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组头像

博主“@莲子雷”因收藏民国时期的古装和现代审美考证而被传统文化爱好者所熟知。

三年来,连子仪收集了100多件服装单品,跨越近百年,在分享中展现了他过去的精神和故事。

无论是通过微博中的即兴资料记录,还是微信官方账号“第一期法”中的服装历史考证文章,人们对民国时期的服装、化妆流行趋势有了很多了解,也记住了当时女星们珍贵的视频瞬间。

从连子莲的微信官方账号第一期FA中,人们可以了解到民国时期的着装和化妆审美。

但连子莲本人一直保持着一种坚决不露面的神秘感觉。有人说他可能是收藏界的老先生,也有人从他自己的复古装饰画风格微博先入为主的认为他是时尚女性。

事实上,连子莲是一个出生于1994的年轻人,大学时学的是服装专业。他不喜欢展示自己,只有谈到收藏和服装的历史时,他才特别健谈。

连子莲说,自己的爱好很自发,现在做的事情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复兴”。毕竟这个话题太大了。他更习惯于称自己为“民国时尚搬运工”,以收藏的方式把旧衣服扛到家里,再以文字的方式把民国资料里的记录扛到社交媒体上。

连为微博头像绘制的插图。

虽然他在热爱民国时尚的过程中发展出了深刻的一部分,但一切都回到了起点,那只是一个亚文化青年对抗孤独的小众爱好。当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审美感兴趣的时候,他也乐于把自己的乐趣分享给更多的人。

以下是连子正的自述——

本人2017大四,决定做“民国时尚研究”方向的本科论文。我非常喜欢现代时尚。从高中开始,我就会经常从老家山东坐高铁到北京,去中国电影资料馆看民国时期的珍贵影片。从开播开始,我就盯着屏幕上人物的衣服,比如演员起床穿什么,在家穿什么,出门换什么鞋,包括室内陈设,场景结构。看着他们,我忘记了平常的日常和繁重的课业。曾经看过电影《从65438回归到0934》,是阮从未公开过的代表作。那是我第一次在阮於陵看到很多套旗袍。这真的很令人满意。

为了毕业论文的研究,我在高三的时候开始了我的第一件古装,从那以后我收集旧衣服的兴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一个古董商联系我,说上海有个老人因为肾病需要透析,但是医药费很贵,只能把妈妈放在家里一个世纪的衣服拿出来卖。是一件华丽的1920s倒袖上衣,巨大的叶子图案覆盖着冰裂底纹,质感像金箔。这是一个非常紧张的设计,可以想象穿着者曾经是一个非常大胆和时尚的女人。老人也必须深爱母亲,才能让她的衣服完好无损。

服装的做工和审美价值是真实存在的,背后的故事似乎也没那么难考。从这件衣服近乎完美的样子,我能感受到老人留着妈妈的衣服时的深情,我也乐于帮助老人渡过难关。

连子雉收藏的1920年代中期的织锦长马甲,据说出自李鸿章旧宅。百年之后,它的细节依然华丽。

比起以量取胜,我会更注重衣服的审美价值。我的收藏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从旗袍、大衣到男士西装,包括领带、鞋子、包包等小衣服。三年时间,我收集了100多件单品。从1920s中期开始,图案受到西方装饰艺术风格影响的几何图案大衣裙;到1920年代末30年代初,旗袍和西式礼服相结合,改良时尚裙装;还有“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周寿娟先生,他的绣锦从他的苏州府邸流出。

透过品相尚好的古色古香的衣服,可以看出旧社会人们的时尚品味和生活状态。但是要找到理想的古董并不那么容易。

第一,渠道。西方和日本有系统的“卖家都是行家”的复古服装收藏市场,他们可以根据复古服装的品相和年代给出相对规范的价格。我们的复古服装收藏主要依靠古董市场,但不如其他品类受重视。由于缺乏专业的货源渠道和从业者,目前在国内收藏民国复古衣服更多的是运气和缘分。

年轻人不珍惜,更难收藏保存。很多后人排斥家里老人留下的古董衣服,甚至有人称之为“死人的衣服”。在过去的几年里,好的商品往往卖得很便宜。跨越近100年,这些纺织品中的大部分现在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也有古色古香的衣服使用不专业的灯光。经过一个月的展览,衣服的正面因为光线的原因已经明显褪色。买的人不知道怎么存,也让人心疼。

陌生感是民国时期人们没有审美感的一大原因。我在大学读时装专业的时候,教材《中国现代时装史》只有两页,很多人用“拿来主义”来概括当时的时装设计。事实上,相对于日本和韩国同时期发展的两套平行服装体系,民国时期的中西合璧恰恰表现了我们的“现代审美”,这种独特的审美现象有助于解释中国的现代思潮和历史。

建立自己的古装收藏体系是我的个人爱好,但我希望通过旧衣的展示和相关内容的输出,和更多的人一起欣赏中国现代美学。

民国电影所反映出的审美倾向,让连子莲深深着迷。图为电影明星在1940s拍照。

大约从2015开始,我开始在微博上记录我对民国时尚的观察,分享我喜欢的时尚历史资料,古董衣服收藏图片等简短内容。当时的记录都是即兴的,碎片化的,他们更开心,更像是在建立一个私人兴趣数据库。

