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学德育论文

培养优秀学生需要优化教育环境。

刘·

在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城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班风学风建设,突出德育教育,强调文明修身,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加大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名校意识,努力培养优秀学生。培养优秀学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上优化教育环境。

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青少年在自身活动中主动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通过自身内部的知、情、意、行的矛盾运动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因此,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学校德育环境除了硬件建设,主要是软件建设。软件建设主要包括校风、班风、领导风格、人际关系、教师的示范作用等。这些无形的德育环境是教育和培养人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它们始终发挥着引导人、丰富人、陶冶人、影响人的重要教育作用,能够激励学生崇尚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

第一,培养优秀的学生群体,首先要培养优秀的班风。

一个优秀的集体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具有一种无形的同化力和约束力。重视班集体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可以使教育工作更有成效。班风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持之以恒培养优秀的班风。

良好风气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这是因为好的风气不仅要有思想基础,更要有群众基础。个人和几个人的好作风不是班风。班主任在培养优秀班风的过程中要克服干扰,持之以恒,不断努力。

2.培养优秀班风,要注重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班委和团支部是班级集体的核心,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班干部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班级的德育工作。因此,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了解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重视对小干部的培养和工作指导,让班干部在班级中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3.要培养良好的班风,就要营造健康的班级舆论。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健康的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集体发展方向的无形力量;它能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可以支撑班里的好风气、好精神,发扬光大,把班里的不良现象、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

4.培养优秀的班风,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的基础。在教育活动中,德育的要求、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传递给学生,学生可以转化为这些方面。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粘合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教育的愿望。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班主任要善于“借东风”,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在校级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各种荣誉。班级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反过来也必然促进班级意识和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二、培养优秀学生应采用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的特点是能将深刻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形成好的思想和好的道德。这种方法更形象,更有感染力,更可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榜样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孔夫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之,择恶而改之。”他还要求学生“见贤思齐,不见贤而自省”。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论述榜样的重要作用时指出:“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不管给孩子上什么样的课,不管每天给孩子什么样的聪明优雅的训练,最能影响孩子行为的还是他身边的伙伴,以及他的照顾者的榜样。“乌申斯基曾高度评价榜样的作用。他说:“教育的力量只能来自人的个性和活动的源泉。人格发挥作用,才能培养人的人格。"

1,榜样示范有示范作用。

用例子来示范,是对先进的挑战,可以启发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创造新的业绩;对落后者是一种触动,能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激励他们摆脱困境和落后;对普通学生来说是一面旗帜,让他们学习有方向,赶超有目标,调动大家赶超的积极性。

2.模型演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为主,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越是具体生动的东西越容易被接受。榜样示范是一种形象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往往比空洞抽象的说教要好。

3.榜样就是活教材潜移默化。

榜样示范可以增强教育的公信力,让教育听得见。榜样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典范,对学生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榜样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成功。

崇拜先进是学生的心理特征。榜样的先进思想往往能体现时代特征,代表正确方向,对学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5.榜样有矫正作用。

它能使受教育者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产生羞耻感和负罪感,从而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和自己的不良言行。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和褒奖学生中的先进人物,及时挖掘他们成长中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在班级各方面做出表率,营造班级争先的氛围,让广大学生以身作则,不断超越自我,塑造良好的自我。

第三,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国务院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增强挫折后适应环境的能力。

参考消息曾在台湾省“锦鸿开心网”发表过一篇文章,题为《情商更重要》。文章说: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是否具备成功人士特有的心理素质。美国心理学家对1500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经过30年的追踪,他们发现这1500人中,有的成为了名人、专家学者,有的则变得穷困潦倒,甚至流落街头。对这两种情况的分析表明,造成它们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而是许多非智力因素。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是自信、自立、谨慎的,他们通常能够在困难面前持之以恒、自力更生。有些智力普通,但也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的人,也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分析指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左右,而性格、情感、意志、社会适应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占80%左右。这个例子说明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只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他们融为一体,用敏锐的目光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用平易近人的态度与他们同甘共苦,用真诚善良的心去引领他们。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民主认同,才能清楚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

2、积极引导灌输知识

学校应当通过思想政治课、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或者心理咨询等方式,讲述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和经验,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技能和技巧。

3.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需求出发,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磨练学生意志,培养良好情操,克服不良心理。

4.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人格心理素质是影响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师良好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优秀的意志品质、广泛的兴趣爱好、一定的特长、良好的工作情绪和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品质。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我们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优秀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能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5.主动争取父母的密切配合。

许多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由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因此,班主任必须摸清学生的家庭背景,调查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主动联系家长,帮助和引导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良好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孩子。

总之,中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心理素质的高低。要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创造和谐、温馨、宽松的学校环境,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方法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第四,培养优秀学生,必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品德,陶冶情操,塑造健全人格。这离不开师生思想的交流,情绪的影响,心灵的震动。在传播、影响、震动的过程中,道德只能靠德性来培养,人格只能靠人格来塑造。这一要求决定了教师在未来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是任何教学机器都无法替代的,也决定了教师本身必须具有丰富的情感素质和能力,必须注重文化底蕴和语言素养的不断提高。

优秀的教师的优越之处在于,他们能够运用教育的艺术去发现、挖掘和启动后进生的潜能,让教师的期望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得以实现。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良好的素质作为保障。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待学生,还要用高尚的思想和职业道德去感化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教育机智去感染他们,征服他们。这些都构成了教育人格的特殊魅力。

仅仅靠一两个优秀的老师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的,而是需要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老师的“一桶水”才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流水”,进而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淡水”,最终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甜水”。

五、培养优秀学生,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任何教育最终效益的实现和发展都是各种教育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在培养优秀学生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孩子比作一颗弹珠。他说:有六个雕塑家和(1)个家庭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了雕像;(2)学校;(3)孩子所属的集体;(4)儿童本身;(5)书籍;(6)偶然因素。其中,学校和家庭是责任最重的两个雕塑家,学校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只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能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要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有所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有差异的,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只有优化整体教育环境,才能自由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真正打造十三中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