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柳宗元的各种资料?

柳宗元的生活与创作

柳宗元,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十四年(819)卒于柳州。一代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年龄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最后被任命为柳州刺史,所以取名六合东或柳州。

刘甲、薛、裴并称为“河东三姓”。柳宗元的八祖到六祖都是朝廷官员,第五祖是四州刺史。进入唐朝后,刘氏家族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仅在统治时期,居住在关上树省的刘氏家族成员就多达22人。但在永辉时期,刘氏家族屡遭武则天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经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沦落为普通的官僚地主阶级。柳宗元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只是县令之类的小官。他的父亲,柳镇,一直官阶很低。柳宗元感慨地说,到了他这一代,刘已经“五六月以来白读书了”。安史之乱对刘氏家族造成了又一次巨大的冲击。战争期间,柳镇把他的母亲送到吴王避难,她和她的家人逃到了无棣。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连工资都没有。柳宗元的母亲为了养活孩子,经常让自己挨饿。柳宗元出生在安史之乱之后,他的童年是在贫穷和困苦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那年,又一次大规模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让柳宗元一家再次饱受战乱之苦。柳宗元成长于动荡的年代。他从少年时期就对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现实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他后来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成就都有影响。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在中考中被地球录取,与此同时,他的好友刘禹锡也被地球录取。贞元十二年(796),柳宗元被任命为省校书记,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他在长安娶了杨平的女儿。两年后,他学了很多字,改成了集贤殿书院的正字法,让他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他开始接触朝臣和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关心和参与政治。在集贤殿书院元年,他写下了《郭毅也斯羊城爱情碑》,赞扬了在重大政治事务上勇于坚持己见的羊城大夫。第二年写《论辩侵伐》,表明了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柳宗元调任蓝田卫,两年后调回长安,任时宇李星监军。当时他31岁,与韩愈为官。虽然他的级别很低,但他的权威不亚于时宇。从此,他与官场上层人物交了更多的朋友,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的认识,也逐渐萌发了改革的欲望。

王和王的永贞观变法仅失败半年,却是一场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采取的措施打击了当时的专制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和他的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他们被称为“二王刘浏”。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与宦官、贵族家庭、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创新和奋斗精神非常可贵。

随着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浏”等维新派随即被贬。八月宪宗即位,九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市)司马。这次七人同时被贬为司马,所以史称此事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位于湖南和广东的交界处。那时候很孤独,是个很可怕的地方,人很少。柳宗元随67岁的母亲、堂弟柳宗智、堂弟陆尊前往永州。他们到了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个和尚的帮助下,他们在龙兴寺寄宿。因为生活艰苦,他到永州还没半年,母亲卢氏就去世了。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仍不肯放他走。流言蜚语,人身攻击,把他变成了一个“奇人”,若干年后,他还在不停地骂人。由此可见保守派对他的厌恶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伤心、愤怒、沮丧、痛苦。再加上几场无情的大火,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甚至到了走路时膝盖发抖的程度,但一坐下就瘫痪了。柳宗元的政治理想并没有因为他在贬谪生涯中遭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而动摇。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排斥一切,但无非如此。”

永州失陷10年,是柳宗元一生的重大转折。他在北京的时候,直接从事创新活动。到了永州后,他的斗争转向了思想文化领域。在永州的十年,是他继续奋斗的十年。他广泛研究了从古至今哲学、政治、历史和文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撰写了文章和书籍。他的《封建》、《非官话》、《天对》、《六矛盾》等大部分名著都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正月,柳宗元、刘禹锡被召回北京。但是没有被重用。由于对吴等人的仇恨,二月到长安,三月宣布降级。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今广西柳州),刘禹锡为亳州刺史。虽然从司马升到了刺史,但被贬的地方远比以前僻静艰苦。柳宗元认为博州比柳州更难,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要照顾,于是几次上书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交换。后来由于有人帮忙,刘禹锡改去了连州,柳宗元去了柳州。

柳州比永州离首都长安更远,更加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与中原大相径庭。柳宗元刚来这里的时候,语言不通,一切都不舒服,但他还是决心利用秘书处有限的力量,继续在这个地方推行改革,为当地人民做点好事。