5438年6月+2020年10月,我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第一期FA”,用长文将多年的兴趣点进行了整合和延展。比如我在1934里讨论过的五种眉型,1930年代初的长耳环造型,垫肩,美甲,唇妆的话题。每次都是小切口,尽量避免一概而论。

但是长文的写作可以说是连一点痛苦都没有,尤其是历史文献的查找,更是费了很大的力气。

写一篇5000字的微信官方账号文章往往需要很多天。比如有一次我想写“垫肩”,从保存下来的古色古香的衣服和旧料来看,战争时期强大的女性审美会更流行,所以民国时期很多女性都喜欢夸张的肩部轮廓。但由于旧描述中使用的词语与现在使用的不同,所以“垫肩”一词很少直接出现在过去的文字材料中。有一次翻阅资料看了好几个小时,才找到一个“又平又宽”的倒三角肩廓的描述。

另外,公众能够获得的有效资料并不多,因为我的合作伙伴是北京服装学院的研究生,我可以利用他提供的珍贵的大学书籍和档案资源,但一般人很难获得。而且无论是期刊还是民国书籍,大部分都是实体书或者扫描件,大部分都不是可搜索的光标词,所以往往需要看一整本书才能知道里面有没有你想要的信息。有时候因为古籍的破损,阅读起来非常困难。

民国时期,女性流行“平而宽”的垫肩。

所以,我深深感到,把我整理挖掘出来的宝贵信息,用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是多么的重要。

好在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我已经在硬盘上大大小小的文件夹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从高质量的老照片、月月素材、古色古香的服装收藏,到中西素材对比,每次确定题目,我都会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选择自己需要的部分。现在,我的手机里有7万多张图片和资料。我会在乘车过程中随时翻看它们,获取新的灵感。

古董衣服的主人是真实的人,他们的故事构成了民国的历史。那时候的人是怎么穿的,那时候的人是怎么生活的,现代年轻人不太了解的东西,是我想通过收集和考证来表达的。

考证和分享都不错,但我渐渐发现不对劲。

“传统美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有些有考证能力或者在恢复上更进一步的人,容易产生优越感,进而排斥那些只是穿着传统服饰,赶“中国风”潮流的人,认为他们“不专业”。换句话说,仅仅因为美丽而被吸引的力量被剥夺了。

前几天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张1940的女性广告图片。图中的两个年轻女子穿着连体泳衣,在海里微笑。我把这张图评价为“健康的美”,但是马上就遭到了质疑,因为侵华战争在1940年全面爆发,有人会觉得这个时候说健康的美会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但是,也说明读者对我的要求更高。下次分享,我会尽量结合时代背景,做更丰富的解释。但是,我也在反思,在那个饥饿无处不在的战乱年代,对矫健健美的渴望曾经更强烈地存在。纯赞美美的,只能是精英品味。

连子莲在微博分享了上世纪60年代+0940年代杭画的月亮牌广告图。两个身穿泳衣的年轻女子在海浪中微笑,她们身后是亚洲第一家水族馆——青岛鲁迅公园,于5月8日对外开放,1932。就是这幅画在评论区引起了争议。

有人认为能保存至今的古色古香的衣服,史料记载的时尚款式,往往都是贵族化的。毕竟期刊封面上华丽精致的历史服装、时尚美女都是知识水平高、经济水平高的人,普通大众的真实状态往往难以考证。这确实是个问题。

我的古董衣服大部分来自民间,有些衣服的材质也不一定很贵,但还是能看出原主人对时尚的向往和追求。比如前面说的,战争时期人们会追求功能强大的垫肩,甚至那些没钱买时髦成衣的女人也会自己做垫肩,缝到肩膀位置;一些旧衣服也反映了旗袍变短的趋势。战争时期为了方便行走和劳动,许多妇女把长下摆剪短或折进去。这种务实的改进形成了当时流行的风格。

所以,虽然时尚不是人人都在消费的普遍必需品,但一个时代的整体时尚趋势还是能很好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特征和生活方式。

我们一直认为传统审美是脆弱的,但我并不担心它会消失,因为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是非常强烈的,这一点在历史上也得到了证实。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民国时期的时尚是一个“时尚混乱期”,期间几千年的服装等级制度崩溃,人们在走向现代审美的时候拥抱了西方审美。回顾民国时期服装的发展,经过碰撞与交融,形成了独立于西方服装体系之外的时尚脉络,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改造,适应了时代的新潮流,创新了人们的服装生活。

2017以来,我们的环境一直在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例如,“国家宝藏”等节目总是强调“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复兴”等话题。博物馆的织绣文物修复展和杭州丝绸博物馆新馆的开馆,也以完整而现代的方式呈现了服饰的变迁历史。这些优秀的展览给大众带来了一个了解的好机会,进而引发了当下的复古风和传统服装热潮。

