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评价过郑和下西洋的论文吗?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15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伟大壮举。其科学技术之先进、人员之众多、规模之庞大、航线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毫无疑问,郑和是世界航海史和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的一笔。以下是历史论文:论郑和下西洋及其影响。

一、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600多年前,在世界发展的舞台上,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仍然是世界的中心,他们被其他国家视为伟大的国家。永乐时期,明朝国力比较强大,政治也比较明朗。为了恢复以前各国来韩的繁荣局面,重振国威,积极恢复和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外交往来,大规模开展外交活动和贸易活动。

分析这个题目,首先要知道郑和的“下西洋”指的是哪里。据调查,明朝划分了现在的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印度半岛等地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地是今天的南洋群岛。

(一)经济背景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出生的不是贵族家庭,而是一个卑微的贫农。他从以前的生活经历中知道了“保民、藏富于民”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自己统治下的人民富裕了,才能更加稳固。通过总结元朝灭国的教训,他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休养生息。经过3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外不闭,内不拾遗”的繁荣局面。到洪武二十年,全国耕地面积比建国初年扩大了五倍。“时宇富庶,赋有余羡,米黍自京师失百万石,富县粮仓丰足,红腐不可食”[②],简单说就是粮食多到不能吃,只能发霉。手工业生产,如矿冶、纺织、造船等,都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农业的稳步发展和商业贸易的活跃,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足以支付派遣使节下西洋的巨额开支。这个时候,明朝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了。

另外,建国初期,朱元璋的工作重心是国内政治,外交以“防”为主。虽然在当时是一种必然,但已经与时代发展相违背。中国的国际威望明显下降,来北京朝贡的国家每年都在减少。很多国家已经很多年没有向中国派遣使节了,各国都来韩国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更有甚者,还出现过诸侯国无故杀害明朝使节的案例,这是一直以中国为国家的明朝统治者所不能容忍的。而且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们在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时,需要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更广阔的天地。再次提出海外贸易是必然的,海外国家也希望与中国恢复贸易,发展经济。

(2)政治背景

郑和下西洋的政治动机自古以来就多种多样。对此,我大概会列举两点。一是寻找失踪的皇帝文健。朱迪率军攻下南京皇城后,没有找到皇帝文健的下落。尽管有人说文健是被烧死的,但朱迪仍然非常害怕这个由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毕竟,他是正统的王位继承人。沈德福曾在笔记中写道:“幼帝从地道而来,踪迹甚密。以老皇帝派胡去见张三丰的名义,他真的怀疑自己在瞒着其他党派。宦官郑和被发配到海上周游列国,最终却无法影响各国。天道虽未尽,但从整体来看有许多人是明智的……”在随后的几年里,朱迪不断听到自己的统治在西南乃至海外受到威胁,决定派郑和下西洋寻找皇帝的踪迹,以消除对自己的威胁。第二,请海外的张士诚残余势力。张士诚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反元叛军,但朱元璋打败张士诚起义军后,张士诚残余势力逃往海外。朱迪担心这些势力会向海外扩张,所以他派遣了如此庞大的舰队前往西洋。在提升国威的同时,还能一举镇压反明势力。

二、郑和下西洋的准备工作

(1)海洋调查

行动前的详细调查是确保事件成功的保障之一。据福建泉州的郑和研究专家介绍,郑和七下西洋,如此庞大的船队远洋航行,不仅每次都到达了预期目的地,而且还安全返回,说明他们已经掌握或拥有了比较先进的海洋知识,这些知识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细致的海洋考察获得的。

郑和等航海家在航行中进行了详细的海洋调查,对他们所要经过的一些海域的气候、地形、水势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制作了“各地山川、河流、浅滩、泥礁图”,他们还对“古老的石头地”、“泥地”等一些特殊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郑和还广泛收集了所到各国的各种海图和航海资料,使郑和船队对航行中所经历的山脉、峡谷、海陆分布、水文气象、环境条件等有了更加具体、详细的了解,为以后进一步航行提供了科学的海洋知识和经验。

《海底之书》记载了郑和当年的海洋考察活动:“永乐元年,郑和、李星、杨敏等官员被派往外国,前往东海。圣旨开启后,下面的地图、峡谷、海域、水势,昼夜不会弄错。”这说明郑和等人在正式下西洋之前,在广大海域开展了海况和海洋环境的研究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获得了大量有关东大西洋岛屿、山脉、峡谷、水势、水陆分布特征的第一手资料,并与以前遗留下来的各种海图进行了对比和校正。