在柳州,柳宗元决心废除“时不时向男女拿钱作赎金,孩子如是,就不做奴婢”的残酷习惯,制定了一套释放婢女的办法,规定做了奴仆的可以按时间计算工资,还清债务后恢复人身自由,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一举措受到了穷人的欢迎,后来被推广到柳州以外的县。鉴于当地民众迷信落后的习俗,柳宗元严禁江湖巫医骗钱害人;组织发展文教事业,兴办学校,普及医药,使从来不敢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几口井,解决了饮水问题。柳州有许多荒地,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动力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了三万根竹竿,上百床蔬菜。他也重视植树,亲自参加植树活动。

柳宗元四年在其职权范围内进行了一些改革,使一方受益,实际上在某些地区推行了王变法。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的艰辛,精神的折磨,让柳宗元的身体越来越差,还没老就真的老了。他的好朋友吴武灵多次跑到执政大臣裴度的家门口,想把他从柳州救回北京。裴度、柳宗元是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有尊称而被特赦。经过裴度说情,宪宗同意罢免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在圣旨到达柳州之前,柳宗元带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世,享年47岁。去世前,柳宗元写信给他的好友刘禹锡,并把手稿留给了他。后来刘禹锡编了《柳宗元集》。

虽然活了不到五十岁,但柳宗元在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散文、文论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写的诗有140多首,是唐代为数不多的几首,但很多都是代代相传的。他在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当时代表一派的杰出诗人。苏轼评价说:“贵在外干内奶油,似轻似美,亦深似厚。”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柳宗元现存的诗歌多为贬谪永州后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朴实,描写生动,讽喻诗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歌词更擅长用清新酷炫的文笔委婉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不管是什么体裁,都写得一丝不苟,韵味悠长。它以简单的风格表现出极其深厚的感情,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因为他是一个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写出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歌。

宋代诗人严羽说:“唐朝只有厚子得骚派。”这个理论很中肯。柳宗元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既运用了传统的形式,又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虽然相隔千年,但在思想、经历、志向、性格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旧唐书》说,柳宗元是“一个逃亡者,一生坎坷(B户)。有数十篇杂文,抒发骚人之悲哀,写情感叙事,动容必在文字,浏览者皆恻然。”和屈原的辞赋何其相似。柳宗元的《诗九首》和《骚诗十首》的确是唐代赋体文学中的佳作。无论是侧重于抒发感情,还是吟诵事物,都是感情真挚,内容丰富。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与宋代的刘汉、欧阳修、苏轼并称“唐家八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中唐时期,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并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注重内容、空洞等缺点,提出了“文道合一”和“文道合一”。文章要求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充满了革除时代弊端的批判精神。在文章形式上,提出要创新文体,突破骈文的束缚,句子长度不限,要求创新语言“要说出来”“要说出来”。此外,还指出先“立起来”,再“立起来”。这是一个进步的文学命题。韩、刘在创作实践中,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娴熟、语言简练生动的优秀杂文。刘汉的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宗元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儒家民本思想。他认为官员是人民的公仆,而非人民是官员的公仆。他指出,人民雇用官员为他们服务,但一些官员不仅“让他们做他们的事”,甚至窃取人民的财富。他认为人民如此不敢向他们发怒,以至于他们退却,只是因为他们寡不敌众(《送薛存义序》)。他早已意识到当时社会的贫富对立,并试图探究贫富不平等的根源。一方面反映出“两税法”实施以来,只是改变了剥削方式,没有解决任何根本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他基于对人民的同情而产生的对土地权利的平等主义幻想。他的《封建论》对古代社会的分封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点。他严厉批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及宗族大夫“活在人间,活在城里”和由此产生的“不配者为先,贤者为后”的不合理现象。他认为一个社会制度是独立于任何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的。在“势”的支配下,即使是“圣人”也无力推动或废除,而完全依靠“外人之意”,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谬论。他用史实说明了郡县制相对于封建制的优越性,把从“家庭世界”到“公共世界”的社会发展视为必然趋势,强烈批判了许多封建统治者试图恢复封建制的“比三代”的倒退思想,这些都显示了柳宗元先进的历史观。所以苏轼认为“宗元之论出,诸子之论废。圣贤虽复起,不可改”(《秦不封建》)。

