花抓蝎子治伤;欧文看到奖金的中国式胸衣,导致闪回镜头:日本侵略者用毒气杀人,他的兄弟被射到窗外。

8.小屋被困住了。过河被义警抓获;欧文狱中“光荣投降”与黑子“只要一息尚存,绝不停止反抗”的争论;第三炮对寨主说起了“外人、亲人、敌人”的关系。三枪见黑子,“赵家人害得我丢了男儿身”;闪回:打架。

9.逃离刑场。刑场行刑在即,安杰救人,鬼子枪毙安杰――寨主醒悟(内心挣扎);安杰从窗外跑向刑场,拉着手雷威胁父亲,救命。

10.住在古庙里。花蝎子咬日本军官;古老的寺庙,神秘的东方文化氛围,营造出爱的氛围;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也是安吉尔最好的朋友。群山在傍晚落下,在古老的烽火台上,“你...都很有爱”。初步了解是恋爱的开始。

11.屈辱的回忆。半夜拜访寨主,知义(讲述安杰的不幸,促使寨主改变);芦苇丛中,安杰痛苦地回忆;玻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人的尊严”。

16.向忠诚的灵魂致敬。照片――孩子、花儿、父亲、黑子、安杰的照片被投入洪流,“让生命回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拍照……

评论角度

一、评论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歌颂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人性;2.人生价值与国家命运;3.对和平的呼吁和对社会发展的期望;4.不同文化观念在人类爱的基础上的碰撞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1,单人物;2.某一类人;3.对比数字;4.分析人物关系,比如中外,父女,民族,宗族。

三、场景细节:几种说法;手榴弹的出现;刀的使用;几个人物对死亡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以人物命运为主线,人物始终在决一死战,紧密相连。

5.矛盾冲突: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方和西方的概念;3.氏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态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事时空;过去式表现了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的重点是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恶。

七、剧情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定;紧张,缓解情绪的起伏;相机快节奏和慢节奏之间的转换。

8.中外电影对比:与《拯救大兵瑞恩》相比,它以回忆的形式讲述救人与返乡,但《黄河失恋》避开了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了说教,包含了更多内涵;各种矛盾冲突;群体人物个性鲜明;战争和爱情两条线索在推进,比较抒情。

9.与红河谷的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征强化了故事;人物塑造在对比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注重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是看电影。你对此有何评论?靠什么?但其实你在写影评的同时,也在让自己回去。这一个半小时你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再烂的片子,也有努力的工作人员。他们看什么?没有人愿意拍一部人人吐槽的烂片,那么人人都在谈论的烂片有什么可取之处吗?制作方、导演、演员拍摄思路是否不同?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的时候,你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思考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不仅可以比别人有更多的经验,还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文笔有所提高。看电影的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细微的细节,触及内心深处。那么,你成功了。

当然,没有人能一蹴而就(除非你是文学创作者)。回头看当初写的文章,也觉得文笔生涩,视野不够深入。但是在一篇接一篇的文章中,我很自然地发现自己在长篇大论。当然,还是不够好。

最好的句子是-

“深刻的片面,极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一定要用正当的方式写影评。正反两面的观点都很独到。

化繁为简,化繁为简,字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