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无论是古代“六艺”的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概念,都深刻地反映了艺术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古希腊人把所有可以通过专门知识学习的技能称为“艺术”。雕塑、绘画和诗歌是艺术,手、农业、医学、骑马、射击和烹饪也是艺术。这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艺术”概念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和艺术方面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丢勒不仅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创作了杰出的艺术作品,在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两翼,人们一直在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艺术(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方法,用已有的情绪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情感越珍贵,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对世界上的现象做了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的抽象叙述越简单,推断出的结论越准确和广泛,科学创造就会越深刻。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①画家吴冠中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艺术和科学的关系曾经非常密切,它们的分离是在工业革命前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深化以及各种职业行为的出现密切相关。然而,两者的有机结合对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大有裨益。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发展的最好体现。艺术和科学密切相关,更准确更深刻。德国哲学家宾格勒曾说,他仿佛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看到了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德。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欧拉,高斯,都是从西方配位重组群的旋律中看出来的。“艺术是感性的科学,科学是精确的艺术”③
无论是“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还是“艺术是感性的科学,科学是精密的艺术”,都说明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设计艺术中最为突出,在西方设计艺术史上,艺术与科学的分离导致了技术产品的丑陋和缺乏人情味,出现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艺术思潮。不管这些思想的初衷是什么,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设计艺术中艺术与科技的关系,设计艺术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以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包豪斯和战后在德国成立的乌尔姆设计学院为代表。包豪斯和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艺术教育上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旨在设计艺术上实现“艺术与科学的统一”,从而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产品。由于他们的社会背景不同,包豪斯主张“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但在实际教学中,他侧重于艺术,而乌尔姆设计学院侧重于技术。在实际操作和发展中,两者逐渐形成了以艺术和技术为主的两种不同的设计艺术教育理念。
从设计艺术的本质来看,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有利于设计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设计艺术的跨学科性质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美国管理学家、诺贝尔管理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于1969年首先提出了“设计科学”(设计艺术)的概念,设计艺术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兴的交叉学科体系。设计艺术学科包括:设计艺术发生学、设计艺术现象学、设计艺术心理学、设计艺术生态学、设计艺术行为学、设计艺术美学、设计艺术哲学、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学、设计艺术教育学等。就其体系构成而言,也体现了设计艺术的交叉性,如设计艺术的起源、发展、风格与科学、考古等密切相关;设计艺术现象学研究设计的分类、设计艺术与消费的关系等。,由此衍生出设计艺术经济学等新学科。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是设计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科学等相结合的产物。乌尔姆设计学院在后期的教学中也将课程的触角延伸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但并没有真正实现“设计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的目标。
二、定位:“科学精神、人文素质、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教育理念
设计艺术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就一所具体的高等学校而言,结合自身情况、社会环境、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建设等因素,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是其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学校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办学类型涉及诸多因素,如部属高校、地方高校;按办学主体,可分为民办和公办;按学科结构分为单学科学院、多学科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办学水平主要指学术贡献和人才培养水平。中国大学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职业技术型。办学特色体现在与其他学校的区别上,包括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设计艺术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科学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艺术本身与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同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而社会科学则包括经济学、科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性大学特别强调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课程,因为它们可以补充和提高人文学科从业者的审美能力,而对于自然科学人员来说,艺术素养可以增加他们的人文思维,利用艺术与科学的相似性来解决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保持简单的音乐比例符合自然是最好的艺术。”随着现当代科学的发展,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正如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说,“艺术越来越科学,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他们在山脚下分手,总有一天会在山顶重逢。”随着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1999 65438+10月8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网络艺术流派方兴未艾》一文,文中称“缪斯也需要科学的翅膀”,“技术进步和新艺术形式的萌发总是齐头并进的,艺术与技术的互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互联网作为现代技术的趋势,已经开始有催生新艺术形式的迹象。”④
设计艺术是“艺术创造行为”,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它需要创新思维观念和材料成型技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美术教育早期的“工艺美术教育”中,“工艺”本身就包含了科技的元素。“工艺美术”的概念有其历史渊源和特定的学科内涵,涵盖了“设计艺术”的相关领域。20世纪末使用的“艺术设计”或“设计艺术”的概念,相对于“工艺(技术)艺术(艺术)”而言,并不是很明确。这从中国早期工艺美术教育的学科设置就可以看出来。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新的学校章程,规定设立见习工场,分为工人和农民。工程课程包括造船、建筑、机械、电器、应用化学、制图、窑业、染织、金工、木工等。,现代工艺美术教育思想萌芽。同年,著名学者、画家、院士李瑞卿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两江师范学校。李瑞卿大力提倡理科、国学、美术,把绘画、手工艺列为学生必修课。1905正式成立绘画手工艺系,课程包括国画、器画(平面绘画、立体几何画、透视画、图形几何与手工、造纸、编织、竹、木、金工、瓦工、油漆工等。),手工和实用艺术。工艺美术教育家陈之佛在《工艺美术的本质》一文中认为:“就工艺美术的本质而言,工艺美术绝不等同于古董。.....工业产品间接或直接与人类生活有关,其目的是为了人类生活的延续而生产。工艺是艺术与工业的要素的结合,旨在人类生活的积极发展,所以工艺是适应人类日常生活的要素——‘实用’,与‘艺术’的作用融为一体的工业活动。”⑤由此可见,工艺美术教育也深刻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密切关系。
高校的定位应主要考虑学科的属性、结构和办学特色,这直接关系到学科本身的发展。就设计艺术而言,其发展必须考虑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一所艺术院校,应在考虑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艺术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合理定位,即以“艺术学科为主体,人文与工程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技术能力”为目标。由此定位确定了我们的发展目标,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设计艺术人才。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是现代设计艺术人才的必备素质,是设计艺术实践的需要,也是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发展的需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平面设计教育中明确指出:“鉴于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能正在被当代科学手段无情取代,设计课程的重点需要重新聚焦于每个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强调能力的训练,同时要把直觉交给感知的培养。曾经属于其他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在传统设计课程中与描述和字体同等重要,比如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学、经济学、商学、生物学。.....在综合性大学,学设计或艺术的学生往往不倾向于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交流。现在不同的是,我们鼓励设计专业的学生尽可能和其他专业的学生打成一片。在传统的设计学士学位课程中,那些短视的、孤立的学术观点及其固有的特点是脱离现代设计的,也是不恰当的。无论是设计灵感还是设计实验,都远远达不到平面设计师素养的要求。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我们提供平面设计的两个学位,艺术学士和科学学士,而B.F.A .已经被取消了。“⑥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创新是设计艺术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设计。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低水平的技能训练上。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不是简单的换个名字。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既要充分考虑学科内涵的连续性,又要考虑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这种考虑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定位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