柳宗元先进的政治思想与其朴素的唯物主义密切相关。他在著名的为《田文》所写的《天对》中对自然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宇宙起初只有生命力存在,一切现象都是自然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表现了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他的《甄宓》断言“唐家正德为外人所命”,不存在“赏功惩祸”的天意。“它不是由天命令的,而是由人命令的;休非吉祥,乃仁者也。”他用这种无神论的历史观来观察一切礼乐和刑政,并对那些以宗教迷信为伪装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在这些批判和斗争中,他在《论季节》、《论句子》、《非国语》、《论天绝》、《天说》等论文中系统地发挥了他的无神论历史观的战斗性。然而,柳宗元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比如他有时在回答一些疑难问题时,往往表现出偶然性的思想,基本上没有完全跳出儒家正统。尽管如此,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光辉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柳宗元一生的文学创作极为丰富。但在贞元时期,他在长安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不是“以功名为己有”。重要作品不多,成就不大。元和之后的长期贬谪,让他有机会接近下层民众,接受了生动的社会教育。这对他先进世界观的形成和丰富深刻的文学作品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在艺术上的原创性也很突出。

柳宗元贬谪永州后的部分作品以寓言的形式,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和政治。文章短小精悍,警示性强,寓意深远,表现出突出的讽刺能力。《三诫》是一部著名的讽刺小品。《河边的麋鹿》写的是麋鹿受到主人的宠爱。“狗怕主人,很会和主人一起投球”不敢吃。三年后,麋鹿丢下主人出门,洋狗“见了又喜又怒,* * *杀了。”它尖锐地讽刺了那些被权贵冲昏头脑的小人物。《贵州的驴》是小人外强中干的写照,嘲讽他们“形之庞也德,声之宏也能”,实则无德无能。永谋之鼠,比喻那些自以为“衣食无忧无害”的人是老鼠,指出他们“本来如此”,“衣食无忧无害为恒”,然后就彻底毁灭。这三个寓言深刻而有力地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类世界。他的《负面版传记》也以寓言的风格生动地刻画了那些贪婪的人物。他这样描述否定的版本:

当你遇到一些事情,你需要抓住不放,你会首当其冲。你的背越重,虽然你被困在戏剧里。它的背很涩,东西堆积不散。一兵一卒起不来。人们或怜悯它,以去其负。如果你能做到,那就坚持下去。我太高了,摔倒在地上死了。

这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典型事件,短短一百字,既平凡又深刻。柳宗元的寓言讽刺极为成功。语言犀利凝练,风格严峻阴郁。他善于观察事物,抓住普通事物的特点,加以想象和夸张,创造出生动的形象。在他之前,如先秦时期的寓言,往往只是某篇文章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文学形式。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作了大量的寓言,使寓言成为一部独立完整的文学作品,在寓言文学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柳宗元的传记散文多以封建社会中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物为题材。这是继《史记》列传之后的发展,也标志着柳宗元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他的传记散文,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人物传记,常以题发挥,通过对一些下层人物的描写,反映中唐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在《捕蛇者》中,柳宗元塑造了被残酷剥削的姜形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剥削的残酷性。江祖孙三代都饱受毒蛇之苦,但仍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不肯换工作,因为抓蛇可以抵房租税。反映了农村的荒凉景象和凶官强租的狰狞面目。它让我们认识到了吃人的封建社会的罪恶,以及唐代赋税对人民的摧残程度!柳宗元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可以和白居易在新乐府中的表现相提并论。《种树传》借用郭拓养树“顺应树木本性”的道理,讽刺了统治者法令带来的无尽干涉和奴役。《儿童区传》写道,一个十一岁的牧童杀了两个抢人的“贼”。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同时也暴露了当时社会人口买卖的罪恶。柳宗元为少数开明的统治阶级人物写传记,也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概貌。比如段太尉的轶事,类似韩愈的张中丞传,只写人物故事的片段,但风格不同,直接讲事实,不涉及抒情讨论,语言简洁有力。他具体描写了段沉着、机智、不畏强暴、关心人民的优秀品质和英雄形象,从而揭露了安史之乱后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和其他许多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一样,柳宗元在深刻的艺术描写中大胆而真实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黑暗和罪恶,渗透着他对美好生活的焦虑和渴望。柳宗元的传记散文不仅在总体上具有思想性,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创新性。首先,他从揭露现实、批判现实的角度来选择人物,选取其重要事件,对其进行适当的剪裁和详细的描写,这是他写传记散文的典型过程。他的作品往往突出人物的重要方面,反映复杂而丰富的历史内容。

