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鱼触纸

触摸鱼

袁浩文

问世间情为何物,教生死。

四面八方飞来飞去,老翅几经冷热。

玩得开心,离开苦,学校里的孩子就多了。

你该有句话,万里的云,千山的雪,只对谁。

横坟路,寂寞时笛鼓,炊烟依旧平。

招魂有什么意义?山鬼暗暗呼风唤雨。

天空也嫉妒,不信的话,飞鸟燕子都是黄土。

世世代代,留给诗人,尽情歌唱,尽情饮酒,游览秋艳。

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鹅人。捕鹅人给袁浩文讲了今天发生的一件怪事:他今天设网捕鹅,抓到了一只,但有一只逃走了。没想到,大雁并没有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了一会儿,然后坠地而死。袁浩文看着落雁捕手手中的两只大雁,心情一时难平。他用钱买下了这两只鹅,埋在汾河岸边,立碑为号,谥号“秋艳”,并写了《秋艳词》。

元好问,字于之,名唤义山,世人皆称义山先生。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七月初八,卒于元宪宗梦阁七年(1257)九月初四。太原秀荣(今山西省忻州市)是韩嫣村人。他是700多年前中国最有成就的晋代文学家、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是文学上金元之交的桥梁。

袁浩文出生于官宦家庭,世代书香门第。其祖上原为北魏鲜卑皇族拓跋,后随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大同市)迁至洛阳,在孝文帝汉化改革中改姓袁。北魏死后,定居汝州(今河南临汝县)。五代以后,从河南迁到平定府(今山西省平定县)。他的高曾祖父袁遗是北方末年惠宗宣和年间(1119-1225)神武(虎)在忻州的官方大使。曾祖父袁春(左春人)在北宋时被任命为西州(治今山西隰县)的永琏大使,从平定迁到忻州,所以他成了忻州人。我的祖父袁子善在王正龙二年(1157)在柔甫(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当过老师。父亲袁德明多次科举失败,以教授农村学为业,平时以诗酒自娱,著有《东言集》。

元好问出生七个月后,收养了他的二叔葛源,他是一名县令(元好问后来称他为龙城府君)。

元好问生活的时代,正是金元兴亡之时,金朝被原本是金属国的蒙古所灭。崛起后,征服四面八方,灭了晋国。在这样一个战乱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元好问也经历了民族毁灭和流离失所的痛苦。总的来说,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几大阶段:21岁之前,他过着学生时代和花花公子时代的安逸生活。在过去的20年里,他随继父葛源辗转于山东、河北、陕西和甘肃的县令岗位上。一方面,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早就显露出文学才华。8岁时,他因诗歌获得了“神童”的美誉。虽然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获得高三的称号,但因为认识了很多名人,为写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知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太原的王忠立(字汤臣)、翰林的屠鲁铎(字玄恕)、著名儒家的郝天廷(字晋卿),都对元好问有所贡献。另一方面,元好问因为物质生活的富足和考场上的失意,养成了酗酒的恶习。从22岁到35岁,元好问多次受挫,饱受战乱和家庭破坏,从山西逃到河南,逐渐定居豫西。在此期间,他尝到了生活的痛苦和艰辛。然而,通过在汴梁参加考试,他得以与中国著名的人权人物,如赵秉文、杨、、李炎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不仅学识渊博,诗歌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为他以后的仕途升迁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从35岁被选入翰林院,到金爱宗闫妍守徐天星第二年(1233),汴京城被蒙古兵攻陷,是他仕途最终结束的时期。这期间,因为不满史馆清冷的官场生活,他很快辞职回到豫西登封老家。后来被举荐为镇平、内乡、宛县令,后调任中央为尚书省知府,迁居汴京,在那里过着蒙古攻城、崔莉谋反、汴京城崩、饥寒交迫、血泪纵横、何去何从等噩梦般的生活。天兴二年(1233)起,被蒙古兵俘虏,押往聊城软禁。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八月,49岁的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为阶下囚,他随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关市之间,并逐渐与蒙古汉军首领赵天喜等取得联系,生活。在此期间,他为晋国的覆灭和国家的汉奸错误而痛心疾首,又为了以诗存史,孜孜不倦地编辑了《晋国已故君主兼大臣诗集——中州集》。以“中州”收藏为名,隐含着缅怀故国、以金为正统的深意。从窝阔台十一年(1239)秋,50岁回到家乡忻州,到蒙格七年(1257)九月初四,68岁去世,是其遗民未能为官,为编纂《晋史》而寻找相关资料的时期。在此期间,他交了更多的朋友,写了更多的诗和文章,他对蒙古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元好问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作家。关于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除了金等传统戏曲,如诗、词、歌、曲、赋、小说、传统理论、笔记、表情、疏、碑、碑文、歌、志、序、语录、颂、书、言等,他都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或记载传说。