《随风而别》等海针经中记载:“永乐元年,我奉诏出使西域各国,反复校正针道、引星格局、海域、水势、山势图。一定要选择能掌握针的深度,能看星星和山,能在船上探索浅水的人。既要细心,又要反复细致地推送细节。不要搞错了。”文中所说的“引星”相当于今天的天文导航,而海针相当于今天的指南针导航。郑和的船队在航行中使用的郑和,在航行中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白天用指南针导航,晚上通过观察星星和指南针的位置来保持船队的航向。这是当时最先进的导航技术。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发现,郑和下西洋的杰出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从太阳、月亮和星星上确定他的位置和舰队的位置。此时的郑和已经能够将天文导航和罗盘导航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船位和航向的精度,这就是所谓的“拔星”。这项技术是那个时代最高的天文导航技术。2.郑和下西洋的地理航海技术,这是郑和船队在以往技术总和的基础上创造的独特航海技术,即“以针位取航路”和“多取六十里,避浅礁”[3]。这里的一班是指标准航行下2.4小时内航行的里程。这里的针迹是指航行时确定的航行路线,主要用在超过既定的航行路线时。3.郑和航海图的诞生,虽然只是当时郑和船队使用的海图,但却是郑和七下西洋成就的伟大体现,是航海经验的积累,对世界航海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具有重要作用。

(2)成熟的技术

郑和时期的科技成就主要体现在造船和航海方面。作为一个海岸线很长的国家,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一直都很发达,在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明代郑和传》记载:“宝船六十三号,船长四十四尺,宽十八尺。”换算单位相当于船长约138米,船宽约56米。明朝初期,造船业分布广泛。比如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地方政府负责派专人造船。“若造新海船,须量出木材产量及排水量,派人建造”[④]。海军驻扎的各大港口或地方都有官办船厂,船厂遍布全国:北至松花江,南至广东沿海,东至黄海。在其广泛的地域中,以江苏、福建、湖广等地最为发达。南京下关至今仍有池塘、水道,如龙江宝船厂的“上思坞”、“下思坞”。据调查,龙江包造船厂是明代大型造船基地和靠泊中心之一。历史证明,“明代文学中郑和船队旗舰的规模,乍一看似乎不可思议,但其实根本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故事。”据统计,郑和下西洋期间,中国有大小海船近4000艘。永乐年间,明海军有3800艘,仅南京新江口就有400艘大型主力舰。由此可见,当时先进的造船技术不言而喻。所以李约瑟感叹道:“在明朝的鼎盛时期,其海军大概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亚洲国家。甚至超过了同一时代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甚至超过了所有欧洲海军的总和。”寺田隆志在书中也对中国的传统造船技术大加赞赏。他写道:“造船技术的质量是一个国家生产技术水平的反映。如前所述,中国在15世纪初用高超的传统造船技术建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船只,并陆续将它们送入大海。”

三、郑和船队概况

郑和下西洋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船队。郑和每次出航,他的船队都是100多艘,其中大中型宝船和其他类型的船只62艘。郑和的船队实际上是一支混合船队,包括宝船、船、马船、粮船、船。这些船中最大的长44英尺,宽18英尺;最小的有18英尺。改装成当今最大的宝船,长约136.8米,宽53.94米,深12米,吃水线8米,舷墙高1.5米,载重7000吨。这艘船有九根桅杆和四层甲板。如此巨大的船在当时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在如此庞大的船队上,必须有庞大的队伍和完整的机制来规范航行。永乐三年(1405)六月,何明、王景弘下西洋,起兵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穿越各个国家”。这是明朝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记载。在其他各种史料中,如《郑和家谱》、《园杂记》、《往事笔记》、《明帝国四夷考》等,都明确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已达27000多次。人员大致分为“官学、旗兵、火头、舵手、班舵手、普工、上班族、书算员、医生、铁器工等工匠、水手、明等一等,* * *二万七千五百五十。”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记载:“西洋官校官27670人,官868人,武官26800人,将帅93人,旗兵、武士、麦氏、邵敏、买办、书法家,均统率2000户,官140人,大夫103户,阴阳官1人,医官2人。[5]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郑和船队分工明确、精细。比如负责天文气象监测的阴阳官,负责医疗卫生的医官医官,负责制造的舵手,消防总长。所以在近代,总参谋部的职位可以分为:领导成员:正在使太监的太监,和正在辅助他们的太监;军官:全部指挥;外贸人员:郎中、文员、买办、簿记员等。技术人员:消防队长、舵手、阴阳师;翻译和总务;医疗官和医生;工匠;有水手也有平民。等一下。基层人员。

第四,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热爱和平。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思想体系,从儒家倡导的“仁”,到墨家的“兼爱”、“非攻”,再到道家的“无为”。和平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自古以来统治者都主张“天命,治万物”的天下统治观念,奉行“和则夏,安则外,和则无差别”的和平友好政策。