柳宗元的散文更以山水游记著称。这类作品往往在景物描写中表达他的不幸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一方面描写山川之乐以获得精神慰藉,同时又以曲折的方式表现了对丑恶现实的抗议。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清新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永州八记》是他的代表作。在钴母池的故事中,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钴母池的位置和形状,池水的来源和流动状态,悬泉的声音,周围的景色等等。他叙述了买下这个景点的由来,同时也反映了“官租私票”对百姓的严重盘剥,以及他在贬谪生活中无法忘记“故乡”的郁闷心情。整部作品集写景和抒情于一体。在《钴母池西山》中,他把一座普通的小山描写得非常生动。“石突怒窒负土,争奇形,几乎不可数。如果秦然累了,如果牛马在溪流中饮水;那些冲上柱顶的人,就像爬在山上的熊。”那些懵懂的奇石,一旦被作者勾勒出来,似乎就有了血肉灵魂。他把小山的美景写得惟妙惟肖,同时又以“农夫和渔夫苦苦哀求”哀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即小山被遗弃。他很高兴这座山的美丽被发现了,它包含了他不可告人的秘密。诚如阿清王朝何超所言,“山头犹在苦难,故仰贺宾客,言极不尽”(《义门读书书记》)。《小石塘西山》纯靠写风景取胜;

从山上往西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如歌声响起。如果你高兴,就砍竹子,走大路,你会在幽静中看到一个小池子和水。整块石头算底部,靠近岸边,滚石头的底部是出来的,这是给岛的,给岛的,给岩石的。绿树和藤蔓,覆盖和扭曲,交错和刷。池塘里有几百条鱼,游空了都是无奈;阳光明媚,影子在石头上,一动不动;叔叔的去世,他的接触是突然的,他似乎很享受与游客在一起。望池西南,眨眼间可见,岸上热气互异,来源不明。坐在池边,周围都是竹林,孤独而空旷,悲伤而寒冷,安静而静谧。太清楚了,活不了多久,但记住了就走...

他写水,写树,写岩石,写游鱼,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都是生动的,细致的,细腻的。对池水和游鱼的描写尤为精彩,为作品增添了韵味和色彩。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语言,正如他在《玉溪诗序》中所说的“玉清丽,石响亮”。他画风景,并能写出它们的特点。他的文章简洁生动。他的山水游记继承了朱的成就并有所发展,为游记散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永州,柳宗元模仿屈原的《九章》写下了《责罚赋》,说自己虽然政治上失败,但决心向屈原学习,准备“强而不挺”。傅也表达了自己的悲痛和愤慨,并表示要继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的性格、经历、创作活动都与屈原相似,所以严羽认为:“刘子才是唐代唯一一个深得骚学的人,韩愈、李灌都不如他。”(《苍话》)

在游记和寓言中,柳宗元也为后人留下了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代表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丰富了反映生活的古典散文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成就,被古往今来的人们传诵,备受推崇。除了寓言诗,柳宗元还写了许多寓言故事,如《贵州的驴》、《永某的老鼠》等,也成为古代著名的寓言。“驴技穷”已经成为一个成语,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些寓言篇幅很短,却被千古传诵,就像他的山水一样。

除了文学成就之外,柳宗元还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个积极参与政治革新的人,一定是思想家。在哲学上,柳宗元主张“自然元气论”,认为万物的变化都是元气本身的运动。提出“天人互不相预”的观点,说:“种荒,既是天地;法制而谋反,人人也。”第二,只是事情不按自己的方式发展,而是激烈的,理性的,混乱的。”(《六合东集》卷三十一回答刘禹锡《天论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否定“圣人决定论”和“天命论”。

柳宗元的哲学著作有《非国语》、《甄宓》、《时令论》、《刑辩》、《天说》、《天对》等。在这些作品中,柳宗元对汉代大儒董仲舒倡导的“夏商周之象”理论持否定态度,痛斥董仲舒这样的伟人是“巫史”,指责其“混淆后世”。他反对天意、天命、天道等学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代替“砷”,这在1000多年前神学迷信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是很有价值的。柳宗元还把对神学的批判转变为对政治的批判,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天人关系,批判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他的哲学思想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水平。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发展到新的高度,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一些社会政治著作是其政治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他参与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封建主义》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论文。针对封建制与郡县制之争,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封制暴露出各种严重弊端,而新郡县制能克服分封制的弊端,具有优越性和进步性,因而有力地支持了郡县制。对秦始皇的评价也体现了柳宗元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六大矛盾》、《金文》等政论论文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他们甚至认为天子应该改正用人上的错误。他重视农战的思想也很突出,重视劝农修水利利民利民。柳宗元推崇儒家,但不提倡一家独大。他的许多言论往往从妥协和解的立场出发,对儒释道等学说进行和谐的阐释,这也是他的思想区别于其他思想家的地方。