但是,确实盲目跟风也造成了一些良莠不齐的表现,尤其是一些单纯觉得有利可图的商家,在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况下,生产出了一系列歪曲服装历史的产品。这些错误的示范确实会影响到缺乏判断力的人。

比如说到民国时尚,很多人会联想到前胸突出,后背卷边的“古风”旗袍。民国旗袍其实是对传统封建制度的反叛。此外还吸收了西方的审美和图案,形成了与古代服饰截然不同的设计。过分强调“传统感”有违旗袍的初衷。

1940年代初期,汉代车马人物绣双排扣旗袍,民国汉墓考古成果体现在时尚上,使战争时期的“古风”服饰更具现代感,被练字收藏。

但我认为理解传统美学并不一定意味着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照搬。曾经的时尚是在想象未来,现在的时尚却常常陷入模仿过去的泥淖。我们有时会被古人的智慧和创新所感动。就是这种单纯的欣赏不好。

所以,比起在某个圈子里原封不动地“保护”传统文化,更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和讨论。引发一些深刻的部分当然很棒,但比起冠冕堂皇的理由,能引起大家对时尚历史的兴趣就不错了。

如今,一群群年轻人活跃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对复古文化和时代审美的理解和实践。希望更多人喜欢复古潮流。就算一开始只是享受它的庇护,也还不错。也许有一天你会“反哺”它。

即使现在“中国风”和“复古风”成为新的热点,但从我一路走来的经历来看。“复古美学”,那一年的亚文化,是让我觉得不孤独的小众爱好。

从小到大,我在一般人眼里都是一个有些孤僻的人。我会被恐怖漫画伊藤润二笔下的奇异世界和情节张力所吸引。其他孩子写日记的时候,我喜欢用影像的形式记录和表达。

我中学的时候就开始画画了,上课走神的时候就在画画。在课本的空白处,甚至在试卷上,都有我随便涂鸦的插图。我也会花一整天的时间独自研究历史的审美风格,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我和周围的同龄人显得格格不入,也因此在校园里受到了排挤和欺负。

从小喜欢恐怖漫画的伊藤润二,连画的插画《哭丧着脸》也有傅江的阴郁感。

出于对历史和影像的好奇,在“服装史”没有明确概念的时候,我对历史服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画出了古装剧和历史纪录片中的造型。正是这份单纯的爱,促使我进入服装专业学习。

只有在大一的服装史课程中,我才接触到真正的现代服装史,并被20世纪以来的西方服装文化深深吸引。从喧嚣的二十年代,浮华的三十年代,美丽的四十年代,到黄金时代星光璀璨的好莱坞,我痴迷于工业革命到二战后大时代的时尚素材,开始思考我们中国人是否也有与西方同时期的审美时尚。所有的数据收集也从这里开始。

但是,在我正式去艺术学院学习之前,没有人能给我任何相关方面的指导。我家没有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一路摸索的状态感觉很野。

好在很多时候,父母虽然不理解我在做什么,但还是愿意为我创造条件。

为了保存我的藏品,我一般会把每一件都存放在一个专门的盒子里,这样可以支撑,不会被重力拉扯,不会折叠起皱,尽量保持室内恒温恒湿。随着收藏越来越多,这些衣服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我很难在保护衣服和生活质量之间取得平衡,所以我爸妈把老家的一个房间腾出来给我放古董衣服。

有一次,我翻到妈妈小时候偷偷在笔记本上画的图。原来她一直有一个未实现的艺术梦想,却只能深埋心底。这点我妈从来没说过,但我现在的自我追求可能就是她年轻时向往的生活。这让我觉得和她更亲近了。

连子莲声称这是她唯一的一张照片。

因为对民国时尚的爱好,我也很幸运的交到了很棒的朋友,其中两个成为了我的伙伴。

其中一个是认识她20多年的小学同学。她是一名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声传译人员。她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和研究兴趣。只有在她的催促和劝说下,我才有动力源源不断地产出长文。另一个是我的大学同学,很擅长做盘子和男装裁剪。我们可以把现有的男装收藏整理出来,一起进行断代,结合我们梳理的史料,创建微信官方账号文章。

除了收集和写作,正在安排中的工作室也即将开业。工作室可以用来放置收藏的衣服,未来有望具备一些展示和阅读的功能。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期待,我从大学毕业开始就在民国从事与服装无关的工作,现在也是靠其他工作的收入来支撑工作室的运营。

在对传统文化的爱好中,廉子楞找到了合作伙伴。图为1940年代后期,中国一位摩登少女穿着鱼嘴高跟鞋。

我没有经营粉丝群,也没有参加聚会,这也和我“不互动”的性格有关。我更喜欢“看不见”的状态。前几天有个女生发微博私信问我是男是女,让人无所适从。我更喜欢能够输出和交流自己的爱好,而不是把注意力投射到自己身上。

这就是为什么我更喜欢开放的社交媒体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从反馈和交流中获得和成长。我对复古时尚的发展也是自私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对民国美学的兴趣而加入进来的时候,我可以“躲”在里面,和它的陪伴一起对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