元好问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华而不实。他的同时代人和后人对他的诗评价很高。他的朋友徐世龙说:“作为诗歌,都有相当的法度,风格的本质是一种变化。李、杜,大盖山水诗之祖,法度深厚,豪放豪放。文人如韩欧,公正明了,无奇不有,晦涩难懂之词;乐府清新失意,悠然光明,制度最备。也可以以俗为雅,改之为新,使前人不传,东坡、稼轩也不在乎。”他的另一位朋友叶莉甚至称赞他是“李二(李白和李咏)的背影”。评元好问《四库全书总目·义山集》:“好问者为士,金元高耸如一大篇。他写的《中州集》意在用诗保存历史,得之不足。自己做,形象深刻,格调高。没有南宋渡宋江湖之人的习惯,也没有江西的粗暴推导之失。说到古文,绳索紧,众人有备,碑刻特别厉害。”

元好问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诗三首》、《诗三十首》、《与张中杰的阆中论文》、《校系列跋》等。,都精辟地评论了古代诗人诗派的得失。他还提倡写诗要“诚”“情”,提出了许多写作上的技术原则,如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学习上要“蓄力久长”,这些都是他几十年亲身实践的结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元好问是中央和地方官员,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和民生疾苦,所以他的政治声望很高。他罢免镇平县令时,正是元宵节,百姓老少对他依依不舍,举杯告别。内乡郡上任时,流亡在外,边境安宁。所以他在按照传统礼仪罢黜母亲三年时,受到了“官民”的称赞:“元好问老傅流亡,顺应历史,非诗人也。”任南阳县令时,为当地百姓争取了三年减税,发展了生产,使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希望。所以河南方志说他“知南阳郡,尤善治”。《南阳郡志》记载:“南阳郡,军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命镇督,甚为厉害。”

元好问见证了金朝的衰亡和蒙古灭金的全过程,从政多年。他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时刻关注着晋国的命运和古迹的保护。在金儒倒台前夕,他向政治家们建议用女真小字写一部金史,但未能如愿,于是私下编了《仁臣杂记》。金死后,他抱着“国史必亡”的爱国信念,决心以自己的力量编纂一部晋史,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拒绝做蒙古的官员,以显示他的信徒身份和对祖国的忠诚。然而,为了写黄金的历史,我不得不与前往蒙古的中上层官员打交道,以获得他们的协助和必要的信息。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理解他,“丑化骂,嘲笑她侮辱她,侮辱她的儿孙。”为了完成自己编纂《金史》的野心,元好问忍辱负重20余年,直至去世。为了编纂《金史》,他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一个“野史馆”,作为存放相关资料和编辑撰写的地方。经过多年奔波,他积累了上百万字的统治者和大臣遗言资料,后被称为《金元统治者和大臣言行录》。以“以诗存史”为宗旨,编辑《中州集》。这是一部金代诗集,不仅收录了2116金代去世或不在蒙古的诗人、诗人的诗作,包括金代的两位皇帝、大臣,甚至布衣的普通百姓(包括2001诗和115诗),也是为每一位作者* *。《文传》就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后来的《全晋书》自然也是在此基础上补充的。同时,《中州记》也为金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惜,就在他自信满满地说只需要花三个月的时间查阅、抄录《金史录》中的相关内容,就可以开始写《金史》这本书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却从中作梗,没能看到《金史录》在蒙古户、汉军首领张柔的记载,功亏一篑,让他后悔不已。虽然元好问生前未能实现编撰《金史》的愿望,但他所搜集的材料为编撰元代宋辽金史乃至明代元史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尤其为编撰《金史》奠定了基础。元好问尊重史实,不墨守成规,直截了当,所以后世学者一致认为《金史》与元好问关系密切,《四库全书总目》被称为“他写的很多书”。元好问修改国亡史的做法也被后人模仿。比如明朝老人万斯同,他拒绝了清政府的博学宏字部的征召,坚决拒绝了清政府给予的编撰七种俸禄的官衔,而是以“布衣”的身份参与编撰明史。民国三年(1914),清史馆成立,多位清史老兵参与编写《清史稿》,以报故人。