柳宗元盛赞“尧舜孔子之道”,“立志尧舜孔子之志,恐不可”(《六合东集》卷二十五《遣娄图南秀才游淮南》),说他“励精图治,惟以忠中正为志,兴尧舜之道, 舜与孔子》(《六合东》指出儒家六经是“取道之源”(《六合东集》卷三十四对魏仲礼《师道书》的回答),但并不排斥先秦诸子。 认为老子、杨朱、墨子、申不害、韩非,刑、纵、横、道诸学派并不反对儒家,但都是“孔子异流”、“与孔子同道”。柳宗元善佛学,认为佛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儒家以礼立仁义,无礼则坏;佛智为法所定,若去则失”(《六合东集·南岳大明寺法僧碑》卷七)。所以,佛不应被排除在外。”浮图中有无可指责的人,常与《易经》、《论语》相结合...我所取者,结合易经与论语,圣人虽不能复生,但也拒之(《六合东集》卷二十五,《见僧浩初序》)。

柳宗元和好友韩愈推动了当时的古文运动。他反对刘四辞藻华丽、空洞的散文风格,强调散文简洁流畅,“作家以明道为鉴”,“经学为章法之典范”,这本书的书求其质,这本书的诗求其常,这本书的礼求其适,《春秋》求其判。柳宗元散文苍劲有力,诗歌清新险峻,位列“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一生留下了600多首诗,成就大于诗作。骈文近百篇,没有脱离唐代骈文的习气,但也有像《南极云绥阳寺碑》这样的代表作。古文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评论:包括哲学,政治评论和以讨论为主的散文。笔锋犀利,论点准确。《天说》是哲学论文的代表作。《封建主义》和《天罚》是中长篇政论文的代表作。晋文公的《为原议案辩护的问题》、《董兄弟之辩》和伊尹的《关于街赞的五点意见》是政论文的代表。他的哲学中有简单的唯物主义成分。他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强调“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民本思想中。而且还受到佛教的影响,尤其是在政治失意的时候,他们往往从佛教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寓言:继承和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春秋、列子、战国策的传统,多用于讽刺和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创造奇思妙想,善用各种动物的拟人化艺术形象来表达哲学或政治观点。代表作有《三诫》(临江麋鹿、贵州驴、永谋鼠)、《传》、《烈硕》等。嬉笑怒骂,因为事小,表现出高度的幽默和讽刺。

传:继承了《史记》、《汉书》的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轶事》、《子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论》等。有些作品是在真实人物和故事的基础上夸张虚构出来的,就像寓言和小说一样。如《宋庆传》和《种树与骆驼传》。

山水游记:最受欢迎的都是被贬后写的,永州的作品更胜一筹。永州八大典型记录:喜德西山宴游记,歌坛,歌坛西山,小石塘至小球西,袁家可,石渠,石坚,小石城山。这些作品不仅通过美丽的风景来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愤懑;还有对作者宁静心境的描写,表现为极度的压抑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至于直接描绘风景,或陡峻干净,或清丽可人,用细腻的语言再现了自然之美。

骚府:独一无二。《离骚》和《九章》的形式运用于《惩恶赋》、《晟敏赋》、《孟贵赋》和《狱山赋》。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借寓言寄寓讽刺,苦思冥想,深得屈骚精髓。《天对》和《金文》是另一种类型,模仿田文和齐发,用词奇特而深刻。此外,刘继忠还有许多佛教碑、碑刻、笔记、序跋、诗文等作品,涉及禅宗、天台宗、法门等学说。现存刘诗140余首,均为贬谪后所作。他的前辈与王维、孟浩然、魏并称他为王蒙。他的一些五古思想内容接近陶渊明的诗文,语言朴实自然,格调高雅隽永。其他古代五代受谢灵运影响,造词精妙,混玄理,做题时甚至学谢石。但是,柳诗歌在美中可以包含苦,有同有异。

此外,刘以慷慨悲悯健康著称的《登柳州塔送张庭封四州》一诗,是唐代著名的七律之作,《江雪》绝句也是唐代绝句中少有的。

柳宗元去世后,他的作品被好友刘禹锡编为《六合东集》,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