⑴维持和平行动

明初,东南亚国家众多,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的力量有起有落,时不时相互竞争,导致战乱不断。随着暹罗和爪哇岛的日益强大,他们不断向外扩张,压迫邻国。在中南半岛,安南和占城更苦。两国的摩擦有时会影响到整个中南半岛的政治局势,甚至如上文所述,在三佛齐,出现了杀害明朝使节,拦截向中国进贡的其他国家使节的情况。再就是海盗猖獗,在海上游荡,经常抢劫商船,海上交通线被严重扰乱。比如海贼陈祖义,是当时最强的海贼,巅峰时有一万多名成员,近百艘战船。陈祖义“十分嚣张,每当客轮经过,必劫掠财物。”[6]他不仅对路过的商旅进行掠夺,还抢劫西方各国驻华使节,不仅影响了明朝与地区的正常交往,也损害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威望。为了消除不稳定因素,成祖采取了网捕并举的方法来改善航道的不稳定状况。公元1407年,朝廷决定传唤陈祖义入朝。陈祖义假装屈服,却暗中准备抢劫郑和的船队。他对部下说:“明朝虽然舰队多,但领导第一次出海,部队不擅长海战;他们的船很大,但移动也很慢。帝国海军虽然强大,但多年未参战,是步兵主力。“这个阴谋是一个叫石晋卿的人告诉郑和的。后来郑和提前做了准备。陈祖义来偷袭,就带领部队用火烧海盗船,剿灭海盗五千多人,把陈祖义活着带回北京。陈祖义被明朝朝廷斩首示众。明廷此举可谓一举三得:一是打击了海外海盗势力,震慑了其他一些蠢蠢欲动的组织;其次,保证了东南亚航道的安全;最后,这一举动在西方国家赢得了威望,明朝的国际威望得以恢复。

(2)赠送树碑

在东南亚和南亚,大多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和佛教。文章开头说郑和出生在一个世代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他的父亲和祖先都去麦加朝觐,被尊为“哈芝”,只有成功完成朝觐仪式的人才能获得这种荣誉。据史料记载,郑和是穆斯林,但也信仰佛教。受道教高僧教导,永乐元年皈依佛门,被“菩萨戒”封为“福山”。郑和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妥善处理这一地区复杂的宗教问题,更好地与其他国家交流。而且郑和的船队中还包括了马欢、郭崇礼、费信、哈桑、蒲日和等一批穆斯林。郑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竖立纪念碑以示敬意。比如郑和在锡兰(今斯里兰卡)佛寺的布施活动,就是前所未有的。正因为明政府推行郑和的和平外交政策,受到海外各国的称赞,所以一些与明朝廷断绝往来多年甚至从未往来过的国家纷纷派遣使节来华与明朝廷建交,以示敬仰。据统计,明成祖统治时期,亚非各国使节来华***318次,当今文莱、马六甲、苏禄、菲律宾九王亲自率团出访8次,最多时有18个国家同时向中国进贡。甚至有三位国王在访华期间病死,却明确要求葬在中国。在明代,它们都是在皇家仪式后埋葬的。留在中国的坟墓见证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和平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曾在中国掀起一股“文化热”。泰国研究会会长周说,泰国、马六甲等地的拜庙等建筑都是郑和下西洋时修建的。马六甲有三宝庙、三宝亭和李航宝井。爪哇岛有三宝港、三宝庙、三宝洞。郑和下西洋向西方国家传播了中国先进优秀的文化,如丝瓷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货币文化等,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相互学习。与西欧以掠夺贵金属、土地和殖民统治为目的,用枪炮和细菌掠夺无数当地居民生命的破坏性和殖民性的新航程相比,郑和七下西洋给东南亚各国带来的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对此,当地人为郑和建庙立碑,世世代代香火源源不断。与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相比,联合国在1992年决定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定为全球节日之一,但遭到拉美人民的反对。

(3)对结果的反思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后为何消失在海上?客观原因是随着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他们的眼光开始面向世界,在东方国家进行殖民活动,掠夺资源,封锁交通,严重阻碍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乃至更远地区的交流。主观上来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1。统治阶级的反对:明太祖成祖死后,朱高炽继位,史称仁宗。一登基就下令“去西天取宝船”,短命皇帝。他死后把皇位传给了年仅九岁的玄宗。这个时候的皇帝还很幼稚,不太懂事,所以朝廷管的是仁宗的孝皇后张,朝廷管。三个老人和一个老妇人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他们年轻时没有勇气和远见,不赞成朝廷花巨资奖励那些出使中国的使节。2.经济困难:郑和下西洋的前十年,从内务府提取了约六百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给各国驻华公使或使节的赏赐。明朝中期,财政支出只有三百万两左右,户部尚书夏元吉多次上书反对下西洋。明政府虽然大力发展经济和农业,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永乐后期,由于连年征讨安南、漠北、建京、下西洋等款项,国库财政负担加重。3.其他因素:郑和死后,朝廷如果需要再次下西洋,必须派出自认为有能力组织如此庞大舰队的人。就经济和贸易而言,我们不可能用丝绸、铁和瓷器来换取香料、珠宝和用于繁殖的珍奇动物。所以为了节省国家开支,帆船也将关闭~