元好问非常重视并努力保护人才,喜欢奖励落后的人。晋爱宗二年(1233)四月,蒙古兵入侵汴京,元好问推荐了、王鄂、、高明、李治、刘启、杜、张仲景、时任蒙古秘书长的叶鲁初等54位中原学者。然而,他教育或指导了许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如郝静,王允,徐苑,王思廉,孟奇,,郝继贤和严复。尤其是他保护、教育白朴的故事,一直是文坛佳话。白朴之所以后来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为白朴《天籁集》作序的王博文认为,这与元好问的教导是分不开的:“留山之后,谁是著名的乐府?残膏留香化魔,这也见于太素(白蒲词)。然而,继承了这座山的人不属于太素,而是属于Xi!”

元好问对蒙古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矛盾变化的过程。他为蒙古灭晋国而痛心疾首,对爱宗天兴二年(1233)晋汴京西边的统帅崔莉投降蒙古,背叛金朝嫔妃而怀恨在心。但并没有完全否定向崔莉投降,客观上挽救了汴京数百万人免于一死的灾难。因此,他被迫参与了为崔莉立功勋碑这一重要的政治事件,这也是他遭受他人冷嘲热讽的重要借口。金元之交,元好问的思想非常痛苦和矛盾。他一方面痛心于统治者的腐败和混乱,希望出现革除旧布的新局面。他看到统治者被蒙古所注定,就把统治者的54部《天演论》推荐给“改革王朝”蒙古。他可以原谅那些投降蒙古的晋国前大臣,比如耶律楚材、张桑、燕章、赵天锡,只要他们做了一些减轻晋国人民苦难的好事。他在蒙古已经住了二十四五年了。通过多年的观察,他对蒙古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对去蒙古为官的中原汉人,如张柔、颜章等,表示赞赏,认为他们能够促进文化教育,稳定人民生活。特别是非常感谢英明的蒙古国王忽必烈重视儒学,发展学校,实行更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我特别佩服忽必烈在云南打败地方势力,取消半独立状态,恢复汉唐旧新疆的丰功伟绩,为他歌功颂德。所以他逐渐把蒙古政府当成了一个值得他骄傲的正统合法的政府,就像汉唐一样。他在七言律诗《刘师举克制云南》中,直接称蒙古为“汉家”:“云南山高,汉家破墙。九州比九州更九州,海色映南极。”渐渐的,元好问也把自己当成了蒙古的臣民,对立的感情渐渐消失。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元宪宗二年(1252)春夏之际,元好问虽然已经63岁,却和好友张德惠一起北上见忽必烈,请求忽必烈做儒学大师,忽必烈欣然接受。他们还提出免除儒兵纳税,忽必烈也同意了。

袁浩文多才多艺。他除了擅长诗歌、政治,在历算、医学、书画鉴赏、书法、佛道等方面也颇有造诣。他的朋友遍布古今,既有名臣贵胄、王侯将相,也有普通的画家、隐士、医生、僧道、文人、农民。根据一些研究,有50个人有书面证据。

元好问,学识渊博,著述丰富,举后,清正为官,在金元文坛上尤为突出。即使在明清两代,能和他相提并论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他被学生、老师、朋友尊称为“一代宗师”、“一代宗师”。据信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歌1380余首,380余字,散曲6部,散文250余篇,小说4卷202部,《中州集》10卷,《唐诗宣导》10卷。此外,失传的著作还有很多:《金鸡》、《东坡诗》、《杜诗论》、《诗与自警》、《人臣杂编》、《金朝言行录》、《南关录》、《吉剑方》、《顾》等。

袁浩文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长子,字叔,官至袁为汝州;次子元稹,字叔恺,太原道辅;三个儿子总管事,叔字全省。另一个儿子,绰号阿辛,死得早。第二个女中学生颜渊成了一名女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